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拉矯機抬起電磁閥24二壓壓下電磁閥在本次畢業(yè)設計的軟件編程中,需要用到一些中間繼電器,而這些中間繼電器不直接驅動外部負載,只表示中間狀態(tài)。在所選的S7300系列PLC中,可以根據(jù)需要使用256字節(jié)的內部繼電器。為了使下文闡述方便,現(xiàn)列出部分內部輔助繼電器的地址分配。44內部部分輔助繼電器M地址分配序號名稱地址1自動模式開關2拉矯電機停止運轉3引錠電機停止運轉4脫引錠檢測開關5插銷斷電 程序流程圖設計小方坯連鑄有送引錠、拉坯、拉尾坯三個工作流程,送引錠開始后,先拔出引錠桿插銷,延時5秒啟動引錠桿電機,當引錠桿尾部出了第三個光電開關的位置時,第三個光電開關會得到一個上升沿信號,則進行停引錠電機與拉矯輥一壓壓下的動作,當一壓壓下到位時,位置檢測開關發(fā)出信號,延時5S啟動拉矯電機。在拉坯模式下,當引錠桿尾部再次經(jīng)過第三個光電開關時,第三個光電開關會得到一個下降沿信號,則進行脫引錠的操作,延時5S確保脫引錠完成,啟動引錠電機,同時拉矯輥再進行一壓轉二壓操作。當引錠桿尾部到第二個光電開關的位置時,第二個光開會發(fā)出一個下降沿信號,則引錠桿電機減速,以確保引錠電機安全停止。當引錠桿尾部到達第一個光開時,第一個光電開關發(fā)出下降沿信號,進行停引錠電機操作。延時5S確保引錠電機停止,插引錠桿插銷。程序流程圖如圖41所示。開始是否為自動模式是否為送引錠模式拔出插銷電磁閥得電插銷是否完全拔出Y引錠電機反轉第三個光開信號停引錠電機拉矯電機一壓壓下拉矯電機反轉操作權轉換給懸掛箱拉矯電機點動手動程序NYNNY是否為拉坯模式YN按下開始澆鑄按鈕第三個光開信號號號拉矯機二壓壓下脫引錠啟動引錠電機正轉第二個光開信號引錠電機減速第一個光開信號停引錠電機,插銷失電澆尾坯模式澆尾坯按鈕結束NYYNY N圖41 程序流程圖 重畫 整節(jié)刪除引錠電機啟動程序:送引錠開始后,先拔出引錠桿插銷,檢測到插銷拔出信號后,延時5秒啟動引錠桿電機。圖42啟動引錠電機程序引錠電機減速程序:當引錠桿尾部到達第二個光電開關的位置時,第二個光開會發(fā)出一個下降沿信號,則引錠桿電機減速。圖46引錠電機減速程序 程序錯誤 第5章 總結2014年3月,我開始了我的畢業(yè)設計工作,時至今日,論文基本完成。從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進入狀態(tài),再到對思路逐漸的清晰,整個寫作過程難以用語言來表達。歷經(jīng)了幾個月的奮戰(zhàn),緊張而又充實的畢業(yè)設計終于落下了帷幕。回想這段日子的經(jīng)歷和感受,我感慨萬千,在這次畢業(yè)設計的過程中,我擁有了無數(shù)難忘的回憶和收獲。這期間,我熟悉了西門子公司S7300系列的產(chǎn)品,了解了小方坯連鑄拉矯機的工藝流程,完成了控制系統(tǒng)的PLC模塊選型、拉矯機控制系統(tǒng)流程圖的設計以及PLC硬件組態(tài)的搭建和梯形圖程序的編寫。3月初,在與導師的交流討論中我的題目定了下來,是:小方坯連鑄拉矯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當選題報告,開題報告定下來的時候,我當時便立刻著手資料的收集工作中,當時面對浩瀚的書海真是有些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我將這一困難告訴了導師,在導師細心的指導下,終于使我對自己現(xiàn)在的工作方向和方法有了掌握。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認真準備了一個筆記本。我在學校圖書館,大工圖書館搜集資料,還在網(wǎng)上查找各類相關資料,將這些寶貴的資料全部記在筆記本上,盡量使我的資料完整、精確、數(shù)量多,這有利于論文的撰寫。然后我將收集到的資料仔細整理分類,及時拿給導師進行溝通。4月初,資料已經(jīng)查找完畢了,我開始著手梯形圖的準備工作。在此過程中遇到困難我就及時和導師聯(lián)系,并和同學互相交流,請教專業(yè)課老師。在大家的幫助下,困難一個一個解決掉,慢慢有了眉目。5月份,經(jīng)過努力,和老師的幫助,我終于完成了PLC程序的編寫,但是還有不足,需要慢慢完善。6月份,開始論文的編寫,工作量不少。當我終于完成了所有打字、繪圖、排版、校對的任務后整個人都很累,但同時看著電腦熒屏上的畢業(yè)設計稿件我的心里是甜的,我覺得這一切都值了。這次畢業(yè)論文的制作過程是我的一次再學習,再提高的過程。在論文中我充分地運用了大學期間所學到的知識。我不會忘記這難忘的幾個月的時間。畢業(yè)論文的制作給了我難忘的回憶。在我徜徉書海查找資料的日子里,面對無數(shù)書本的羅列,最難忘的是每次找到資料時的激動和興奮;親手設計程序的時間里,記憶最深的是每一步小小思路實現(xiàn)時那幸福的心情;為了論文我曾趕稿到深夜,但看著親手打出的一字一句,心里滿滿的只有喜悅毫無疲憊。這段旅程看似荊棘密布,實則蘊藏著無盡的寶藏。我從資料的收集中,掌握了很多PLC、電動機和變頻器的知識,讓我對我所學過的知識有所鞏固和提高。在整個過程中,我學到了新知識,增長了見識。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然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爭取在所學領域有所作為。無論文工作總結參考文獻【1】K. H. Spitzer, K. Harste, B. Weber,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rmal tracking and online control in continuous casting”, ISIJ International, Vol. 32(7), 1992, pp. 848856.【2】Santos C. A., Spim J. A., Garcia A..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genetic algorithm and knowledge base)applied to the continuous casting of steel [J].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3, 16(56): 511527.R.【3】J. Liu, Z. S. Zhang, T. Y. Chai, “A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 for secondary cooling process in continuous slab casting”,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mp。 Instruments,Vol. 3, 2009, pp. 545550.【4】汪興富。國外連鑄發(fā)展概況。重型機械,1994,No.3:1419【5】殷瑞鈺。中國鋼鐵工業(yè)的成就、命題和展望,冶金管理,2003【6】黃啟民、劉越表。我國小方坯連鑄生產(chǎn)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特殊鋼,1999,:201【7】黃有全、李桂平、王敏昌。PLC應用技術。機械工業(yè),20120701頁碼參考文獻,引用每章另起一頁致 謝本課題是在李好文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李老師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治學精神使我受益菲淺。在畢業(yè)設計過程中,李老師認真指導,多方面支持,給出了許多很好的指導意見。在此謹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在畢業(yè)設計過程中,還得到張楠、馬志鵬、謝磊同學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一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