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adway Commission”的英文縮寫,即美國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發(fā)起人委員會。在1992年、2004年分別發(fā)布了堪稱風險管控教科書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業(yè)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后者在其第一章中就明確寫到“雖然本框架僅僅引用了《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的部分原文,但是本框架通過參考的方式把《內部控制——整合框架》整體融合了進來”見COSO于2004年9月發(fā)布的《企業(yè)風險管理——整合框架》第一章,其原文為:“While only portions of the text of Internal Control Inergrated Framework are reproduced in this framework, the entirety of Internal Control Inergrated Framework is incorporated by reference into this framework.”。關于內部審計與風險管控的邏輯關系,其實上文內部審計的定義已經一言道出了內部審計與風險管控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即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是“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過程的效果”。內部審計與風險管控是各不相同的兩種管理活動既然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是“評價和改善風險管控的效果”,可見內部審計是風險管控的再管控,它以風險管控為管理對象,與風險管控是各不相同的兩種管理活動。因此,內部審計機構應當認清自身“再管理”的本質,不宜直接參與風險管控體系的建設,更不應直接參與企業(yè)的日常業(yè)務活動或者職能部門的日常監(jiān)督。 內部審計是提升風險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動力之一根據(jù)《企業(yè)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企業(yè)風險管理由8個要素構成,其中,“監(jiān)控”要素是指通過持續(xù)性的監(jiān)控活動和個別評價隨時對上述構成要素的存在和運行進行評估,該要素對提升風險管控水平至關重要。當然,此處監(jiān)控的主體,不僅僅是內部審計機構,也可以是紀檢監(jiān)察部門或者職能部門。但盡管如此,內部審計在評價企業(yè)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進建議等方面仍然起著關鍵性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最有效的監(jiān)控手段,是提升風險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動力之一。三、從內部審計與風險管控的邏輯關系,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