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課時:2課時教學目的:通過欣賞,學生了解我國唐代人物藝術(shù)特色,啟發(fā)學生動手、動腦,增強立體造型能力,創(chuàng)造美的。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審美興趣,創(chuàng)造美意識,并感受線描美。我們留下珍貴畫卷,唐代畫家張萱畫的《搗練圖》就是其中一幅。勞動情景,幾個婦女在搗練、絡(luò)線、縫制和熨平。第一組描繪四個婦。女用木杵在搗練,第二組兩個人坐地毯上絡(luò)線和縫制。整個勞動場面構(gòu)圖安排巧妙。三組人物有站有坐,高。低不同,錯落有致,各組人物間互相呼應(yīng)。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并展。示畫卷并放映幻燈。4.介紹畫家張萱及對后世工筆。重彩人物畫影響。6.小結(jié):用概括的語言談《搗練。圖》這幅畫的特點,美感,學生受到啟發(fā),興趣很高。并認識,熟悉中國傳統(tǒng)的筆、墨、紙、硯,初步掌握花鳥畫的技法。覺沖擊,由此帶來的裝飾美感。體形狀以五片,三片成為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