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丁分別站在病床和平車兩側(cè),緊抓大單,四人合力抬起放在平車上。 88.單人搬運法適用范圍及操作要點有哪些? 答:適用于病情許可,體重較輕的患者。操作要點:1.移床邊椅至對側(cè)床尾,置平車頭端和床尾成鈍角。2.搬運者一臂自患者腋下伸至肩外側(cè),另一臂伸人患者股下,囑患者雙臂交叉附于搬運者的頸部,并用力握住,搬運者抱起患者,輕放于平車上。 89.雙人搬運法操作要點有哪些?答:1.移床邊椅至對側(cè)床尾,置平車頭端和尾端成鈍角。2.搬運者甲、乙兩人站在床邊,將患者雙肢交叉于自己胸前。3.將患者移床邊,甲一手抬起患者頭、頸、肩部,另一手抬起患者腰部;乙一手抬起患者臀部,另一手抬起患者膝部。兩人同時抬起,使患者身體稍向護士傾斜,并移步輕輕把患者放在平車上,蓋好蓋被。90.使用約束護理關鍵注意點是什么?答:1.應用約束具前向患者家屬解釋,履行告知手續(xù),家屬同意后方可使用。2.約束帶宜短期使用,使用期間要保持患者臥位舒適,經(jīng)常更換臥位。 3.使用約束帶時應放辛寸墊,松緊合適,定時放松,局部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4 .保持患者的肢體處于功能位置。消毒隔離與醫(yī)院內(nèi)感染(91一145題)91.何謂清潔、消毒、滅菌?答:1.清潔:是指用物理的方法除去物體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其目的是去除和減少微生物。2.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消除或殺滅芽抱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3.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殺滅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抱和真菌抱子。92.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哪些?答:1.物理消毒滅菌法:(1)熱力消毒滅菌法。(2)輻射消毒法。(3)電離輻射滅菌法。 (4)微波消毒法。(5)機械除菌法。2.化學消毒滅菌法:(1)浸泡法。(2)擦拭法。(3)噴霧法。(4)熏蒸法。93.消毒滅菌基本程序有哪些?答:烈性傳染病患者以及肝炎、結(jié)核、艾滋病、炭疽病等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應先消毒再清洗,而后消毒或滅菌。普通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可先清洗干燥,然后消毒或滅菌,清洗徹底是保證消毒滅菌成功的關鍵。94.何謂物理滅菌法?答:物理滅菌法是利用熱力或光照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蛋白質(zhì)及酶變性或凝固,以達到滅菌的目的。?答:利用化學藥物滲透到細菌體內(nèi),使菌體蛋白凝固變性,干擾細菌酶的活性,抑制細菌代謝和生長,或損害細菌膜的結(jié)構(gòu),從而起到消毒滅菌作用。 96.熱力消毒滅菌法有哪幾種?答:1.干熱滅菌:包括燃燒和干烤。2.濕熱消毒滅菌:(1)煮沸消毒法。(2)流通蒸汽消毒法。(3)低溫蒸汽消毒法。(4)壓力蒸汽滅菌法。97.壓力蒸汽滅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答:1.物品必須清洗干凈并干燥。2.物品包裝合適,布包裝層數(shù)不少于兩層,下排氣式的物品包體積<30cm x 30 Cm x 25 Cm ;預真空的物品包體積<30 Cm x 30 cm x 50Cm;金屬包的重量<7kg 。敷料包重量<5kg。3.滅菌包放置合理,盆、盤、碗等器皿類物品盡量單個包裝;多個包裝器皿間用紗布隔開。4.滅菌物品盡量拆卸,有篩孔的容器應將篩孔打開,排除滅菌器內(nèi)冷空氣,每日監(jiān)測一次空氣排除的效果。5.控制加熱速度。6.滅菌待干后取出。7.注意安全操作,操作人員經(jīng)專門訓練合格后才能上崗。8.定期監(jiān)測滅菌效果。98.試述干熱滅菌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答:1.適用范圍:用于耐高熱、不耐濕熱或蒸汽和氣體不能穿透的物體,如金屬器械、玻璃、油、粉、膏等物品的消毒滅菌。2.注意事項: (1)物品包體積<10 cm x 10 cm x 20 cm;油劑、粉劑的厚度< Cm;凡士林紗布條厚度<。(2)玻璃器皿干燥,勿與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觸,滅菌后要待溫度降到40℃以下再開箱。99.試述煮拂消毒適用范圍、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答:1.適用范圍:耐熱、耐濕物品的消毒。2.使用方法:水沸開始計時,持續(xù)15一30min。3.注意事項:(1)煮沸消毒前,先將物品清洗于凈。(2)器皿的軸節(jié)或容器的蓋應打開后再放人水中。(3)煮沸過程中不得加人物品,否則持續(xù)加熱時間應從重新加人物品再次煮沸時算起。(4)玻璃器皿、金屬和搪瓷類器皿冷水放人。(5)消毒后應將物品及時取出,置于無菌容器內(nèi)。100.試述紫外線消毒適用范圍、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答:1.適用范圍:用于室內(nèi)空氣、物體表面的消毒。2.使用方法:①物品表面消毒:30W紫外線燈,有效距離為25一60Cm,照射強度= 70 uw/cm2,時間20一30min。②室內(nèi)空氣消毒:每10m2安裝30W紫外線燈管一支,有效距離<2m,消毒時間為30一60min。3.注意事項:(1)保持紫外線燈表面清潔。(2)室內(nèi)應清潔干燥,適宜溫度20一40℃,相對濕度應=60%,相對濕度>60%時應延長照射時間,燈亮5一7min后開始計時。(3)不得使紫外線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4)定期檢查滅菌效果。101.使用環(huán)氧乙烷消毒的關鍵注意點有哪些?答:1.純環(huán)氧乙烷應存放在陰涼、通風、無火源、無電源開關處。使用時輕取輕放,切勿猛烈碰撞。2.儲存溫度不可高于40℃,以免爆炸。3.滅菌前物品需徹底清洗干凈,但不能用生理鹽水清洗。4.消毒容器不能漏氣,袋內(nèi)物品放置不能過緊。5.本品液體對皮膚、眼睛及茹膜刺激性強,如有接觸應立即用水沖洗。,作業(yè)場空氣中濃度不應超過2mg\m3。102.如何劃分消毒劑的高效、中效和低效?答:高效:可以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細菌芽抱、真菌、結(jié)核桿菌、病毒,可使物品達到滅菌要求,如環(huán)氧乙烷。中效: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結(jié)核桿菌、病毒,但不能殺滅細菌芽抱,如乙醇等。低效: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不能殺滅細菌芽抱、病毒,如苯扎嗅胺(新潔爾滅)、氯已定(洗必泰)等。103.試述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yī)療用品的消毒要求。答:進人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y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各種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須貫徹一人、一用、一滅菌的方針,凡接觸皮膚、勃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或滅菌。104.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哪些條件?答:殺菌譜廣,毒性低,性能穩(wěn)定,又有利于長期保存,對物品無腐蝕性,不易受有機物及溫度等理化因素的影響,使用濃度低,而作用迅速,易溶于水,氣味小,對人無刺激性,消毒后易除去殘留,且價格低廉。105.何謂高度危險性物品?答:高度危險性物品是指進人無菌組織或器官內(nèi)部,或與破損組織、皮膚、勃膜密切接觸的器材和用品。106.何謂中、低度危險性物品?答:中度危險性物品是指僅與破損皮膚赫膜相接觸,而不進人無菌組織內(nèi)的器材和用品。低度危險性物品是指直接或間接與健康無損的皮膚茹膜相接觸的器材和用品。107.如何選擇消毒滅菌方法?答:1.高危險性物品,必須滅菌;中度危險性物品,消毒即可;低度危險性物品,消毒或清潔。2.耐熱、耐濕物品滅菌首選壓力蒸汽滅菌。如:手術(shù)器具及物品、各種穿刺針、注射器等;油、粉、膏等首選干熱滅菌。不耐熱物品如各種導管、精密儀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選用化學滅菌法,如環(huán)氧乙烷滅菌等,內(nèi)鏡可選用環(huán)氧乙烷滅菌或2%戊二醛浸泡滅菌。消毒首選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時方選擇化學方法消毒。108.何謂無菌技術(shù)?答:無菌技術(shù)是指在醫(y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人人體和防止無菌物品、無菌區(qū)域被污染的技術(shù)。109.無菌操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答:1.環(huán)境要整潔,進行無菌技術(shù)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同時避免不必要的人員流動,以防塵埃飛揚。治療室應每日用紫外線消毒一次。2.進行無菌操作時,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fā)遮蓋住,口罩須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3.無菌物品和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于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nèi);無菌物品一經(jīng)使用后,必須再經(jīng)滅菌處理后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內(nèi)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 4.無菌包外應注明物品名稱,消毒滅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順序排列,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污染情況下,可保存7 一14d ,過期應重新滅菌。 5.取無菌物品時,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未經(jīng)消毒的用物,不可觸及無菌物品或跨越無菌區(qū)。 ,女口對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予更換或重新消毒。,只能供一個患者使用。110.使用無菌持物鉗關鍵注意點有哪些?答:1.無菌持物鉗不能夾取未滅菌的物品,也不能夾取油紗布。2.取遠處物品時,應連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3.使用無菌鉗時不能低于腰部。4.打開包后的干鑷子罐、持物鉗應當4h 更換。111.使用無菌容器關鍵注意點有哪些?答:1.打開無菌容器時,蓋(無菌面)朝上放置,取用物品后立即蓋嚴容器。手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手不可觸及容器邊緣及內(nèi)面;2.無菌容器不可任意翻轉(zhuǎn)。手不能跨越打開的無菌容器。112.取用無菌溶液操作要點及關鍵注意點有哪些? 答:1.操作要點:(1)核對瓶簽,檢查瓶蓋、瓶身有無松動、裂縫,檢查溶液有無渾濁、沉淀或變色。(2)開、蓋無菌溶液瓶蓋時手不可觸碰橡膠塞邊緣及內(nèi)口。(3)倒出少量溶液沖洗瓶口,再由原處倒出適當溶液,傾倒液體時標簽朝上,及時塞蓋。2.關鍵注意點:(1)不可將無菌物品或非無菌物品伸人無菌溶液中。(2)不能直接倒出液體。(3)不能將倒出的液體再倒回瓶中。113.無菌包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哪些?答:1.核對無菌包名稱,滅菌有效期,檢查消毒指示帶有否變色,檢查包布有無潮濕、破損。2.解開扎帶放包布下,揭開包布外角,再揭左右兩角,手捏左右兩角翻折的內(nèi)側(cè)面,最后揭開內(nèi)角。3.用無菌持物鉗取所需物品,放于無菌區(qū)域內(nèi)。4.包內(nèi)有剩余用物,則按原痕包起扎好,注明開包時間,超過24h 不能使用。5.包內(nèi)物品一次全部取出時,可將包托在手中打開,另一手將包布四角抓住,使包內(nèi)物品妥善置于無菌區(qū)域內(nèi)。6.注意手及未經(jīng)消毒物品不能觸及包內(nèi)面,不能跨越無菌區(qū),污染的包內(nèi)物品不可使用。114.鋪無菌盤操作要點有哪些?答:1.從無菌包內(nèi)取出無菌治療巾,雙手捏住治療巾一邊外面兩角,雙折或三折成雙層底,鋪于清潔干燥的治療盤上,上層扇形折疊,開口邊向外。 2.放人無菌物品后,展開扇形折疊層,蓋住物品,上下層邊緣對齊,開口處向上翻折2 次,兩側(cè)邊緣向下翻折1次。3.鋪巾時手不可觸及無菌巾內(nèi)面。115.試述口罩使用的注意點。答:1.口罩應用6一8層紗布縫制,長16一18Cm,寬14Cm,帶長30Cm,兩側(cè)打褶3Cm,或使用一次性口罩。2.使用時應遮住口鼻,不可用污染的手碰觸口罩,用畢應立即放下,污染面向內(nèi)折疊放人清潔袋內(nèi),不應掛在胸前。3.使用紗布口罩4一8h后應更換,一次性口罩使用不得超過4h。4.接觸嚴密隔離的傳染病患者應每次更換口罩。116.手消毒的目的是什么?答:手消毒的目的是:清除致病性微生物,預防感染與交叉感染,避免污染無菌物品和清潔物品。117.手消毒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答:1.流動水沖洗,使用腳踏式水龍頭、肘部開關或其他自動裝置。2.洗手用的肥皂應保持干燥或用肥皂溶液。3.擦手巾或紙一人專用。4.洗手時站立位置應和洗手池面盆保持相當距離。5.消毒液浸泡手時間一般為2min。6.消毒劑每日更換1次或2次,視使用頻率而定。7 .盛有消毒劑的容器應加蓋。118.接觸傳染病員后手如何進行消毒?答:雙手浸泡于消毒液中,用手刷刷手,按前臂、腕部、手掌、手背、指甲、指縫順序刷洗,左右手均刷半分鐘,用流動水沖洗后重復刷洗一次,前后共2min。雙手經(jīng)流動水沖洗干凈后,擦干。119.脫隔離衣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答:1.穿隔離衣前準備好工作中所需一切物品。2.隔離衣長短合適,無破損。3.保持衣領清潔,系領子時袖口不可碰觸到面部、衣領和帽子,隔離衣應全部遮蓋工作服。4.穿隔離衣后,只限在規(guī)定區(qū)域內(nèi)活動,不得進人清潔區(qū)。5.掛隔離衣時,不使衣袖露出或衣邊污染面蓋過清潔區(qū)。6.隔離衣每日更換,如有潮濕或污染,應立即更換。120.什么情況下進行床邊隔離?答:在沒有隔離病房或單間病室的情況下可使用床邊隔離的方法,適用于傷寒、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患者的隔離。121.何謂傳染病隔離和保護性隔離?答:1.傳染病隔離是指將處于傳染期的傳染病患者、可疑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控制在特定區(qū)域,與一般人群暫時分離,縮小污染范圍,減少傳染病傳播機會,如傳染病區(qū)等。2.保護性隔離是指將免疫功能極度低下的少數(shù)易感者置于基本無菌的環(huán)境中,使其免受感染,如層流室等。122.隔離有幾類?答:嚴密隔離、接觸隔離、呼吸道隔離、腸道隔離、血液、體液隔離、昆蟲隔離、保護性隔離。123.隔離技術(shù)的目的是什么?答:任何一種傳染病的流行都需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刂聘腥景l(fā)生的主要手段是運用隔離技術(shù)阻斷感染鏈的形成,所以隔離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微生物在患者、工作人員和媒介物中擴散,最終控制和清除傳染源。124.簡述體溫表消毒三步法。答:第一步:浸泡消毒5min,取出體溫表清洗揩干,并將水銀柱甩至35℃以下。 第二步:浸泡消毒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