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y=”。 x, y 輸出語句格式: PRINT “提示內(nèi)容”;表達式 例:輸出語句 PRINT “s=”。 s 或 PRINT y 或 PRINT “y=”。 (a+b+c)/3 功能: 輸出表達式的值,計算。 y=x^3+3*x^224*x+30 輸出 y 結(jié)束 開始 例 用描點法作函數(shù) y=x3+3x224x+30的圖象時,需要求自變量和函數(shù)的一組對應(yīng)值。編寫程序,求對應(yīng)值。 INPUT “x=”。 x y=x^3+3*x^224*x+30 PRINT y END 輸入 x 求函數(shù)值的程序y=(a+b+c)/3 輸出 y 結(jié)束 開始 例 編寫程序,計算一個學(xué)生數(shù)學(xué)、語文、英語三門課的平均成績。 INPUT “a,b,c”。a,b,c y=(a+b+c)/3 PRINT “y=”; y END 輸入 a、 b、 c INPUT “a,b,c”。a,b,c PRINT “y=”; (a+b+c)/3 END INPUT “Maths=”。a INPUT “Chinese=”。b INPUT “English=”。c PRINT “The average=”。(a+b+c)/3 END 求平均成績程序 二、賦值語句 作用: 用來實現(xiàn)把 右邊表達式所表示的值賦給左邊的變量 。 格式: 變量 =表達式 A=10 A=A+15 PRINT A END INPUT A,B PRINT A,B x=A A=B B=x PRINT A,B END 例 4:交換兩個變量 A和 B的值,并輸出交換前后的值。 例 3:給一個變量重復(fù)賦值 (對程序中的變量 賦值 , 計算 ) 三、課后練習(xí) 返回 三、課后練習(xí) 1: 程序: INPUT “F=”。F C=(F32)*5/9 PRINT “C=”。C END 轉(zhuǎn)換溫度程序三、課后練習(xí) 2: 程序: INPUT “a=,b=”。a,b sum=a+b diff=ab mul=a*b div=a/b PRINT sum,diff,mul,div END 返回 輸出運算結(jié)果程序一三、課后練習(xí) 2: 程序: INPUT “a=,b=”。a,b sum=a+b diff=ab mul=a*b div=a/b PRINT sum,diff,mul,div END 返回 輸出運算結(jié)果程序二三、課后練習(xí) 3: 程序: p=(2+3+4)/2 s=SQR(p*(p2)*(p3)*(p4)) PRINT “s=”。s END 返回 計算三角形面積程序一三、課后練習(xí) 3: 程序: INPUT “a=”。a INPUT “b=”。b INPUT “c=”。c p=(a+b+c)/2 s=SQR(p*(pa)*(pb)*(pc)) PRINT “s=”。s END 返回 計算三角形面積程序二三、課后練習(xí) 4: 程序: INPUT “a,b,c=”。a,b,c x=*a y=*b z=*c sum=x+y+z PRINT “sum=”。sum END 返回 計算收費程序 一、條件語句 作用: 用來實現(xiàn)算法條件結(jié)構(gòu)的功能。 格式一: 滿足條件 ? 是 否 步驟 IF 條件 THEN 語句體 END IF 滿足條件 ? 是 否 格式二: 步驟二 步驟一 IF 條件 THEN 語句體 1 ELSE 語句體 2 END IF 設(shè)計求一個數(shù) x的絕對值 y=|x| 的算法并畫出相應(yīng)的流程圖 : 練習(xí) : 分析 :根據(jù)絕對值的定義 ,當(dāng) x≥ 0,y=x。當(dāng) x0時 ,y=x,所以當(dāng)給出一個自變量 x的值 ,求它所對應(yīng)的 y值時必需先判斷 x的范圍 ,所以要用到 條件結(jié)構(gòu) . 解 : 算法分析: S1. 輸入 x. S2. 如果 x≥ 0,則 y=x , 否則 y=x. S3. 輸出 y. 流程圖 : 開始 輸入 x y=x y=x 結(jié)束 是 否 x≥0? 輸出 y 程序: INPUT x IF x=0 THEN PRINT x ELSE PRINT x END IF END 程序: INPUT x IF x0 THEN x=x END IF PRINT x END ★ 某居民區(qū)的物管部門每月按以下方法收取衛(wèi)生費 :3人和 3人以下的住戶 ,每戶收取 5元 。 超過 3人的住戶 , 每超出 1人加收 . 如何設(shè)計算法 , 根據(jù)輸入的人數(shù)計算應(yīng)收取的衛(wèi)生費 ? 輸入 t t≤3 c=5 c=5+(t3) Y N 輸出 c Input “t=“。t If then Else End if Print c t≤3 c=5 c=5+(t3) END 二、條件語句的應(yīng)用實例 例 編寫程序,輸入一個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的系數(shù),輸出它的實數(shù)根。 算法分析: 開始 輸入 a, b, c Δ=b- 4ac p= - b/(2a) q=SQR(ABS (Δ)/(2a)) x1=p+q x2=pq Δ≥0 x1=x2? 原方程有兩個不等 的實數(shù)根 x x2 原方程有兩個相等 的實數(shù)根 x x2 原方程無實數(shù)根 結(jié)束 是 否 是 否 求一元二次方程實數(shù)根 INPUT “a,b,c=“。a,b,c d=b*b4*a*c IF d=0 THEN p=b/(2*a) q=SQR(d)/(2*a) IF d=0 THEN PRINT “One real root:”。p ELSE x1=p+q x2=pq PRINT “Two real roots:”。x1,x2 END IF ELSE PRINT “No real root.” END IF END 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二、條件語句的應(yīng)用實例 例 編寫程序,使得任意輸入的 3個整數(shù)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輸出。 算法分析:( 分析 : 用 a、 b、 c表示輸入的三個整數(shù),為了節(jié)約變量,把它們重新排列后仍用 a、 b、 c表示,并使 a≥b≥c。 ) 第一步:輸入 3個整數(shù) a, b, c 第二步:將 a與 b比較,并把小的賦給 b,大的賦給 a。 第三步:將 a與 c比較,并把小的賦給 c,大的賦給 a,此時a已是三個當(dāng)中最大的。 第四步:將 b與 c比較,并把小的賦給 c,大的賦給 b,此時 a, b, c已按從 大 到 小 的順序排列好。 第五步:按順序輸出 a, b, c。 開始 t=a,a=b,b=t t=a,a=c,c=t t=b,b=c,c=t 輸入 a, b, c 輸入 a, b, c b> a? c> a? c> b? 結(jié)束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計算程序INPUT “a,b,c=“。a,b,c IF ba THEN t=a a=b b=t END IF IF ca THEN t=a a=c c=t END IF IF cb THEN t=b b=c c=t END IF PRINT a,b,c END 計算程序三、課后練習(xí) 返回 三、課后練習(xí) 1: 練習(xí)第一題程序 程序: INPUT “a,b,c= ”。a,b,c IF a+bc AND a+cb AND b+ca THEN PRINT “YES ” ELSE PRINT “NO” END IF END 返回 三、課后練習(xí) 3: 練習(xí)第三題程序 程序: INPUT “Please input an integer:”。a IF a MOD 2 = 0 THEN PRINT “偶數(shù) ” ELSE PRINT “奇數(shù) ” END IF END 返回 三、課后練習(xí) 4: INPUT “Please input a year: ”。y b=y MOD 4 c=y MOD 100 d=y MOD 400 IF b=0 AND C0 THEN PRINT “閏年 ” ELSE IF d=0 THEN PRINT “閏年 ” ELSE PRINT “不是閏年 ” END IF END IF END 一、循環(huán)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