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就是相信法令、規(guī)章必須合乎法律,掌握政治權力的人,則只有在法律法規(guī)的約束下才有發(fā)布命令的權力。以理性的合法性為基礎的政治統(tǒng)治就是法理型的統(tǒng)治。五、l l l 民主制度合法性的基礎是什么?民主的普遍性,即能夠平等地參與政治生活的人是普遍的; 民主的價值性,民主制度能夠確保自身代表公共利益;民主的程序性,民主制度有著一整套的程序,這一套程序并不見得一定符合民主的終極價值,但 它能夠確保民主制度的正常運行。民主制度的合法性危機的起因?六、①結構變革時期主要保守制度的地位受到威脅;②過渡時期社會主要群體在他們有了參政的政治要求之后卻沒有參與政治體系的機會;③新社會結構建立之后,新的社會制度在很長時間里不能滿足主要群體的期望,并沒有以此為基礎塑造新的合法性。l 政教分離問題/ 30l l七、公民權問題國家收入再分配問題 威權政治合法性的界限。爭結果的不確定性制度化。1)威權政治的特點是政治多元化受到嚴格限制。威權統(tǒng)治的關鍵在于使競爭結果確定化而不是使競2)威權體制強調其工具性或“目標理性”借以追求實體的合法化,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3)威權領導傾向于“國家目標”。4)威權政府的績效與合法化的關系:上限與下限。5)韓國的例子表明:社會經濟變化和人口素質變化而導致的期望的變化,日益減少了對目標取向的威權體制的需要。6)威權政治合法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民眾對威權政治所設定的目標的共識程度。7)以經濟成功為基礎的威權體制的合法性是有限的。八、亨廷頓的權威統(tǒng)治合法性危機的應對策略。1)直接拒絕承認合法性日益受到削弱,同時希望或相信他們能夠將權力保持下去。2)威權政治體制可以用日益殘酷的鎮(zhèn)壓,實際上是用強制的服從,來取代日益渙散的義務而生存下來。3)挑起國外的沖突,并訴諸民族主義來恢復合法性。4)為政權裝扮一些民眾合法性的外表。5)威權領導者主動結束威權統(tǒng)治,導入民主政體。九、什么是政治認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評價?l 政治認知:個體關于政治體系、政治體系的功能及功能的履行者、政治體系的輸入和輸出方面的知識和信仰。l l 政治情感:個體對政治體系、政治體系的功能及功能的的履行者、政治體系的輸入和輸出的情感。政治評價:個體憑借認知和情感對政治所做的判斷和評價。什么是地域型、順從型和參與型政治文化?十、l l l 地域型政治文化:酋長、首領、巫師等非專業(yè)化的承擔政治功能,還承擔宗教功能、社會功能。被統(tǒng)治者從不要求變革政治體系。順從型政治文化:政治制度職業(yè)化,但被統(tǒng)治者對政治體系沒有任何要求,只是默默接受政治統(tǒng)治者的政治影響,并不企圖影響政治,也不企圖對政治提出具體的要求。參與型政治文化:政治體系在各方面影響人們的利益,同時社會成員傾向于接近政治體系,通過政治參與影響政治體系,從而改善自己的處境,增進自己的利益。十一、政治文化世俗化的三個層次是什么?l 政策層次:政治精英政策考慮更慎重,更受社會需求影響;人們傾向于干預政治,期望通過政治參與來實現自己的利益。l 過程層次:人們通過政治參與來影響自己的命運;人們對政治體系的順從性和參與性不斷增強;政府更容易通過動員爭取民眾的政治支持。l 體系層次:削弱奇里斯馬型和傳統(tǒng)型的合法性標準的影響力,而以政府績效作為合法性的基礎。十二、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作用有哪些?l 各種非世俗化的信念有利于克服在協(xié)調和激勵人類活動方面的困難。/ 30l l 在一個有著許多真正的觀點分歧以及客觀環(huán)境不同的社會里,對變化可能性的認識以及參與機會的擴大,可能只會導致劇烈的政治沖突。當世俗化普遍發(fā)展,從而除了狹隘的自我利益之外全部價值觀念都崩潰的時候,世俗化也可能妨礙政府的行為。十三、民主制度需要怎樣的公民? l l十四、什么叫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是具有符號意義的信仰和觀點的表達形式,它以表現、解釋和評價現實世界的方法來形成、動員、指導、組織和證明一定的行為模式或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為模式或方式。十五、概述自由主義所有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重點)洛克:一方面他繼承了古老的自然法傳統(tǒng),把道德對權力的制約、統(tǒng)治者對所統(tǒng)治的社會的道義責任、政府對法律的服從等等當成不言自明的公理。另一方面,他又秉承了霍布斯學說中的個人主義精神,明確地講自然法規(guī)定為個人的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社會與政府的存在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維護人的天賦權利。他認為,政府對于社會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孟德斯鳩:孟德斯鳩對自由主義的突出貢獻是他的三權分立學說和對于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的論述。他認為在一個有法律的社會里,自由僅僅是一個人能夠做他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被強迫去做他不應該做的事情,而這樣的自由只存在于權利不被濫用的國家。為了保證權力不被濫用,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權力制約權力。在一個國家中,存在著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若三權集中,自由便不存在了。孟德斯鳩把洛克理論中已經提出的有關權力分立的思想具體化,并且把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此以后,權力的分立和制衡就成了保障自由的憲政理論的重要基礎。功利主義:功利主義認為人類行為的一切動機都是為了追求快樂,避免痛苦。從這一觀點看,人本質上都是自私的,而這種自私由于是一人的最深刻的心理為基礎的,因此在一定范圍內是正當的;開明自私的正當性表現在它與社會的普遍利益不是對立的,而是能夠與之和諧一致的;社會和政府的一切行為均要以是否又處于促進社會的最大利益為宗旨;為了達到社會的最大利益,在政治領域應當自覺地推行與功利原則相適合的立法把個體的行為引導到有助于普遍利益的方向上去,在經濟領域上應通過市場機制而不應過多干預,因為一開明的自私為基礎的自愿的商品交換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個人利益和社會的普遍利益。斯密:斯密的《國富論》建立了自由放任的經濟學,為自由主義奠定了經濟思想基礎。他認為,重商主義不是導致最大經濟增長的道路,政府干預會阻礙經濟增長。如果限制政府,把政府排除在經濟生活之外,讓經濟自己去運行,事實上將會擁有最好的體制。不必擔心沒有政府監(jiān)督的自由競爭會帶來混亂,市場本身就會管理經濟。在自由市場里。一只看不見得手管制并自我糾正著經濟??床灰姷氖郑瑢嶋H上是大量追求自利的個人的理性計算,引導著所需要的經濟調適。概況說就是:最小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并且這一思想從經濟領域推廣到其他領域,又經濟理論變成了公共政策的指導原則?,F代自由主義: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人們逐漸認識到市場經濟的缺陷。格林認為政府有介入市場以保護人們達到適當生活水平的自由。歐洲福利國家自由主義的理論基礎——對富人課以重稅,為所有人爭取最低工資和工時限制法律、組織工會的自由、失業(yè)和健康保險以及較好的教育機會。十六、伯克關于保守主義的基本思想。伯克也像亞當178。斯密那樣,認為自由市場是最好的經濟制度。在政治上,伯克反對英國派遣部隊去鎮(zhèn)壓/ 30公民必須有向政治精英表達自己需求的意向,讓政治精英知道自己的希望,他參與政治,以便明確政治精英的責任,并對其施加壓力。他有能力影響政治,以便保證政治精英的責任。對公民來說,政治并不是實現其愿望的最為重要的因素,政治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相對較小,這也是民主穩(wěn)定的一個平衡砝碼。美國獨立革命,因為美國獨立革命也是重獲英國人式的自由的努力。因此,無論在政治還是經濟方面,伯克的主張實際上與古典的自由主義有相當程度上的一致性。但是伯克強烈反對法國革命者所應用的激進的自由思想。在法國,古典的政治自由主義經過盧梭的發(fā)揮變成了激進民主主義。在英國形成的政治自由主義之所以到法國變成了激進民主主義,是因為法國和英國的政治狀況大不相同。在法國,要實現政治民主主義,必須摧毀龐大的貴族階級和由君主王權支持的落馬天主教會。革命者試圖用斷頭臺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利用革命摧毀了所有既存的制度,并試圖在廢墟上建立嶄新的民主制度。伯克認為,現存的制度和傳統(tǒng)不可能是全壞的,因為它們是人類千百年來試錯的產物。人民已經習慣于這些制度和傳統(tǒng)。最好的選擇應該是保持這些制度和傳統(tǒng)。如果這些制度和傳統(tǒng)有不完美的地方,請不要介意,只要它們運轉順利就行。當然它們應該變革,但只能漸漸地變革,給人們以足夠的調適時間。167。 自由市場是最好的經濟制度167。 反對英國鎮(zhèn)壓美國獨立革命167。 反對法國現革命者的激進的自由思想 167。 現存的制度和傳統(tǒng)不可能全是壞的 167。 人類應該通過保守的辦法來實現自由十七、伯克為什么認為法國大革命是一個可怕的錯誤?伯克認為,法國大革命是一個可怕的錯誤。自由主義者對人類的理性所持的信心太多了。人們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的。他們有廣泛的非理性的激情。為了控制這些非理性的激情,人類社會在長期的歲月里發(fā)展了傳統(tǒng)、制度、道德標準以及君主制、教會等。伯克說,如果把這一切全部掃除,那么人類非理性的沖動就會導致騷亂,最后導致比革命者所推翻的制度還要壞的暴政。1792年,伯克在《法國革命反思》一書中預言,法國將為軍事獨裁所統(tǒng)治。不幸而言中,1799年,專制主義者拿破侖統(tǒng)治了法國,不久后就推翻共和國,建立了新的君主專制制度。十八、簡述現代保守主義理論。現代保守主義實際上是亞當178。斯密的古典經濟自由主義和埃德蒙178。伯克的保守主義傳統(tǒng)的混合物?,F代保守主義繼承了伯克尊重傳統(tǒng)、懷疑理性的思想。不過,在20世紀里,激進的自由主義已經從革命走向主張廣泛的政府干預。于是現代保守主義的重點也從尊重傳統(tǒng)走向反對政府干預了。亞當178。斯密的小政府理論成了現代保守主義的核心思想。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密爾頓178。弗里德曼對現代保守主義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弗里德曼堅決認為自由市場依然是最好的道路,亞當178。斯密的思想是正確的,哪里有政府干預,哪里就問題成堆。進一步說,個人選擇比政府選擇更為道德。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英國的瑪格麗特178。撒切爾和美國的羅納德178。里根把保守主義的這一思想付諸實踐,減少政府干預,縮小福利規(guī)模,放松政府管制,推行大規(guī)模的私有化運動,以充分發(fā)揮市場經濟的作用。十九、民族主義的內涵。l 民族是以每個人具有統(tǒng)一的文化為基礎的歷史范疇。l 現代民族主義與近代民族國家的興起有關。l 德國和意大利思想家把民族主義定義為人的終極價值。u 把民族看成所有善的源泉 l lu 弱化個人自由,強調民族自由 民族自決理論占重要地位u 該理論假定它能帶來和平,實際卻帶來戰(zhàn)爭 民族主義在國際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30 u 國家之間領土爭端 u 少數民族分裂傾向 u 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二十、科斯世界。l l 定義:由于完備的市場經濟中不存在交易費用的假定是由制度分析學者科斯提出來的,因此無交易費用的世界又叫“科斯世界”。政治的“科斯世界”的特色:u 在完全的政治民主中,存在的僅僅是私人投票權。這種權力不可以公開出賣。u 政治上的權利交易通過多數強制實現。u 在政治世界中,所有公共決策的成本實際上都由全體公民承擔,其結果也由全體公民來消化。如果選民要使自己的建議變成大家都接受的公共政策,就需要與他人的合作,就需要與多數的人達成協(xié)議。u 在政治世界中,完備民主的標準是多數人的建議能否暢通無阻地變成公共政策。u 在不存在交易費用的政治世界里,完備的直接民主不僅是可能的,而且能夠實現大多數人福利,并保護少數人的利益不受損害。二十一、什么叫利益集團。利益集團是人們?yōu)榱送ㄟ^影響政府決策而維護共同的利益或實現共同的主張而結成的集團。二十二、利益集團的功能。l 象征性功能:利益集團可以為其成員提供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權益。l l l l二十三、新中產階級的特征。l 新中產階級成員中接受大學教育的人越來越多 l l l l 中產階級牢固地確立了世俗的、科學的、理性的世界觀 現代富有理性的中產階級沒有把官僚機構神圣化 新中產階級沒有被異化新中產階級仍存公民精神和人道主義關懷 意識形態(tài)功能:利益集團的能夠反映其成員的意識形態(tài)的信仰。提供情報功能:利益集團為其成員、政治官員、議員或人民代表、廣大公眾等提供有關行業(yè)、本社團成員以及其他具體問題的信息或資料。工具性功能:利益集團能被其成員用來完成某一非常具體的目標。政治社會化功能:利益集團可以使其成員通過社團活動學習和獲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利益集團是社會成員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媒介和場所。二十四、為什么中產階級是發(fā)展中國家實現法治民主的核心力量? 中產階級具有下列品質: l 向往民主l 尋求法律保護,以防政治權力的迫害 l 需要言論、表達自由l 希望自由選擇權在發(fā)展中國家,中產階級是反對政治獨裁、捍衛(wèi)法治、制約政治權力、建設法治民主的核心力量。在發(fā)展中國家,具有足夠力量的革命中產階級的存在是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設現代法治民主的條件,而具有足夠力量的商業(yè)化的、官僚化的中產階級的存在是現代民主政治持續(xù)穩(wěn)定的階級基礎。/ 30二十五、古希臘為什么會有中產階級?這與古希臘獨特的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條件有關。在古希臘社會里,商業(yè)很發(fā)達,這就產生了商業(yè)性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從事貿易職業(yè),從而在行為上具有了法治理性的特征。古希臘中產階級法治世界觀以及理性計算、講究實際的世界觀淵源于其商業(yè)生活,因為貨幣(財富的理性計算)、有息貸款、金融業(yè)必然會創(chuàng)造了一種商業(yè)文化的網絡,這一網絡以資本、精打細算、發(fā)財欲和理性的世界觀為基本特征。商業(yè)交易總是需要契約法則,而契約法則的基礎是商業(yè)關系的理性安排,不是神秘的宗教制度的權威,也不是國王的權力。契約法則與貿易資本主義和供出售的手工業(yè)生產的擴張同時出現。不為王國官僚機構的官員和神秘宗教等級機構的教士所控制的市場銷售和市場定價加強了古代社會商業(yè)領域的理性算計傾向。在古希臘,理性算計的世界觀不僅僅限于商業(yè)領域,因為數學和對自然的數學觀是古希臘教育的基礎之一。以數學的觀點來看待自然的觀念首先暗含在畢達哥拉斯及其信徒的宗教性術語中,后來這一觀念傳播到愛奧尼亞城市的世俗的商業(yè)文化中。自此以后,對宇宙的數學計算成為希臘社會的文化內核。宇宙的數學化導致對可理解的宇宙的世俗的科學描述。契約法則原本只是保護在貿易和市場運作的商業(yè)交易的工具,后來超越商業(yè)領域先向公民生活管理領域擴張,后又向一般的政治行動領域擴張。這一擴張的結果就是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理性化。此外,古希臘也有其獨特的社會政治條件。如古希臘社會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