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且 OA OB . 若爆炸時間極短 , 空氣阻力不計 , 則 ( ) 【導學號: 22482079 】 圖 1 3 7 A .落地時 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 B . 落地時 a 的速度小于 b 的速度 C . 爆炸過程中 a 增加的動能大于 b 增加的動能 D . 爆炸過程中 a 增加的動能小于 b 增加的動能 【解析】 P 爆炸生成兩塊 a 、 b 過程中在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則 m a v a - m b v b= 0 ,即 p a = p b ,由于下落過程是平拋運動,由圖知 v a > v b ,因此 m a < m b ,由E k =p22 m知 E k a > E k b , C 正確, D 錯誤;由于 v a > v b ,而下落過程中 a 、 b 在豎直方向的速度增量為 gt 是相等的,因此落地時仍有 v ′ a > v ′ b ,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 AC 4. 如圖 1 3 8 所示 , 光滑水平直軌道上兩滑塊 A 、 B 用橡皮筋連接 , A 的質量為 m . 開始時橡皮筋松弛 , B 靜止 , 給 A 向左的初速度 v0. 一段時間后 , B 與 A同向運動發(fā)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碰撞前瞬間 A 的速度的兩倍 , 也是碰撞前瞬間 B 的速度的一半.求: 圖 1 3 8 (1) B 的質量; (2) 碰撞過程中 A 、 B 系統(tǒng)機械能的損失. 【解析】 (1) 以初速度 v0的方向為正方向,設 B 的質量為 mB, A 、 B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為 v ,由題意知:碰撞前瞬間 A 的速度為v2,碰撞前瞬間 B 的速度為 2 v ,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mv2+ 2 mBv = ( m + mB) v ① 由 ① 式得 mB=m2. ② (2) 從開始到碰后的全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m v0= ( m + mB) v ③ 設碰撞過程 A 、 B 系統(tǒng)機械能的損失為 Δ E ,則 Δ E =12m (v2)2+12mB(2 v )2-12( m + mB) v2 ④ 聯(lián)立 ②③④ 式得 Δ E =16m v20. 【答案】 (1) 12 m (2) 16 m v 20 處理爆炸、碰撞問題的四點提醒 (1) 在處理爆炸問題,列動量守恒方程時應注意:爆炸前的動量是指即將爆炸那一刻的動量,爆炸后的動量是指爆炸剛 好結束時那一刻的動量. (2) 在爆炸過程中,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機械能一定不守恒. (3) 在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不一定守恒,在物體與彈簧相互作用過程中物體與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機械能均守恒. (4) 宏觀物體碰撞時一般相互接觸,微觀粒子的碰撞不一定接觸,但只要符合碰撞的特點,就可以認為是發(fā)生了碰撞. 中 子 的 發(fā) 現(xiàn) 反 沖 現(xiàn) 象 與 火 箭 的 發(fā) 射 [ 先填空 ] 1 . 中子的發(fā)現(xiàn) 1932 年 , 英國物理學家 發(fā)現(xiàn)了中子. 2 . 反沖現(xiàn)象 反沖現(xiàn)象遵循 定律 , 火箭的發(fā)射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