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1966年9月含冤而死。傅聰,1934年生于上海,師從意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蘭留學(xué)。一時,此后浪跡五大洲,只身馳騁于國際音樂舞臺,獲得“鋼琴詩人”之美名。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忠實的“鏡子”?!暗虏啪銈洌烁褡吭降乃囆g(shù)家”。傅聰憶父親(葉永烈)。傅聰說,透過父親寫給他的那么多家書,《家書》談的是做人的原則、父親既熱情,又細致,細小。傅聰很坦率地說,有優(yōu)點必然有缺。點,他以為父親過于嚴格、慎微。道,幸虧他一半像父親,另一半像母親,他從母親那里繼承了寬容、樂天的品格。第二封信,寫在兒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鮮。最后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予傅聰如。傅雷作為父親,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達對兒子成功的喜悅之情。祖國的榮譽而激動。稱贊了傅聰面對掌聲、贊美的冷靜。盡管這兩封家書內(nèi)容不太一樣,但是其中。這句話意在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怒不可遏è:憤怒得抑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