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39 ?縛褲: 《 宋書 》《 隋書 》 中講道,凡穿褲褶者,多以錦緞絲帶裁為三尺一段,在褲管膝蓋部位下緊緊系扎,以便行動,成為既符合漢族“廣袖朱衣大口褲”特點,同時又便于行動的一種急裝形式。 40 穿褲褶、縛褲的男子(北朝陶俑) 41 穿褲褶、縛褲的男子 42 ? 裲襠: 所謂裲襠,也就是我們說的背心或坎肩的意思,其意在擋住前心后背,形制也與現(xiàn)在的背心相似,是前后各一片,在肩部有兩條帶子相連,腰間再以皮帶系扎。 這種服式一直沿用至今,南方稱馬甲,北方稱背心或坎肩。也有單、夾、皮、棉等區(qū)別,并可著于衣內(nèi)或衣外。衣外者略長,衣內(nèi)者略短。 43 襠鎧 44 戴兜鍪、穿裲襠鎧的武士 45 戴兜鍪、穿筩袖鎧的武士 46 ? 北方民族與中原漢族之間在服飾上互相取長補短,以圖其新,不僅兼有廣、狹兩種形式,還演變出一些新的服飾風(fēng)格,如上衣緊身、窄袖,下裳寬大博廣,被東晉學(xué)者干寶在 《 晉記 》 中稱其為“上儉下豐”。另外,如北齊婦女戴用的冪、穿著的皮靴、緣邊袍、系扎的革帶等,都為漢族人民所吸收,并流傳至后代。 47 穿上儉下豐服裝的女子 48 本章小結(jié) ? 褒衣博帶之風(fēng)的盛行。 ? 褲褶、裲襠等北方民族服裝式樣獨特,流行久遠(yuǎn),且變化巧妙,許多款式和著裝方式可為今日所借鑒。 ? 佛教盛行亦與服飾發(fā)展的密切關(guān)系。 謝謝觀看 /歡迎下載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