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二次備課第1課抵抗彎曲教學目標:1、房屋、橋梁結構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彎曲。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2、識別和控制變量,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
2024-12-05 00:24
【總結】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能夠幫助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都可以稱做機械。像鉗子、筷子、針、水果刀這樣的機械,結構比較簡單,它們屬于簡單機械;像電鉆這樣的機械,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簡單機械構成的,比較復雜,它們屬于復雜機械,也可以叫做機器。機械代替人類勞動
2024-12-04 22:12
【總結】什么是機械概念:利用力學等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的總稱。能夠幫助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都可以稱做機械。杠桿斜面輪軸滑輪簡單機械像鉗子、筷子、針、水果刀這樣的機械,結構比較簡單,它們屬于簡單機械;像電鉆這樣的機械,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簡單機械構成的,比較復雜,
2024-12-05 00:45
【總結】骨骼與肌肉骨骼功能骨的連接骨的保護骨的結構保護內臟支撐運動固定關節(jié)活動關節(jié)鉸鏈旋轉球狀……鍛煉飲食頭骨軀干骨四肢骨肌肉種類功能保護工作
2024-12-04 18:04
【總結】《神奇的水》說課稿儀征市張集小學蔣開勝一、說教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3課《神奇的水》,本課與《觀察水》一課共同組成對水的認識,它們屬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板塊“地球物質”的范疇。這兩課在邏輯上是并列關系。在《觀察水》一課,學生已對水的顏色、氣味、味道等物理性質有了基本性的認識。而《神奇的水》,
2024-11-20 00:52
【總結】第五單元《神奇的能量》第一節(jié)各種各樣的能量★1、能量:能夠使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本領叫做能量.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發(fā)熱、冷卻、生長、變化、發(fā)光或發(fā)聲的現(xiàn)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2、對能量的理解:(1)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感覺到它;(2)空氣流動也是自然界中的能量;(3)能量中的能不是能
2024-11-19 19:55
【總結】水沿著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擴散的現(xiàn)象,叫做毛細現(xiàn)象。水的表面有一種互相拉著的力,使其表面盡量縮小,這種力叫做水的表面張力。
2024-12-11 09:01
【總結】國旗怎樣升上去《國旗怎樣升上去》實驗記錄表實驗一:研究定滑輪的作用1、用測力計測出兩個鉤碼的重量。2、將一個單滑輪掛在支架上,線繩穿過滑輪,線繩一端勾上鉤碼,一端勾上測力計。(制作一個定滑輪)3、用手勻速拉測力計,記錄讀數(shù)。定滑輪鉤碼重量(N)測力計的拉力(N)用力方向得出結論:
2024-12-04 18:44
【總結】國旗怎樣升上去物體名稱用升國旗的滑輪物重(N)拉力(N)1個鉤碼2個鉤碼3個鉤碼通過實驗我的結論是:1使用前先調零測力方向豎直向下變形杠桿
2024-11-15 02:23
【總結】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與緊接其后的“無處不在的力”單元,共同引導學生形成對力的初步認識。本單元依據(jù)《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中關于位置與移動的要求,從認識運動的普遍性和相對性出發(fā),圍繞運動的速度和方式展開。它通過一系列的分辨活動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認識運動以及影響運動速度的一些要素、運動方式的特
2024-11-19 21:32
【總結】折形狀(教案)教學時間:2021年4月16日教學內容:折形狀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能夠就紙的形狀與承受力大小的關系提出問題,并通過實驗搜集證據(jù),解決問題;●使用恰當語言描述研究的方法;●能預測不同形狀的物體承受力大??;●初步學會改變紙的形狀,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知識與技能●知道物體的形狀不同
2024-12-08 13:57
【總結】建橋梁〔教學準備〕本節(jié)課是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3課時,接觸科學也有兩年之久,對于科學的概念和科學課的模式已經很了解,這節(jié)課涉及到比較研究和動手設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前兩節(jié)課涉及到形狀和搭支架,對于這節(jié)課建造橋梁奠定一定的基礎。〔教學目標〕認知目標:讓
2024-11-20 00:49
【總結】小學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神奇的水》的教學設計2020年9月20日教學目的:1.知道水能夠產生毛細現(xiàn)象,會產生表面張力,了解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能夠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描述水的神奇之處。3.會做
2024-11-19 19:58
【總結】《神奇的水》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通過觀察與實驗,理解水的毛細現(xiàn)象和表面張力,獲得對水的初步認識。:通過動手實驗、認真觀察來獲取知識與相關信息,并知道如何運用。、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樣利用水的特征為生活服務。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是以學生動手實驗為基礎,引導學生辨識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細現(xiàn)象與表面
【總結】《神奇的水》教學反思《新課標》要求科學課程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重點不在于科學知識體的傳授,而在于通過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目標由知識點的掌握到科學技能與精神的領悟與培養(yǎng)的轉變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仡櫿?jié)課的教學,無論是對教材的處理,還是對材料的選擇,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都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