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用影響線的大致圖形可以進行均布移動荷載的最不利布置。 E A D C B FYC=1 A B C F D E FQF=1 FYC影響線 FQF影響線 FYCMAX布置 FQFMIN布置 FQFMAX布置 FYCMIN布置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MD=1 A D C B E MD影響線 A B C D E F左 QC=1 F左 QC影響線 MDMAX布置 MDMIN布置 F左 QCMAX布置 F左 QCMIN布置 移動 均布荷載的 最不利荷載分布 ( 2) 跨中截面最大正彎矩對應(yīng)的荷載分布 本跨布滿活載 , 然后隔跨布滿活載 。 跨中截面最大負彎矩對應(yīng)的荷載分布 本跨不布置活載 , 然后隔跨布滿活載 。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 1)支座最大反力對應(yīng)的荷載分布 支座左右兩鄰跨布滿活載,然后隔跨布滿活載。 支座最大反力對應(yīng)的荷載分布 支座左右兩鄰跨不布置活載,然后隔跨布滿活載。 ( 3)支座剪力的布置方法同支座反力 2)、繪制超靜定結(jié)構(gòu)影響線的精確圖形 ( 1)撤去所求量值的相應(yīng)約束,代之以多余力 XK,得到一個 n1次超靜定的基本體系; ( 2)建立力法方程,由于只有一個多余力,力法方程為: 即為影響線方程;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步驟如下 : PkkkkX ????( 3)求系數(shù)和自由項 (超靜定結(jié)構(gòu)的位移),為此 要畫出 ( n1次超靜定結(jié)構(gòu)的彎矩圖),然后 由圖乘法求出系數(shù)和自由項; Pk kk??1 PMM( 4)由影響線方程畫出影響線圖形。 2)、繪制超靜定結(jié)構(gòu)影響線的精確圖形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下面以一例題來具體說明制作方法和步驟。 L L EI EI A B C FP=1 ( 1)去掉 B點的抗彎聯(lián) 系,得到基本體系 如圖所示。 L L EI EI A B C FP=1 B 原結(jié)構(gòu) MB=1 基本體系 ( 2)建立力法方程: PkkkkX ????求 MB的影響線。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kk Pk??( 3)求 MB=1 1 1/2 MB圖 1 1 M1圖 FP=1 x FP=1 x MP圖 xx2/L xx2/L 作出 MB 圖、 M1圖、 MP圖 在圖乘之前,先 介紹一下圖乘公式。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MA MB L EI A B L EI A B 1 L EI A B 1 一根梁的兩端受有 MA、 MB時,在 A點產(chǎn)生的轉(zhuǎn) 角為(圖 1與圖 2相乘): 圖 1 圖 3 圖 2 ( 2 )6A A BL MMEI? ?? 在 B點產(chǎn)生的轉(zhuǎn)角為 (圖 1與圖 3相乘): ( 2 )6B B AL MMEI? ?? 圖乘公式: xx2/L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MA MB L EI A B L A B 一根梁的兩端受有 MA、 MB時,在任意點 x產(chǎn)生 的豎向位移為(圖 1與 圖 4相乘): 圖 1 圖 4 ? ?()( ) ( 2 ) ( )6 ABx L xy x M L x M L xE I L?? ? ? ? 圖乘公式: x FP=1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kk Pk??( 3)求 MB=1 1 1/2 MB圖 1 1 M1圖 kk?( 2 )6A A BL MMEI? ??( 2 )6B B AL MMEI? ?? 利用圖乘公式求 。 kk?17( 2 1 0) ( 2 1 )6 6 2 12kkL L LE I E I E I? ? ? ? ? ? ? ?正負號的確定:彎矩與圖 1至圖 4相同時取正號,反之取負號。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kk Pk??( 3)求 1/2 FP=1 x FP=1 x MP圖 xx2/L xx2/L 利用圖乘公式求 。 Pk?? ?()()6( 2 ) ( )ABx L xyxEI LM L x M L x???? ? ? ?39。39。 ()( ) ( 2 )6P k B Cx L xy x L xE I L??? ? ?39。 ( ) 1( ) ( 2 ) ( )62P k A Bx L xy x L x L xEI L?? ??? ? ? ? ? ?????MB=1 1 MB圖 A B C 167。 96 超靜定力的影響線 ( 4)影響線方程 PkkkkX ????39。22 ( ) 1 ( 2 ) ( )72kx x LX L x L xL? ??? ? ? ? ?????39。39。22 ( ) ( 2 )7kx x LX L xL???由影響線方程既可畫出影響線。 內(nèi)力包絡(luò)圖 —— 表示連續(xù)梁在恒載與移動活載共同作用 下,各截面最大和最小內(nèi)力值的圖形,稱為內(nèi)力包絡(luò)圖。 167。 97 連續(xù)梁的內(nèi)力包絡(luò)圖 下面介紹彎矩包絡(luò)圖的作法: ( 1)作出恒載作用下的彎矩圖; ( 2)作出各跨分別承受活載時的彎矩圖; ( 3)將梁的各跨分為若干等分,將每個等分點截面上的 恒載彎矩值與所有活載正彎矩相加,或所有活載負彎矩 相加,即得各截面的最大(?。澗刂担? ? ? ? ?? ? ? ?m a xm inkkM M MM M M? ? ? ???? ? ?????活 恒活 恒( 4) 將各截面的最大彎矩值和最小彎矩值在同一圖 中 , 按同一比例用豎標表示 。 并分別以曲線相連 , 即得彎矩包絡(luò)圖 。 167。 97 連續(xù)梁的內(nèi)力包絡(luò)圖 4m 4m 4m 16kN/m 30kN/m 以圖示結(jié)構(gòu)為例,說明彎矩包絡(luò)圖的制作方法。 移動活載 恒載 1 2 3 167。 97 連續(xù)梁的內(nèi)力包絡(luò)圖 4m 4m 4m 16kN/m 恒載彎矩圖 M1= M2= M3= 4m 4m 4m 30kN/m 1 2 3 活載 1彎矩圖 M1= M2= M3= 167。 97 連續(xù)梁的內(nèi)力包絡(luò)圖 30kN/m 活載 2彎矩圖 M1= M2= M3= 4m 4m 4m 30kN/m 1 2 3 活載 3彎矩圖 M1= M2= M3= 4m 4m 4m 1 2 3 167。 97 連續(xù)梁的內(nèi)力包絡(luò)圖 彎矩包絡(luò)圖 4m 4m 4m 1 2 3 M1MIN== M1MAX=++= M2MIN== M2MAX=++= M3MIN== M3MAX=++= MBMIN== MB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