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4200Oe)、取向度達 98%的高性能燒結(jié)永磁鐵氧體。 提高磁體密度的方法 高的成型密度,合適的燒結(jié)工藝; 高的填充量 1( / )rSC j S CB M fH K M f???特殊工藝流程 傳統(tǒng)工藝流程:混料 →預(yù)燒結(jié) →粗粉碎 →細磨 →壓型 →燒結(jié) →磨加工 →檢驗 →包裝。 TDK公司 FB9系列:混料 →預(yù)燒結(jié) →粗粉碎 →細磨 →干燥或脫水 →混煉 →壓型 →脫碳 →燒結(jié) →磨加工 →檢驗 →包裝。 為了得到高性能的燒結(jié)永磁鐵氧體,要將鐵氧體預(yù)燒料細磨至 ~,在此粒度下的料漿成型困難,為了解決成型問題先要用干燥設(shè)備或離心設(shè)備將細磨料漿干燥或脫水,然后將干燥粉用捏合機混煉。混煉的目的 :( 1) 用捏合機的剪切力將凝聚的鐵氧體顆粒分散開,以利于取向;( 2)混煉過程中加入水以便于濕壓成型;( 3)混煉時加入分散劑使分散劑與磁粉充分接觸減小磁粉的凝聚從而提高取向度。 經(jīng)混煉并加入水和分散劑的磁粉在磁場下濕壓成型后要在 100~500℃ 下進行脫碳(即脫去分散劑)處理。 提高單疇顆粒的方法 細磨粉體; 合適的燒結(jié)工藝; 問題: 粒度過細磁性能反而下降。 原因是粒度小于 ,部分鐵氧體相( M相)分解成Fe3O4及 SrCO3等,另外長時間的研磨會使鋼球的 Fe進入鐵氧體粉料中影響磁性能。 采用將磨細的磁粉在 600~900℃ 下熱處理,熱處理后 Fe及Fe2+氧化成 Fe3+,然后再用磁選設(shè)備將無磁的 Fe2O3及 SrCO3除掉;或者利用料漿沉淀分級方法除掉最上層粒度細的非 M相的Fe3O4及 SrCO3,這樣可有效地控制鐵氧體晶粒的分布,提高單疇顆粒的存在率。利用此技術(shù)可生產(chǎn) Br( 4300G),Hcj325kA/m( 4100Oe)的燒結(jié)永磁鐵氧體。 分級研磨及循環(huán)研磨技術(shù): ( 1) 嚴格控制進料粗粉的平均粒度 35?m及粒度分布標準偏差 δ= ?m,這可以通過振磨機或球磨機干磨加風選分級工藝來實現(xiàn);( 2)采用底部進料的連續(xù)砂磨機對粗顆粒長時間研磨。 此技術(shù)可以有效地控制晶粒分布標準偏差 δ= ?m,使永磁鐵氧體的剩磁和矯頑力提高 4%。 永磁鐵氧體顆粒球形化的研究 從片狀顆粒到球狀顆粒: c軸生長 原因:增加顆粒流動性。 Morphology of strontium ferrites preheated at 1050 176。 C for 2 h with (a) x = 0, (b) x = , (c) x = 1 and (d) x = . SEM photographs of th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x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2 h: (a) 900 176。 C, x = 0, (b) 900 176。 C, x = 1, (c) 1050 176。 C, x = 0 and (d) 1050 176。 C, x = 1. Sketch map of the change of Srferrite morphology. Sketch map of the liquid action. SEM photographs of mercial Srferrite powders fired at 1050 176。 C for 2 h with (a) the original state and (b) 1 wt% Bi2O3 addition. Photographs of mercial ferrite and SrCO3/Fe2O3 mixture powders dissolving into Bi2O3 liquid: (a) the original state and (b) fired at 900 176。 C for 2 h. 四、硬磁鐵氧體的應(yīng)用 永磁鐵氧體的應(yīng)用,單以產(chǎn)量(噸)而論,占所有的永磁材料的90%,以產(chǎn)值而言也占有40%.應(yīng)用領(lǐng)域上,電機占50%,電聲20%,測量與控制器件20%,其余10%. 硬盤驅(qū)動電機 中國是永磁大國,但不是永磁強國。 中國已經(jīng)是世界上永磁鐵氧體產(chǎn)量最大的國家。 但是,所生產(chǎn)的絕大部分是中低端產(chǎn)品,在高檔 產(chǎn)品上與日本及歐美國家差距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