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劇,要求全班同學認真觀察并想一想如何給啞劇配音;第二遍再表演時同時請同學配音;第三遍要求邊看表演邊聽錄音機的配音,比較與剛才同學的配音有什么不同。這樣在復習“This is?”,“Glad to meet you.”中很自然就引出新句子“Nice to meet you.”達到了溫故知新的目的。同時由于表演學生幽默、夸張的動作表情,深深吸引住學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聽音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習興趣。2.運用游戲突破重難點每節(jié)課都有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它往往又是課文的難點,如果僅靠教師反復地教讀,再三叮嚀反而效果不一定盡如人意。我通常采取游戲來強化突破。(1)對一些難讀懂、易混淆的字母、音標、單詞及句子,我采用“比比誰的反應快”、“猜一猜”、“傳話”等辨析游戲讓學生反復操練。如區(qū)別讀音相近的單詞,我組織了“傳話”游戲。我把要說的內容悄悄告訴各排第一個學生,然后由他們往后進行傳話,由最后一個學生復述同時板書,最后老師再進行評比,同時進行相近音的區(qū)別。整個游戲的過程既是競賽的過程,又是專心致志的學習過程。參與覆蓋面達100%。(2)對一些語法上的難點,我常采用“小先生”、“挑毛病”、“改錯”、“門當戶對”、“編順口溜”等游戲加以突破。前三種游戲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克服普遍存在的語法錯誤;“門當戶對”用于加強訓練主謂語搭配單復數(shù)統(tǒng)一、人稱代詞與物主代詞對稱等;“編順口溜”則用于句子結構的變化。如把陳述句變成疑問句,學生往往不是忘記大小寫的變化就是換錯位置或漏改標點符號。我編了一段順口溜:“動詞放到前面去,注意大寫別忘記;老大變成老二了,大寫應該變小寫;其他單詞沒關系,請你照樣寫上去;陳述句已經變成疑問句,請把問號換上去?!弊寣W生一邊拍手一邊念,兩人一組像“扮家家”一樣玩一會兒就背下了,然后邊念邊在黑板或本子上練習,最后講評,交換批改。這樣學生就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突破了難點。(3)在教新課內容時,把一些能用動作表示的單詞會話盡量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要求學生邊念邊做動作,最后由教師提供一些簡單的道具讓學生表演串成課本小品,在表演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3.用游戲延長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闖過“思維低谷”。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他們的注意力最長只能堅持10~15 分鐘左右,大腦就會出現(xiàn)階段性疲勞,形成“思維低谷”。這時采用幾分鐘生動有趣的游戲,則會讓學生大腦皮層出現(xiàn)疲勞的區(qū)域稍稍休息,讓其他區(qū)域稍微興奮,就很容易幫助學生闖過“思維低谷”。如“斗?!薄ⅰ罢遗笥选?、“拼單詞接力賽”、“Bingo”等都是我常使用的。這些游戲簡單易行,容易活躍氣氛,既能使學生的大腦得到積極的休息,消除疲勞又復習鞏固了知識。4.巧用游戲上好復習課,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要訓練學生使用某種語言結構并加以掌握,就需要反復地復習鞏固,而往往復習課上不好則易成為單調重復乏味? “炒舊飯”,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我根據(jù)學生這一學習心理,把復習課內容巧妙地與游戲相結合,發(fā)現(xiàn)同樣也能使學生產生新鮮感,效果很好。如:復習字母,我采用了“戴頭飾唱歌表演”、“默寫字母接力賽”全面復習26 個字母;用“輔音字母找媽媽”復習字母歸類;復習音標時采用“顛三倒四”反復練習拼讀;復習單詞讀音歸類時采用“收蘋果”把單詞和音標對上號;復習句子時采用句子搭配“找朋友”等等。這些課堂游戲把單調乏味的復習鞏固工作變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復習鞏固知識。五、組織游戲生動、活潑、嚴謹、有序游戲是幫助學生學好英語的一種有效教學形式。然而要真正發(fā)揮其輔助教學的功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必須要求教師組織得法,使課堂游戲生動、活潑、嚴謹、有序。我在組織游戲中常常注意做到以下幾點:1.做好游戲的組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活而不亂。2.游戲運用得當,時間安排合理。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游戲。4.處理好師生之間的主導和主體關系。英語課堂游戲作為一個嶄新的教學形式確實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應用還大有研究與探討之處。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探索與努力,相信一定能更大地發(fā)揮其在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更加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__ 參考文獻1.英語課程標準,2001 2.林立、 3.李方、劉海濤、第四篇: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摘要: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現(xiàn)在由于一些教師對小學生英語教學目的認識不清,對小學生的心理了解不夠,在教學中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小學的英語教學陷入了困境。而英語游戲教學正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助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本文試對小學英語課堂游戲的設計與組織及教學原則作一點探索。關鍵詞: 小學英語 游戲教學 積極性 主動性一、英語教學中運用游戲的理論依據(jù)符合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小學生的思維水平處于表象、直觀的階段,有著天真浪漫、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任何新穎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都有“好玩”并樂于嘗試的心理傾向。游戲教學剛好符合小學生的這種心理傾向。在課堂中可以應用模擬表演、語言交際等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據(jù)專家研究表明,人的學習效果好差同自身精神狀態(tài)有著很大的關系,當一個人的神經系統(tǒng)處于興奮水平時,其學習工作的效率將事半功倍。在教學中同時引進競爭機制,組織英語游戲比賽活動在活動中運用語言,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發(fā)展大量的語言是通過實踐來掌握的,游戲則為兒童提供了語言表達的環(huán)境,兒童在游戲中必須與同伴交流、練習與理解。通過游戲兒童語言的發(fā)展充滿了多元化和趣味性。比如,借助戲劇游戲,兒童可以通過不同角色扮演,來理解文字的涵義,而通過對話,兒童可以練習語言能力和表達技巧。研究認為,在游戲中兒童可以最為迅速地掌握語言。二、游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尤其是兒童學好語言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所以,教師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課堂上運營好教具、多媒體,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我們必須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shù)挠螒?,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達爾文曾經說過:“就我記得在學校時期的性格來說,其中對我后來發(fā)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入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和事物?!笨梢?,興趣的作用是很大的,而快樂的游戲是最好的載體。小學生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他們活潑好動,喜歡表演、感情熱烈,很樂于接受新事物,所以教師必須放棄“唱獨角戲”的想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而快樂的游戲體現(xiàn)了這一點,它的特性有利于學生化繁為簡,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寓教于樂,提高學習效率小學低中年級的小朋友非常喜歡游戲,因為游戲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課堂活動之一。課堂教學游戲能給他們的英語學習帶來快樂,游戲可以使他們的身心完全投入,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例如,當學生學了顏色單詞以后,可以通過游戲“Find the colours”來復習這些顏色。這時候,身上的衣服、桌上的文具甚至是教室里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學生智慧的閃光點。在欣喜中尋找,在尋找中發(fā)現(xiàn),學生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這些顏色,活學活用。在教授句型 “Are you a teacher? Is he/ she a doctor?”時,如采用模擬互相交流的形式,并不符合現(xiàn)實生活,因為他們的身份還是學生,要讓學生在虛幻的情景中交流實際具有一定的難度。而采用游戲方式進行教學,先讓幾個學生上臺選擇職業(yè),戴好頭飾并圍成一圈,再選一名代表站在圈里并蒙上眼睛,用手摸到一位同學就猜:“Are you a teacher?”或“Is he / she a clerk?”這個游戲避免了干巴巴的機械操練,使句子出現(xiàn)得自然合理,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句型“Whose...is this?”時,可設計“失物招領”游戲。首先,讓學生提供一些文具。然后再請一個同學上臺主持這個游戲“Is this your...?”如正好找到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