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有關,堊白率特征向量為正。值得一提的是,直鏈淀粉含量在三個主成分中,一直是正向量值,說明其來自于遺傳的貢獻率較大,因此直鏈淀粉含量在不同海拔間進行處理效果不明顯。3 討論 外觀品質在不同海拔條件下的變化及影響因子外觀品質由透明度、堊白率、堊白大小和粒型構成,它直接影響米的外觀品質而影響銷售和出口貿易。本文研究了堊白率和粒型兩個指標。一般認為堊白率品種間差異很大[9],有的研究認為[1011],不同品種在同一生態(tài)條件下堊白率表現不同,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tài)條件下的表現也不同。本文研究則認為堊白率受環(huán)境的影響大于受品種的影響。這主要與云南特殊的立體氣候條件有關,堊白率在海拔間變化很大,一般高海拔稻區(qū)種植的品種堊白率小于低海拔稻區(qū)種植的品種,這主要是由于低海拔稻區(qū)溫度較高所致。粒型對外觀品質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1213]。 碾磨品質在不同海拔條件下的變化及影響因子一般認為高溫不利于良好加工品質的形成,特別是整精米率下降。在溫度與整精米率的研究方面,不少研究認為整精米率與灌漿結實期的氣溫呈負相關的趨勢[14]。本文研究也得到較一致的結論。整精米率隨海拔變化較大,海拔較高的昆明(1920 m)、阿子營(2150 m),其溫度較低,整精米率就高,%、%,遠遠超過國標一級米的標準,而種植于較低海拔的品種,整精米率比較低,成為育種的主要目標。 理化品質在不同海拔條件下的變化及影響因子一般研究認為,高海拔不利于蒸煮品質和食味品質的形成[1516],本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答案。海拔對直鏈淀粉含量的影響,一般隨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在主成分分析中表明,直鏈淀粉含量在三個主成分中,一直是正向量值,說明來自品種的貢獻率更大,受環(huán)境影響較?。ū?)。蛋白質含量是影響食味品質的重要因素,一般認為蛋白質與食味呈負相關(R=**)[17]。蛋白質含量除品種差異外,受環(huán)境影響較大[1819]。本文研究認為,蛋白質受環(huán)境(海拔)影響比來自于品種的影響更大,是對環(huán)境較敏感的性狀之一。4 結論表3 品質性狀主成分分析結果Table 3 Analysis of main ponents of grain qualities成分公因子分量來源123特征值貢獻率累計百分率特征向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米粒長度堊白率膠稠度直鏈淀粉含量蛋白質在本文研究條件下認為,稻米外觀品質中粒型對海拔變化反應不敏感,而堊白率在海拔間變化較大,屬環(huán)境敏感性狀。但總的來說,隨海拔升高,堊白率降低,外觀品質變好。碾磨品質在不同海拔點結果顯示,糙米率在各海拔點變化不大,但表現出兩頭低中間高的趨勢;而精米率是高海拔優(yōu)于低海拔;整精米率則在海拔間變化大,一般高海拔點的整精米率優(yōu)于低海拔點的。在本研究條件下認為,海拔梯度變化對理化品質影響較大,與食味品質有關的直鏈淀粉含量在海拔間變異不大,表明受環(huán)境因子影響較小,主要與遺傳因子有關,為了稻米的食味品質更好,以降低品種直鏈淀粉含量的育種意義更大;蛋白質含量,隨海拔升高而升高,而膠稠度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因而表現為低海拔稻區(qū)的稻米食味品質比高海拔稻區(qū)的好,所以在直鏈淀粉含量一致的情況下,蒸煮食味品質的好壞主要和膠稠度和蛋白質有關。在稻米品質的改良實踐中,可根據品質性狀對海拔生態(tài)變化的類型特點制訂相應的改良策略,對糙米率、粒型、粒長等對生態(tài)變化反應遲鈍的性狀,重點應放在育種選育上;而對堊白度、膠稠度等對生態(tài)變化反應敏感的性狀,在選擇種植環(huán)境上要多加考慮生態(tài)因子的影響;而對中間類型的品質性狀,應從遺傳和環(huán)境兩方面綜合考慮。參考文獻:[1] 程方民, 種連進. 不同氣候生態(tài)條件下稻米品質性狀的變異及主要影響因子[J]. 中國水稻科學, 2004, 18(1): 2933.Cheng Fangmin, Zhong Lianjin. Variation of rice quality traits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 and its main affected factors[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2004, 18(1): 2933.[2] 冷燕, 洪德林. 不同生態(tài)類型間雜交粳稻品質性狀及其遺傳分析[J]. 中國水稻科學, 2001, 15(3): 187191.Leng Yan, Hong Delin. Quality Characters of hybrid rice grain derived from different ecological types and their genetic analysis in Japonica rice(Oryza sativa)[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2001, 15(3): 187191.[3] 盛婧, 陶紅娟, 陳留根.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溫度對水稻結實與稻米品質的影響[J]. 中國水稻科學, 2007(4): 1519.Sheng Jing, Tao Hongjuan, Chen Liugen. Response of seedsetting and grain quality of rice to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time during grain filling period[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2007(4): 1519.[4] 張嵩午, 周德翼. 溫度對水稻整精米率的影響[J]. 中國水稻科, 1993, 7(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