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字介甫,晚號半山。封荊國公,謚號文。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飛來峰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久聞子瞻善于作對,今年閏了個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老夫就將此為題,出句求對,以觀子贍妙才。荊公寫出一對道:“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雖是妙才,這對出得蹺蹊,一時尋對不出,羞顏可掬,面皮通紅了。其半路名為半塘。潤州古名鐵甕城,臨于大江,有金山,銀山,玉山,這叫。俱有佛殿僧房,想子瞻都曾游覽?坡思想多時,不能成對,只得謝罪而出。荊公曉得東坡受了些腌贊,終惜其。項托曾為孔子師,荊公反把子瞻嗤。對,積極推行新法。次稱籍貫,后稱姓名字號。示,叫年號紀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