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八單元科學之光了解知識領域本單元所選的是古代科技方面的經(jīng)典?!敖?jīng)典原文”《稻》《治鐵》兩篇選自《天工開物》,分別涉及中國古代農業(yè)文明與工業(yè)文明,語言簡潔直白;“相關讀物”《麻葉洞天》節(jié)選自《徐霞客游記》,既是一篇介紹地理風貌的說明文,又可看作是一篇優(yōu)秀的記游散文佳作,文章視野開闊,文筆優(yōu)美,富有情趣,與《天工開物》的質樸無
2024-11-17 18:30
【總結】麻葉洞天文本助讀知識梳理《徐霞客游記》系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霞客經(jīng)30多年旅行,寫有天臺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游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除散佚者外,遺有60余萬字游記資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shù)種。主要按
2024-11-19 18:25
【總結】階段質量檢測一(1~3單元)(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基礎鞏固(20分)1.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敝:破,壞B.唇竭.而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竭:缺,失C.趙盾弒.其君弒:古代稱臣殺君、子殺父為“弒”D.
2024-11-16 01:19
【總結】階段質量檢測三(6~7單元)(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基礎鞏固(25分)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居:居處,接受B.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忤:冒犯,觸犯C.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戰(zhàn)之機.機:機會D.則文辭.
【總結】壇經(jīng)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慧能與禪宗?慧能(公元638-713年)俗姓盧,世居范陽(今北京城西南)。他在禪宗五祖弘忍門下學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創(chuàng)立的禪宗,不僅與印度佛教以及中國其他佛教宗派不同,而且與舊有的各派禪學不同,它是佛教
2024-11-17 04:10
【總結】階段一階段二階段四階段三5《壇經(jīng)》兩則[知識·梳理]第1步讀準字音——千言萬語總關音三更()信稟.()第2步一詞多義——看我七十二變(1)即???????汝
2024-11-17 13:10
【總結】相關讀物1《紅樓夢》評論(節(jié)選)、虛詞及相關文言句式。2.了解王國維對《紅樓夢》人物悲劇命運的哲學闡釋。對應學生用書P90見經(jīng)典原文10《〈人間詞話〉十則》“走近作者”?!暗螝埓河曜o期,無盡園花臥不知。因病廢書增寂寞,強顏入世苦支離。擬隨桑戶游方外,未免楊朱泣路歧。聞道南山薇蕨美,膏車
2024-12-09 11:24
【總結】相關讀物1孟子見梁惠王、詞、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自主翻譯文章。,梳理文章脈絡。,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義利觀。對應學生用書P12孟子(約前372-前289),戰(zhàn)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父名激,母鄒氏。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現(xiàn)有《孟子》七篇傳世。孟子繼
2024-12-09 11:25
【總結】長沙市第21中學高二期中考試卷語文(《中國文化經(jīng)典》)滿分150分時量120分鐘命題人:馮力文注: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卷上!第Ⅰ卷(共15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6分,每小題3分)1、讀下文,選出畫線文句翻譯正確的一項(3分)
2024-12-01 10:25
【總結】單元測評三(第八~十單元)(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閱讀題(共4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導學號5495005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v觀中國古代文化史,會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凡是大師巨擘,往往一門數(shù)杰。諸如漢魏三曹、西晉三張、宋代三蘇、明代三袁……這樣的佳話,不勝枚舉。如此獨特
2024-11-16 03:05
【總結】單元測評二(第五~七單元)(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閱讀題(43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導學號5495005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①以往的主流看法視“六經(jīng)”為百術之源,統(tǒng)攝萬端,從而以“六經(jīng)”為髓,儒學為骨,經(jīng)、史、子、集為肌膚,外翼全體學術文化。這種架構較明顯地反
【總結】《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課程說明一、課程目標1.借助工具書、圖書館和互聯(lián)網(wǎng)查找有關資料,了解論著作者情況、相關背景和論著中涉及的主要問題,排除閱讀中遇到的障礙。在整體了解論著內容的基礎上,細讀教材提供的章節(jié),有側重地進行探究學習,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了解用以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2.通過閱讀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了解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與演進,體
2024-12-07 01:18
【總結】綜合測評(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第Ⅰ卷閱讀題甲必考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導學號5495006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墨竹畫的源流析尹石①中國人有尋根問祖之美德,對墨竹畫亦然。據(jù)今資料顯示,唐代墨竹已始流行,但都“道聽途說”而已:一云吳道子
2024-11-16 15:48
【總結】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學習目標1、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論語》的有關知識。2、掌握本課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3、汲取語錄的思想精華,在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認識先賢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開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思想核心是
2025-07-18 06:53
【總結】第十單元人文心聲了解知識領域本單元涉及的是近代文藝經(jīng)典。所選的三篇課文《十則》《評論(節(jié)選)》《自序》,都是晚清末期的文藝學作品。它們在繼承中國傳統(tǒng)的詩學理論的同時,都反映了中國文化與學術由古代向近代的轉型,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文質兼美,給人以思想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