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盡量顧及大多數(shù)學生參與游戲。如在《牛津小學英語》(以下均為同教材)5B Unit4這一單元中,為了鞏固句型“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He/She usually ….”我利用游戲“Addon(往上添)”來組織學生one by one小組串講(一旦遇學生添加不出,可允許其重復前一名學生所說的):S1:I usually take :I usually take photos and go :I usually take photos,go shopping and grow flowers…然后,我問小組最后一名學生:“What does S3 usually do?”該學生答:“He usually takes photos,goes shopping and grows flowers.”此游戲不但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而且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讓不同的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有更多的機會去發(fā)揮自我、鍛煉聽說能力。游戲教學只有貫徹了主體性原則,學生才能真正地主動發(fā)展。(3)、趣味性原則《標準》強調(diào),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首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安排的教學游戲要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使學生產(chǎn)生歡快的情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語言知識和掌握語言技能的各項訓練活動中去。如我在教授數(shù)字時,組織學生玩“火車開往北京”、“找鄰居”;新授單詞時,安排學生玩“母雞生蛋”、“摘蘋果”、“單詞接龍”、“傳口令”;復習重點句型結構時,讓學生做“小貓釣魚”、“小狗熊找家”等充滿趣味性的游戲。每每此時,學生喜形于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求參加,并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完成游戲中的各項任務。(4)、直觀性原則從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來看,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處于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的發(fā)展階段,運用直觀教具容易吸引學生,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漂亮的、別致的、同學們感興趣的實物、圖片、模型或多媒體等直觀教具開展游戲活動。如在4A Unit 2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牢記“dog,cat,tiger,panda”等動物類單詞,我設計了一個“猜一猜”的游戲:請一個同學上臺,給他(她)一個玩具動物讓他(她)藏在身后,然后其他同學用“Are you Mr/Miss/ Dog / Cat…?”猜,猜中的就可以得到一個玩具動物作為獎品。有玩又有獎,同學們自然會更踴躍地參加,很快同學們就能將新授單詞熟記于心了。(5)、漸進性原則《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在貫徹“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圍繞某一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語言技能的訓練,開展多個教學游戲時,要注意游戲的漸進性,即體現(xiàn)由易到難的學習順序。如我在教授4B Unit 4水果類單詞時,為了讓學生從聽、說、讀、寫幾方面進行扎實有序的訓練,我先出示apple, pear,watermelon,mango,peach,grape,orange等單詞的圖片,讓學生做“l(fā)ook,listen and point”游戲;然后做“l(fā)ook,listen and number”游戲,即按我報出的順序號給圖片標號;接著做“l(fā)ook,listen and say”游戲,即讓學生看圖片,聽我所說的編號,由學生說出相關圖片的單詞;最后做“l(fā)ook,listen and write”的游戲,即讓學生看圖片,聽我說出其中一個水果的英文名稱,學生寫出該單詞的編號后,再寫出英語單詞。通過開展此類循序漸進的游戲,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可以得到比較扎實、到位的訓練,同時,學生在逐步提高要求的游戲中獲得成功,因而學習自信心也逐步增強。(6)、情感性原則《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自始自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明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因此,教師所設計的游戲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精力充沛、思維敏捷、記憶力強,始終保持強烈的學習欲望,并做到耳到、眼到、腦到、口到、手到。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經(jīng)常面帶笑容、和藹親切地注視學生,無條件地強化學生的成就感。3.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課題組教師能以一切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為前提,精心設計游戲,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1)運用游戲教學,加強情感教育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沒有積極的情感,學生就沒有求知的熱情。在教學中,教師懷著一顆童心參與游戲,或與同學們一比高低,或為同學們吶喊助威。教師的平易近人消除了學生的心理戒備,拉近了師生距離,融洽了師生情感。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有了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們就會全身心投入學習,教師上起課來自然得心應手,水到渠成。(2)運用游戲教學,培養(yǎng)交際能力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際,這也是英語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英語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英語交際能力包括五種因素,即聽、說、讀、寫、四種語言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能夠與另一文化的人進行和諧的交往)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加強聽說讀寫訓練。純粹的聽說讀寫訓練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學起來沒勁,如果教師寓游戲于聽說讀寫訓練之中,便能化枯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