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people性欧美熟妇, 色戒完整版无删减158分钟hd, 无码精品国产vα在线观看DVD, 丰满少妇伦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艾栗栗与纹身男宾馆3p50分钟,国产AV片在线观看,黑人与美女高潮,18岁女RAPPERDISSSUBS,国产手机在机看影片

正文內容

水產動物常見病害及其藥用管理手冊(67頁)-醫(yī)藥保健-資料下載頁

2025-08-07 08:54本頁面

【導讀】病原體為呼腸孤病毒屬雙鏈RNA的草魚出血病病毒。病魚因失血,肝、脾、腎呈灰白色。該病在我國是草魚魚種培育階段一種廣泛。草魚種,有時2齡以上的草魚也發(fā)病。每年6~9月水溫20~33~C時發(fā)生流行,最適流行水溫27-30℃,死亡率可達60%~80%。人工感染,一般7~10天發(fā)。毫升,免疫力可保持14個月。千克食鹽拌餌投喂7天。病程有急性和慢性兩種,帶病毒的成魚是最重要的傳染源,也可通過卵子、精子、糞便。該癇最明顯的持征是胰臟壞死,根據癥狀和流行情。用直接熒光抗體法可迅速正確地檢出組織及培養(yǎng)細胞內的病毒。①建立檢疫制度,嚴格隔離病魚,不用帶病毒的親魚、魚卵、魚苗及魚種。的生長受影響,脊椎受損害,甚至骨骼軟化。病毒主要通過接觸傳播。頭部肌肉出血,嚴重的。內大量病鰻集中于排污口或池邊死亡。充血,體表粘液減少,肛門紅腫,嚴重的頭尾出現潰爛,肝臟腫脹,腸道暗紅。可根據鰻群體癥狀及病情發(fā)展情況加以診斷,如死鰻身體僵硬、頭。病魚出現缺氧癥狀,身體

  

【正文】 分布廣。刮下腸道內含物和內壁,在低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蟲體。 【防治方法】徹底清塘,殺滅螺類。每 loo 千克魚每天用敵百蟲晶體 30~ 40 克拌飼料投喂,連喂 6天。 九江頭槽絳蟲病 【本病特點】由九江頭槽絳蟲寄生魚類腸道引起,蟲體帶狀,體長 20~ 230 毫米,以劍水蚤為中間寄主。病魚體重減輕,瘦弱,不攝食,體表黑色素增加,離群獨游,并伴有惡性貧血。嚴重寄生時,前腸第一盤曲膨大成胃囊狀,直徑增大 3 倍,表現慢性炎癥,腸被蟲體堵塞。該病原是廣東、廣西地方性魚病,現已在全國和歐洲等多個養(yǎng)魚區(qū)都有發(fā)現,寄生于草魚、青魚、鰱魚、鳙魚、鯪魚等的腸內,以單魚魚種受害最為嚴重,特別是越冬的魚種死亡率可達 90%以上。剖開魚腹,剪開前腸擴張部位,可見白色帶狀蟲體聚居。 【防治方法】 ①徹底清塘,殺滅劍水蚤。 ②每千克魚用硫雙二氯酚 (別丁 ) 克,或檳榔 2~ 4 克。或二丁基氧化錫 250毫克,或 90%敵百蟲晶體 0. 2~ 1克.或丙硫咪唑 20 毫克,拌餌投喂,連用 3~5 天。 ③每萬尾體長 4. 5— 9 厘米的魚種,用南瓜子 250 克研成粉與 500 克米糠拌勻投喂,連用 3 天。 ④每千克魚用 48毫克吡喹酮拌飼料投喂 1 次,隔 4 天用同樣劑量再投喂 1 次。 ⑤用 90%敵百蟲晶體 50 克和面粉 500 克混合成藥餌,按魚定量投喂,每天 1 次,連喂 6 天。 鯉蠢病 【本病特點】由鯉蠢屬及許氏絳蟲屬的一些種類寄生鯽魚和 2 齡以上鯉魚腸道引起。鯉蠢的身體呈帶狀, 乳白色,不分節(jié),中間寄主為環(huán)節(jié)動物的顫蚓。當魚吞食感染有原尾蚴的顫蚓時被感染發(fā)病。輕度寄生時無明顯變化,嚴重時可使寄主魚腸道堵塞,并引發(fā)腸道發(fā)炎和貧血,有時也可導致死亡。在我國許多地區(qū)都有發(fā)現.但大量寄生的病例不多,該病在東歐較流行,流行季節(jié) 4~ 8 月。剖開魚腹,取出腸道,并小心剪開,即可看到充塞于腸中的鯉蠢。 【防治方法】同九江頭槽絳蟲病。 舌狀絳蟲病和雙線絳蟲病 【本病特點】由舌狀絳蟲和雙線絳蟲的裂頭蚴寄生魚的 體腔引起。蟲體肉質肥厚,身體扁平 ,呈白色帶狀但不分節(jié) ,體表略有皺紋 ,俗稱“面條瘋”, 病魚腹部膨大,嚴重時失去平衡,側游上浮或腹部朝上。剖開病魚可見體腔充滿白色帶狀蟲體,內臟受到擠壓及損傷,產生嚴重萎縮,正常生理機能遭破壞,引起生長發(fā)育受阻,魚體消瘦,無法生殖,甚至死亡。有時裂頭蚴可直接從腹部鉆出,造成死亡。病魚嚴重貧血。 裂頭蚴寄生于鯉魚、鯽魚、鰱魚、鳙魚、草魚、鳊魚及其他一些野雜魚的體腔中,分布廣泛,特別在較大型水面,東北及長江流域都有發(fā)現,西北地區(qū)以舌狀絳蟲為主,其他地區(qū)為雙線絳蟲。該病多發(fā)生于夏季,感染率隨奇主的年齡增 長而增加。剖開魚腹可見腹腔內充塞白色卷曲的蟲體。 【防治方法】 ①大水面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 ②小水面可徹底清塘,殺滅蟲卵和中間寄主,驅趕終末寄主鳥類。 ③發(fā)病時,每千克魚用 O. 5 克敵百蟲晶體拌餌投喂 3~ 6 天,或吡喹銅 2~ 4. 8克拌餌隔天投喂 2 次。 毛細線蟲病 【本病特點】由毛細線蟲寄生引起。卵隨寄主糞便排入水中,沉入水底,或附在水草及碎屑上,被魚吞食后感染。毛細線蟲以義端鉆入寄主腸壁粘膜層,破壞組織,引發(fā)腸炎,魚體消瘦,獨游,寄生量多時可引起多死亡,主要寄生于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鯪魚及黃鱔的腸道,廣東 的草魚夏花及鯪魚?;即瞬?,在草魚中常與九江頭槽絳蟲病并發(fā)。長江流域一帶也常發(fā)生此?。餍屑竟?jié)為夏季。一剪開魚腸,鏡檢刮下的腸內含物和牯液,可見蟲體。 【防治方法】 ①每千克魚用 90%敵百蟲晶體 O. 2~ 克拌餌投喂,連用 6天。 ②每千克魚用中草藥 克 (貫眾:荊芥:楝樹皮 =16: 3: 5)汁拌餌投喂,連用6 天。 嗜子宮線蟲 (紅線蟲 )病 【本病特點】常見的何鯽嗜子宮線蟲,雌蟲寄生于鯽魚的尾鰭,雄蟲小,寄生于腹腔和鰾;鯉嗜子宮線蟲,雌蟲寄生于鯉魚的鱗囊內,雄蟲寄生于腹腔和鰾;藤本嗜子宮線蟲,雌蟲寄生于烏鱧的背 鰭、臀鰭和尾鰭的鰭膜內,雄蟲寄升于鰾和腹腔。以劍水蚤為中間寄主。病魚鱗片因蟲體寄生而豎起,寄生部位發(fā)生肌肉充血、發(fā)炎,潰瘍.往往引發(fā)水霉病并發(fā)。寄生在鰭條的蟲體可使鰭條撕裂發(fā)炎。該病主要危害 1 齡以上的魚類,全國各養(yǎng)魚區(qū)都有流行,產卵親鯉可因此病而死亡。長江流域一帶一般冬季在鱗下發(fā)現蟲體,到春季水溫升高,蟲體生長加快而發(fā)病。 6月后,母體完成繁殖后,魚體表很少有蟲體。病鯉鱗片有凸起發(fā)紅現象,其上有特殊的花紋,鱗片翻開可見盤曲在鱗囊中的紅色線蟲。將病鯽鰭條展開,對光町見在鰭條間與鰭條平行的紅色蟲體,撕開鰭條蟲體即暴露出來。 【防治方法】 ①徹底清塘殺滅中間寄主。 ②用碘酒 1%~ 5%高錳酸鉀溶液或 0. 2%石炭酸液涂抹病魚患處。 ③用 2%食鹽溶液浸浴 10~ 20分鐘。 ④全池潑灑敵百蟲晶體,使池水濃發(fā)成 ~ 毫克/升 ⑤ 用敵百蟲晶體面堿合劑 (5: 3)全池潑灑,第 1天 /升,第 2 天為 0. 3毫克/升。 鰻居線蟲病 【本病特點】由球狀鰻居線蟲和粗厚鰻居線蟲寄生鰻鱺的鰾腔中而引起。鰻居線蟲和粗厚鰻居線蟲胎生,以劍水蚤為中間寄主,被寄生的病魚活動受到影響,鰻苗被大量寄生后.停止攝食,瘦弱,貧血,可引起死亡。寄生數 量多時.可刺激鰾及氣道發(fā)炎出血、鰾壁增厚,蟲體充滿鰾,使鰾擴大壓迫其他內臟器官和血管。當鰾擴大時,病魚后腹部腫大或不規(guī)則腫大,腹部皮下瘀血,肛門擴大,呈深紅色;當鰾內蟲體多時,鰾破裂,蟲體落人體腔,也有從肛門或尿道爬出體外的。在湖北、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地都有流行,感染率高,特別對幼鰻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用 90%敵百蟲晶體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成 0. 3— 0. 5毫克/升。 長棘吻蟲病 【本病特點】常見的有寄生于鯽魚的細小長棘吻蟲及 寄生于鯉魚、草魚的鯉長棘吻蟲和崇明長棘吻蟲等。蟲體主要寄生于鯉魚、錦鯉腸的第一、二彎前面腸壁上,以吻部鉆入腸壁,軀干部游離于暢腔中,少量感染除局部病灶部位有炎癥外, 一般不顯癥狀;大量寄生蟲體聚集成簇,可引起腸管的擴大,腸壁脹得很薄,從外面可見腸被蟲昕堵塞。腸內無食物而充滿黃色粘液、壞死脫落的腸壁細胞和血細胞,呈現慢性卡他性腸炎,嚴重時可致魚內臟粘連而無法剝離,魚不久死亡。夏花鯉魚被 3~ 5條蟲寄生即可引起死亡,大量寄生時可導致 2千克以上的成魚死亡。死亡呈慢性,可持續(xù)數月,累計死亡率較高。 該病在我國分布甚廣 ,在河北、上海等地曾引起鯉魚大批死亡。診斷可根據癥狀,剖開腸道可見乳白色蟲體,其吻部鉆人腸壁組織內。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消滅水體中的蟲卵和中間宿主,并嚴格隔離病魚。 ②全池遍灑敵百蟲晶體,使池水濃度為 0. 7毫克/升,同時用 17. 5 千克麩皮加 500克敵百蟲拌餌投喂,連用 9天。 ③每千克魚種每天用 O. 6毫升四氯化碳拌餌投喂,連用 6天。 似棘頭吻蟲病 【本病特點】由烏蘇里似棘頭吻蟲成蟲寄生于草魚、鰱魚、鳙魚及鯉魚的腸道引起,以氣泡介形蟲為中間寄主。病魚消瘦,發(fā)黑,離群靠邊緩游,前腹部膨大呈球狀,腸道輕 度充血,呈慢性炎癥,拒食,腸內有大量蟲體寄生。北至烏蘇里江,南至湖北、江西,都有該蟲分布,主要危害魚種,大量寄生時可引起病魚在短時間內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參照長棘吻蟲病。 湖蛭病 (頸蛭病 ) 【本病特點】常見的由中華湖蛭寄生引起。該蟲寄生在鯉魚和鯽魚的鰓蓋內表面和鰓上,吸取寄主血液為營養(yǎng),被寄生處的表面組織受破壞,引起貧血和繼發(fā)性疾病,影響魚體生長,個別嚴重的可引起病魚呼吸困難和失血過多死亡。流行于春季,在我國主要養(yǎng)魚區(qū)都有發(fā)生,但一般感染率和感染強度不大。 【防治方法】用 %食鹽水浸浴病魚 ~ 1小時或用 2 毫克/升石炭酸浸泡。 尺蠖魚蛭病 【本病特點】由尺蠖魚蛭寄生魚的體表、鰓和口腔等處引起。少量寄生時對魚危害不大,寄生數量多時,因魚蛭在魚體上爬行和吸血,魚表現不安,常躍出水面,被破壞的魚體表呈現出血性潰瘍,嚴重時則壞死。寄生鰓上時,病魚呼吸困難,消瘦,生長緩慢,貧血,嚴重時死亡。同時,魚蛭又常是錐體蟲病及魚類細菌性魚病的傳播者,在我國長江中下游、華北和東北地區(qū)發(fā)現該病,流行廣。 【防治方法】 ①用 2. 5%食鹽水浸浴病魚 0. 5~ l 小時。 ②用 50毫克/升的二氯化銅溶液浸浴病魚 15 分鐘。 中華魚蚤病 【本病特點】寄生在魚鰓上,只有雌性魚蚤成蟲營寄生生活。常見的種類有:大中華魚蚤,寄生于草魚、青魚、鯰魚、赤眼鱒、鰓等魚的鰓絲末端內側,蟲體細長,體長 5. 54~ 3. 30 毫米;鰱中華魚蚤,寄生在鰱魚、鳙魚的鰓繃端內側和鰱魚的鰓耙上,體長 1. 83~ 2. 57毫米;鯉中華魚蚤,寄生在鯉魚、鯽魚的鰓絲上,體長 2. 21~ 2. 53毫米輕度寄生時,病魚無明顯癥狀,蟲體多時,可引起鰓絲端發(fā)炎、腫脹、發(fā)白。大中華魚蚤主要危害 2 齡以上的草魚青魚,肉眼可見鰓絲末端掛著像白色蠅一樣的小蟲,又稱“鰓蛆病”。鰱中華魚蚤危害 2 齡以上的鰱魚 、鳙魚,嚴重寄生時病魚顯得不安,在水中跳躍、打轉或狂游,食欲減弱 呼吸困難,離群獨游,魚的尾鰭上葉及背鰭往往露出水面俗稱“翹尾巴病”,最后消瘦死亡。此病在我國流行甚廣,長江流域每年 5~ 9月流行最盛。 【防治方法】 ①根據寄生蟲對寄主的選擇性,采用輪養(yǎng)進行預防。 ②放養(yǎng)前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 7毫克/升浸浴 20~ 30 分鐘。 ③全池潑灑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使池水濃度成 0. 7毫克/升,或用 90%敵百蟲晶體硫酸亞鐵合劑 (5: 2)0. 25 毫克/升,或用 90%敵百蟲晶體 0. 5毫克/升。 ④用 100 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 浴病魚 5~ 10 分鐘,或 250 毫克/升福爾馬林溶液浸浴 1 小時。 錨頭蚤病 (針蟲病、鐵錨蟲病 ) 【本病特點】由錨頭蚤寄生于魚的鰓、皮膚、鰭、眼、口腔、頭部等處引起,只有雌性成蟲營永久性寄生生活。我國危害較大的種類有:多態(tài)錨頭魚蚤,寄生于鰱魚、鳙魚、團頭魴的體表和口腔;草魚錨頭魚蚤,寄生于草魚體表;鯉錨頭魚蚤,寄生于鯉魚、鯽魚、鰱魚、鳙魚、烏鱧、青魚等魚的體表、鰭和眼上。發(fā)病初期,魚呈現煩躁不安、食欲減退,繼而魚體消瘦,游動遲緩。露出寄主體外的蟲體上常附著大最累技蟲、鐘蟲等,外看像魚體上披著蓑衣,俗稱“蓑衣病”; 大量寄生鰻魚、草魚口腔內時,引起魚口不能攝食而死:小魚患病時可引起魚體畸形彎曲,失去平衡,甚至蟲的頭部鉆入寄主內臟引起死亡。寄生部位出現周圍組織紅腫發(fā)炎及慢性增生性炎癥。該病全國各地都有流行,以廣東、廣西和福建最為嚴重,感染率高。感染強度大,流行季節(jié)長,為當地主要魚病之一。對各年齡組魚都有危害,以魚種受害最大,有 4— 5只寄生時,即可引起引起死亡。 2齡以上魚雖不引起大量死亡,但影響生長、繁殖和商品價值。錨頭雛蚤繁殖溫度 12~ 33℃。華南地區(qū)春、夏、秋三季都可流行.長江流域以秋季為甚。診斷時肉眼可見病魚體表一根 根似針狀蟲體,即是錨頭魚蚤成蟲,危害草魚、鯉魚時寄生在鱗片下,取掉鱗片即可見蟲體。 【防治方法】 ①用敵百蟲晶體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成 0. 3~ 0. 7 毫克/升, 2 周 1 次,連用 2~ 3次。 ②根據不同魚種和水溫,用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浴病魚。 ③根據寄生蟲對寄主的選擇性,采用輪養(yǎng)進行預防。 ④每畝水面 (水深 l 米 )用馬尾松、苦楝樹皮 15— 20 千克浸汁或煎汁潑灑,連用2~ 3 次,或用樟樹葉 15 千克搗爛全池潑灑。 ⑤每畝 (水深 1. 5— 2. 5米 )用豬血 5 千克與豆腐拌和,全池投喂,連用 3 天?;蛎慨€ (水深 1 米 )用酒糟 100— 150 千克投喂,連用 3~ 7天。 新魚蚤病 【本病特點】由日本新魚蚤寄生于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鯉魚、鯽魚、鱖魚、鯰魚等魚的鰭、鰓耙、鰓絲和鼻腔。主要危害魚種,在湖北、廣東有引起草魚魚種死亡的報道。 【防治方法】同中華魚蚤病。 狹腹魚蚤病 【本病特點】雌性成蟲營永久性寄生生活。我國常見的有 2 種:鯽狹腹魚蚤,寄生鯽鰓上,身體短而粗,體長 ~ 2。 5 毫米;中華狹腹魚蚤,寄生在烏鱧和月鱧鰓上,體長 2. 4~ 4. 09 毫米。病理癥狀似中華魚蚤病,在發(fā)病季節(jié),鰓絲末端可見乳白色的蟲體。中華狹腹魚蚤在我國從南到北都有發(fā) 現,鯽狹腹魚蚤僅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在長江流域,每年 4~ 11 月為蟲體繁殖和流行的主要季節(jié)。 【防治方法】同中華魚蚤病。 鲺病 【本病特點】由鲺寄生在魚的體表、口腔和鰓上引起。鲺成蟲、幼蟲均營寄生生活,顏色與寄主體色相似,雌鲺較雄鲺夫。我國危害較大的有:日本鲺,寄生于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鯉魚、鯽魚、鳊魚、鯪魚等魚的體表和鰓上:喻氏鲺,寄生于青魚、鯉魚的體表和口腔;大鲺,寄生于草魚、鰱魚、鳙魚的體表;橢圓尾鲺,寄生于鯉魚、草魚的體表。鲺的寄生引起魚體逐漸消瘦,鲺腹面有許多倒刺,在魚體上不斷爬行,加之取食時用口 刺和大顎刺傷或撕破寄主皮膚,形成許多傷口,出血,導致微生物的入侵和傷口感染,取食時還分泌刺激物,造成病魚極度不安,在水中狂游或跳躍。該病是世界性魚病,我國流行甚廣,尤以廣東、廣西、福建為嚴重,在溫暖的南方,鲺全年都可產卵,引起鲺病流行,江浙一帶 4~ 10 月、長江流域 6— 8月為流行盛期。鲺對寄主的年齡無嚴格選擇性,但對魚種危害大,常引起
點擊復制文檔內容
環(huán)評公示相關推薦
文庫吧 www.dybbs8.com
備案圖鄂ICP備1701627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