【導(dǎo)讀】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衫濕。會中下層婦女,特別是歌女的不幸遭遇,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這類弱者的同情,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弱者的關(guān)注。做人的道理也應(yīng)如此,弱勢群體應(yīng)得到社會的。分,而后憑積分到超市兌換自己所需的物品。中國有“不食嗟來之食”的古訓(xùn),面對居高臨下的施舍,人們一般不愿為一。時溫飽而失去應(yīng)有的尊嚴。而從國際通行做法來看,在慈善領(lǐng)域“保持受施者的。尊嚴”已是公認原則。不傷“弱者的尊嚴”,這種做法,在我們增強社會治理能。力的工作中值得借鑒。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yīng)當(dāng)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便是雙重的死刑。江州司馬的青衫已被淚水浸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