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一《詩經》二首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把握《詩經》的藝術手法和章法的節(jié)奏特點。 3.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教學重點 1.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
2025-04-03 03:35
【總結】相見歡南唐-李煜李煜(937~978)中國五代詞人,南唐國君。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繼位,史稱后主。李煜在政治上無能,卻具有藝術才能。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
2024-11-28 01:47
【總結】破陣子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2024-12-08 04:38
【總結】第16課《品質》課件長春版九年級上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高爾斯華綏的生平及其基本創(chuàng)作情況。?2.培養(yǎng)學生準確概括文段內容的能力。?3.學習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4.學習主人公的精神品質,構建現(xiàn)代社會生存下的正確價值觀,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教學重點?1.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在品味語言中把握人物形象。
2024-11-28 02:42
【總結】一八短文二篇教學目標1.準確把握課文內容。2.積累一些文言實詞。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文章所表現(xiàn)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孔子世家贊》)一、導入新課。教師飽含深情地背誦初一時學過的《〈論語〉八則》,吸引學生齊聲同背,從而開始教學。二、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回顧、介紹孔子、司馬遷
2024-12-08 07:11
【總結】品質[英]高爾斯華綏?一種孜孜不倦而又磊落認真的創(chuàng)作欲不斷地鞭策著高爾斯華綏。總覽他的寫作生涯,似乎是發(fā)展得非常順利。然而他當初選定文學事業(yè)卻并不是毫無阻力、一蹴而就的。用英國人的俗話說,他生來口含銀匙,也就是說家境富裕,在經濟上全無后顧之憂。他曾就學于哈羅公學和牛津大學,選學法律,畢業(yè)后沒有真正從業(yè),卻
2024-11-19 03:06
【總結】沁園春·雪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著原野、山峰、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詩興大發(fā)。毛澤東同志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歌詠過那潔白如銀的大雪,大家能背誦幾句嗎?新課導入
2025-06-21 00:56
【總結】關山月李白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關于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天
2025-06-21 04:02
【總結】外國詩歌二首(一)教學目標,了解惠特曼、葉賽寧兩位世界級詩歌大師,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重點通過教師范讀、學生朗讀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關鍵詞句,結合詩人的經歷、背景、創(chuàng)作風格等,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理解詩歌描寫對象——“橡樹”“母狗”寄托的
2024-12-08 13:20
【總結】二詞三首作家與作品一、整體感知1.《相見歡》李煜雖然是一個不稱職的皇帝,但卻是一個天才的詞人。如果他沒有亡國的悲哀,那么文學作品中將會少許多膾炙人口的詞作,《相見歡》一詞就是寫這種幽囚生活愁苦滋味的作品。這首詞的關鍵在“離愁”二字,離愁指亡國之愁。這種愁情如果在一位浪跡天涯的游子,他可以倦鳥歸巢的姿態(tài)重返故里,
2024-12-14 22:55
【總結】《我愛這土地》同步練習第一部分:1.本詩的作者是。2.本詩寫于1938年,你知道當時的的背景嗎?3.課文用一只鳥兒生死眷戀土地作比喻,表達。4.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種較為普遍的意義,這種表現(xiàn)手法叫象征。象征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常見的寫作方法。讀課文,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⑴寫出詩中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的象
2024-11-15 07:18
【總結】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4課《出師表》(學案)【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詞語,豐富文言詞匯。2.了解奏表的特點,了解諸葛亮的治國主張3.積累名句,背誦全文。能力目標1.朗讀課文,疏通文句,培養(yǎng)學生自讀文言文的能力。2.學習本文融情于議論、敘述,以情動人的寫法方法。德育目標深切感受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
2024-12-08 02:31
【總結】關于散曲?散曲:是一種同音樂結合的長短句歌詞,經過長期醞釀,到宋金時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間流行的曲詞,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樂曲的侵入并與中原正樂融合,導致傳統(tǒng)的詞和詞曲不能在適應新的音樂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可以說散曲的興起和詞的衰退幾乎是同時的。稱為"清曲"、"今樂府"?金元時在北方起源,故散
2024-12-01 00:46
【總結】歡迎進入語文大本營曹劌論戰(zhàn)《左傳》教學目標1.了解《左傳》及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背景。2.解釋重點字詞,理解文義。3.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4.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學習古人克敵制勝的智慧。我來說你來聽《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________史書。原
【總結】第18課《短文二篇》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司馬遷和李贄在孔子問題上存在分歧的原因。2.有韻味地誦讀文言經典,積累文言詞匯、名句,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3.引導學生讀書、思考,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感悟道理,評價歷史名人,提出個性化的見解。教學重點同教學目標。教學難點1.李贄的思想及其《題孔子像于芝佛院》一文的矛頭指向。
2024-12-09 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