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考案共六大題,16個小題,滿分為120分,用時120分鐘。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金石學的“金”,主要是指青銅器及其銘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在漢代時,存于簡帛上的先秦文獻已相當殘缺,故商周青銅器銘文與東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資料已尤為珍貴。但是這一類文獻在北宋以前并未得到學界足夠的重視。這種情況,直到北宋年間金石學的出現(xiàn)才得到較大改觀。王朝鼓勵經學、鞏固統(tǒng)治秩序之需要。的金石學推到當時學術高端的地位。面則著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趨于系統(tǒng)。但此時期被作為研究對象的青銅器等古器物及相當一。部分石刻,仍然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屬未知共存的器物。同時,對古器物形制變化的脈絡及。統(tǒng)史觀,故進展不大,且研究的路徑與結論始終未能擺脫“證經”之套路。實際的科學方法,促進了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的誕生。重證據法”,對中國古史研究在方法論上的進步起了積極推動作用。系,使之成為研究古史的重要資料。歷史需求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