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我們的地球》說課《我們的地球》是浙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第四單元《人類共同的家園》中的第一課。這是《品德與社會》中涉及地理知識的一單元,屬于“走進世界”這一主題內(nèi)容。這一課重點關注的是: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地理常識,是一些淺顯的社會常
2024-12-04 17:10
【總結】三年級思品《為我們生活服務的人》教案設計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西湖鄉(xiāng)北溝小學活動目標:1、讓學生通過活動和體驗,知道當接受了別人為自己提供的服務或幫助后,要表示感謝。2、使學生懂得對勞動者的尊重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感謝,更重要的是尊重他們的勞動,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3、初步學習運用觀察、訪問等方法進行簡單的社會調(diào)查
2024-11-30 07:19
【總結】第一單元:我的鄰里生活(3課時)課題:鄰居家的小伙伴【1】目標:1、理解并珍惜鄰里小伙伴的友情,學會一些與同伴相處的技能;2、體驗鄰居的關愛,為鄰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重、難點:體驗友情,學會互相關愛。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我們通常把自己家邊上的人家,叫做鄰居。你們有鄰居嗎?在鄰居中你有沒有自己的
2024-11-19 21:47
【總結】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鄧爺爺要給景山學校題詞?科普窗生物窗文化墻兒童作品展光榮榜校園綠化活動宣傳校風校貌討論一下,學校設計這樣的校園文化的用意是什么?依據(jù)你的想法設計一個校園文化方案提交給學校。
2024-11-11 07:59
【總結】土壤顆粒的分類?砂粒、粉砂粒、黏粒什么樣的土壤最適合植物的生長呢?土壤的黏性實驗實驗總結土壤黏性差,表示空隙較大,因而比較疏松,水易流出,通氣性能好但保肥性能差。土壤黏性很強,表示空隙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氣性能差。實驗現(xiàn)象黏土類土壤能搓成條狀物。你認為哪種土壤更適合于植物的生長?哪
2024-11-11 06:22
【總結】伸出你的手蘇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老師或講課小朋友:同學們,請翻到《品德與社會》第21頁,今天我講的內(nèi)容是“伸出我的手”。當你生活在幸福和快樂之中的時候,你可曾留心過:我們身邊還有一些生活艱難和不幸的人。老師或講課小朋友:現(xiàn)在讓我們看一看生活中一些不幸的孩子。(點課件)老師或講課小朋友:同學們看得很認真
2024-11-20 01:09
【總結】鄂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課件第一單元社區(qū)是我們的大家庭北京胡同江南水鄉(xiāng)陜北窯洞福建土樓過去,北京是由千百萬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對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組成的。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間必要留出通道,這就是胡同。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qū)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創(chuàng)造性的生土建筑藝術杰作。福建土
2024-12-04 18:24
【總結】品德與社會第二冊《我們這樣生活》第一課時西湖小學教育集團西湖小學周靜芳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知道數(shù)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使人類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2、情感目標:初步感受到現(xiàn)代人類生活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激發(fā)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3、行為目標:學生通過采訪和收集資
2024-12-04 17:09
【總結】9、《不說話的朋友》(三下思品)常州市丁堰小學張樺[教材簡解]《不說話的“朋友”》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的成長與他人”中的第三課。本課教學主題是愛護公用設施,形成公德意識。教材從學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設施的經(jīng)驗入手,感受公用設施與人們“朋友”般的互助關系。接著選取了公用設施缺乏時給人帶來的煩
2024-12-05 10:28
【總結】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生活需要誰吃早飯坐車上學電視節(jié)目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在為我們服務?他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他們給困難的家庭送去溫暖他使人們變得更神氣他為人們解決了交通困難他們給人們帶來歡樂他為人們解決了出行困難她為
2024-11-29 04:03
【總結】北師大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課件社區(qū)有了電話亭,人們通信更方便了。有了公交車,出行方便、快捷,還省錢。增加了許多娛樂、建設設施,居民的業(yè)余生活更加豐富了。有了書店,提高了群眾的文化水平,也豐富了他們的業(yè)余生活。業(yè)余生活越來越豐富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學會了自娛自樂。社區(qū)經(jīng)常組織一些公益活動,普及了很多法律知識,現(xiàn)在社區(qū)居
2024-11-29 23:06
【總結】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課件第二單元我們共歡樂我們班的“分享日”這是我最喜歡的玩具,你玩吧。這本書可好看了。你看,這是我的集郵冊。你有一個快樂,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就變成了兩個快樂。把自己心愛的東西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你有什么感想?我們共享用我們生活在一起,當碰到下面的情況
2024-11-12 02:33
【總結】一、說教材《品德與社會》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性課程。《我們的民風民俗》是蘇教版《品德與社會》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本課的內(nèi)容由三大版塊組成“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傳統(tǒng)的文娛活動”“不同的民風民俗”,從不同方面向?qū)W生們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與民風
2024-12-05 01:23
【總結】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二單元分享的快樂今天是我們的分享日。一、我們的“分享日”小組討論:當別人欣賞你帶來的東西時,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賞了別人的東西,有什么收獲?一、我們的“分享日”你有一個快樂,拿出來與別人分享,一個變成了兩個快樂。小故事:藍樹葉二、我們一起享用
2024-11-11 23:25
【總結】蘇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第三單元第九課不說話的“朋友”活動目標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公用設施,了解他們的作用,體驗公用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知道愛護公用設施人人有責,能夠自覺愛護公用設施,初步形成公德意識。課前準備指導學生調(diào)查生活中有哪些公用設施,通過調(diào)查訪問、查找資料了解這些設施的作用及使用情況。課前談話1.
2024-12-05 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