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展的痛苦和橫遭埋沒的悲劇命運。本詩以錦瑟為題,是取本詩的前兩個字,類似于其他的無題詩。四種聲調(diào),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各詠一調(diào),故為詠物詩。傷身世之辭,較為合理。與杜牧齊名,有小“李杜”。存留下來的詩,共有600余。二十五歲進士及第。了朋黨之爭,一直遭排擠,只當過幕僚等,他的詩深于寄托,工于比興,曲等創(chuàng)作樣式有很大的影響。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只是當時已惘然。頭二字為題的詩,如《錦瑟》、《碧城》、《促漏》等,李商隱的這些“無題”詩,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第一類有比較明顯的寄托。羅薄幾重”、“颯颯東風(fēng)細雨來”等。在這一類詩作中,一種是艷情冶游之作,感情浮薄,格調(diào)庸俗。達懷抱利器而埋沒于世的悲憤。由此可見李商隱擇字用語的考究。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