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四節(jié)幾個重要的科學概念-------物質一、物質科學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的。1、水是一種物質,請你找一找自然界中哪些地方存在水?水能以哪些形態(tài)存在于自然界?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2、空氣是一種物質,請你找一找自然界中哪些地方存在空氣?3、請你找一找自然界中有哪些
2024-12-08 09:14
【總結】氣壓和風一、什么是氣壓1.舉例“想一想”,有兩個球膽,一個打足了氣,一個沒有充氣,兩個的重量是否相同?(必要時,可放在天平兩側試一試,或用稱稱一下)這證明了空氣是有重量的。2.做小實驗將一個盛滿了水的茶杯,用紙密蓋杯口,急速將杯口倒轉向下,杯里的水不會立即倒出來。這就是大氣給予紙的壓力。3.小結空氣是物質,物質是有重量的,空氣重量
2024-11-18 21:43
【總結】華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實錄第23課科學技術(上)〖內容標準〗知道《九章算術》、講述祖沖之推算圓周率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的數(shù)學成就。知道《水經注》、《齊民要術》等重要著作〖教學目標〗1.知識識記①知道漢代的《九章算術》、南朝祖沖之推算圓周率等我國古代的數(shù)學成就。②了解戰(zhàn)國《石氏星經》和西漢《
2024-12-08 23:15
【總結】第二章晝夜與四季【概念與規(guī)律】一、夜的成因1、地球自轉(rotation):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運動叫地球自轉。2、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3、自轉周期(period):約24小時(1日)。4、地球自轉產生的天文現(xiàn)象: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晝夜交替。5、產生晝夜現(xiàn)象的原因:地球本身是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6、
2024-11-30 02:22
【總結】第六章核能第二節(jié)核能的釋放鎮(zhèn)海區(qū)應行久外語實驗學校毛嬈兒教學目標1.常識性了解裂變、鏈式反應、聚變的大致情況和原子彈、氫彈的制造原理,以及核反應堆的作用。2.常識性了解研究可控核聚變的重大意義。啟發(fā)學生想象人類開發(fā)利用核能
2024-12-03 20:24
【總結】2021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科學(華師大版)同步檢測——SMJ(八)(上冊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班級學號姓名得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40分)1.植物具有艷麗的花是適應一種什么環(huán)境?()
2024-12-02 23:29
【總結】復習鞏固?1、判斷下列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牛奶變酸?冰雪消融?菜刀生銹?火藥爆炸?酒精揮發(fā)?鍋爐爆炸?鋼水鑄成鋼錠?酒精燃燒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思考?酒精是一種怎樣的液
【總結】第六章生物的主要類群第三節(jié)細菌和真菌塘溪中學楊明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點:細菌和大多數(shù)真菌是體形微小等;知道細菌和真菌無處不在,與人類關系密切。技能目標:了解食物滋生微生
2024-12-08 17:44
【總結】四季與月相課題四季與節(jié)氣教學目標1、了解地球公轉運動的方向,周期,地軸傾斜等基本特征。2、了解地球公轉運動與四季形成的關系。3、知道公歷、節(jié)氣與地球公轉的關系。重點難點分析重點:使學生了解四季、節(jié)氣與地球公轉的關系。難點:地球公轉特點與四季形成的關系。
2024-12-09 07:54
【總結】生物圈教學目標認知目標:讓學生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并且是一個綜合圈以及了解為什么要保護生物圈。素質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的能力和分析資料的能力,通過問題的討論解決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團隊精神。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覺養(yǎng)成熱愛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好習慣。珍惜地球,珍愛生命。教學重點難點分析重點:,保護大自然
【總結】第一節(jié),火山與地震(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會導致地形的劇烈變化,并給人類帶來災難;。教學重點:地震的形成和原因教學難點:地震形成的原因教學過程:.新課導入:[當你漫步在平坦的小路上時,或者當你攀登于高山險峰時,你應該感到,你腳下的土地是一種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平坦的路面上,淋
2024-12-08 23:13
【總結】比一比:看誰說的生物多!燕子仙人掌柳樹貓頭鷹小鳥蒲公英小狗鯽魚大象
2024-12-08 10:45
【總結】植物的主要類群——種子植物章寅塘溪鎮(zhèn)初級中心中學315143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二)技能目標讓學生初步了解觀察,比較,歸納等科學方法,使他們從形象思維轉換到抽象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三)態(tài)度與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接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接受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
【總結】《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教學設計執(zhí)教:衢州市柯城區(qū)鹿鳴小學陳芬紅教材: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材分析】《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是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科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的第二課。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是復雜多樣的,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變化的原因:一個是地球內部的力量,主要由地球內能所引起的地
2024-11-19 22:47
【總結】探究課題:第二節(jié)水的密度與三態(tài)變化(一)學習目標:,知道水的密度是水的一個重要的物理性質。2.學會用天平、量筒測定水的密度3.會描述冰融化過程中的特點。學會描繪冰的融化曲線,會從冰的融化曲線確定冰的熔點。4.學習裝置器材,正確使用酒精燈加熱,觀察水的沸騰現(xiàn)象。會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水的沸騰曲線。會從水的沸騰曲線確定水的沸點。5.知道水的
2024-12-02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