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hon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 O39。Conner, J. D. Better English Pronunci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4.Cruttenden, A. Gimson39。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 Hancock, M. English Pronunciation in U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英語視聽說》教學大綱總體構(gòu)成一.課程名稱:基礎聽力(12)(Listening 12)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對象:英語專業(yè)本科一年級學生學時學分:周學時2,總學時62(第一學期28;第二學期34),教學目的:本課旨在加強培養(yǎng)及訓練學生語言知識的轉(zhuǎn)換能力。學生通過讀和聽獲得知識、信息和語言,經(jīng)過思維,聽懂英語國家淺顯的聽力材料,聽懂英語母語人士簡單題材的談話內(nèi)容,抓住中心大意,理解主要內(nèi)容,并能辯別談話人的態(tài)度和語氣。聽懂TOEFL考試中聽力部分單句和小對話內(nèi)容。能在12—15分鐘內(nèi)聽寫教師所選的錄音材料(詞數(shù)120—150,重復3—4遍,第一、四遍語速每分鐘100—120詞,第二、三遍根據(jù)意群停頓20秒),錯誤率不超過10%。教學內(nèi)容:通過聆聽英音美音的單句、小對話、長對話、獨白以及聽寫,重點掌握英音與美音在元音、輔音方面的重大差別;了解失去爆破、弱讀、省音、連讀、同化等語音現(xiàn)象的特點區(qū)分不同語調(diào)的表意功能。訓練內(nèi)容包括:易混淆的音素、單詞、結(jié)構(gòu);選擇關鍵詞與句;歸納大意;掌握細節(jié);推測內(nèi)在含義;釋意復述;對數(shù)字、時間、地名、方位的快速反應。教材:《路路通(聽說通)》2冊,《英語初級聽力》考核方式:考試(閉卷筆試)二.課程名稱:基礎聽力(34)(Listening 34)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對象:英語專業(yè)本科二年級學生學時學分:周學時2,總學時6(第三學期34;第四學期34),學分3教學目的:本課目的是通過大量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增強其交際能力和無線電、電視等信息的捕捉能力。要求學生最終能夠聽懂外電新聞廣播,準確率在75%以上;能夠聽懂中國教師和外籍教師用英語講授的課程,為高年級教學打下堅固的基礎。教學內(nèi)容:通過視、聽相結(jié)合的方式,精、泛聽交錯,以解決學生整體(整句或整段)接受語言信息中的弱點,克服漏聽和信息中斷等難點。采用教材:《路路通(聽說通)》4冊,《英語中級聽力》考核方式:考試/考查,課堂成績加期中和期末考試(閉卷筆試)三.課程名稱:基礎口語(12)(Oral English 12)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對象:英語專業(yè)本科一年級學生學時學分:周學時2,總學時62(第一學期28;第二學期34),教學目的:學生通過讀和聽所獲得的知識、信息和語言,經(jīng)過思維和加工重組,得以運用,以便達到交際的目的。要求學生語音正確,語調(diào)得體,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已聽到或讀到的內(nèi)容,能用基本正確的語言表達感情,并能就熟悉的材料經(jīng)過1—2分鐘的思考作兩分鐘左右連貫性講話,能就一般日常生活進行簡單會話。語言基本得體,無重大語法錯誤。教學內(nèi)容:通過造句、回答問題、復述、朗讀、討論、釋義、描述、情景對話、看圖說話、下定義等方式重點培養(yǎng)英語口頭表達和交往能力,使學生能就日常生活中一般情境進行恰當?shù)慕徽?,主要訓練學生就所聽、說的材料或熟悉的題材進行對話或連貫性發(fā)言,表達正確、流利、合體。采用教材:《新編英語口語教程》2冊考核方式:口試四.課程名稱:基礎口語(34)(Oral English 34)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對象:英語專業(yè)本科二年級學生學時學分:周學時2,總學時68(第三學期34;第四學期34),學分3教學目的:本課的目的是通過全方面系統(tǒng)而嚴格的訓練,使學生達到較流利地進行日常會話,并能較準確地復述難度與所學教材相等的材料的目的,要求錯誤率不超過20%,做到語音語調(diào)正確,無地方音,無怪腔,用詞基本準確、達意,對較熟悉的題目可連續(xù)談論三分鐘以上。教學內(nèi)容:通過跟讀模仿訓練,糾正不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重點是通過對話,獨立發(fā)言以及小組或全班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語感。采用教材:《新編英語口語教程》4冊考核方式:考試/考查,課堂成績與期末統(tǒng)考成績相結(jié)合。五.課程名稱:視聽說(1—2)(Audio amp。 Video English 12)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對象:英語專業(yè)本科三年級學生學時學分:周學時2,總學時68(第五學期34;第六學期34),學分3教學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基本聽懂難度相當于“美國之音”標準英語或“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節(jié)目中較熟悉的有關重大政治、軍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報道,了解英語錄相的形式、錄相類型以及語言特點,熟悉基本詞匯,使學生具備觀賞原版錄相,看懂原版電視新聞及紀實性電影的初步能力;使學生能用英語就所熟悉的題材進行交流,做到語音語調(diào)自然,語言基本正確。教學內(nèi)容:“美國之音”(VOA)標準英語(Standard English)節(jié)目、“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節(jié)目、原版英語電影、衛(wèi)星收錄的電視新聞、各種形式的視聽材料,同時提供學生其它聽力材料(高級),課堂分為聽力和錄相兩個部分。聽力部分以訓練聽力為主;錄相部分以視聽說訓練為主。采用教材:自編考核方式:考試(閉卷筆試),平時成績占10%,期中考試占30%,期末考試占60%六.課程名稱:口譯(12)(Oral Interpretation 12)課程代碼:24050240504課程類型:必修課先修課程:高級聽說(12)授課對象:英語專業(yè)本科四年級學生學時學分:周學時2,總學時64(第七學期34;第八學期28),教學目的: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并注重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對兩種語言的 互譯能力與表達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與詞匯量,了解并掌握同聲傳譯的基本理論、技巧和要領,使學生打好口譯基礎,最終使學生通過較短的適應階段,勝任涉外活動中的即席翻譯工作。教學內(nèi)容:口譯1以英譯漢為主,口譯2以漢譯英為主,同聲傳譯與聽力培養(yǎng)交叉進行??谧g內(nèi)容大致涉及以下領域:歷史、文化、教育、體育、旅游、法律、宗教、經(jīng)濟、政治、農(nóng)業(yè)、商業(yè)、工業(yè)、科技。每個大的領域還要包括幾個方面,如商業(yè)要包括國際運輸、國際仲裁;經(jīng)濟要包括外經(jīng)外貿(mào)、合資企業(yè)、經(jīng)濟特區(qū)以及有關政策等;科技要包括航天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等。聽力難度依據(jù)國家八級水平確定??谧g選材將遵循“實踐性極強”的特點,緊跟國際國內(nèi)政治、經(jīng)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采用教材:《口譯與聽力》遼寧大學出版社考核方式:以平時課堂考核為主,期中和期末考試為輔。成績評定比例為:課堂實踐與練習占60%;期中和期末考試各占20%。《高級英語》教學大綱 一、教學目的和任務《高級英語》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高年級(三、四年級)的一門實踐課程,旨在通過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綜合訓練,提高學生聽覺能力,即席發(fā)言、連貫表達、辯論、演講的技巧與能力,使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擴大詞匯量、培養(yǎng)詞義辨析能力;提高歸納、總結(jié)主題與寫作能力,使學生具有較熟練的交際能力。二、教學基本內(nèi)容本課程閱讀材料內(nèi)容廣泛,涉及政治、經(jīng)濟、社會、語言、文學、教育、哲學等方面。通過閱讀和分析所選材料,擴大學生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的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結(jié)合范文,對詞匯、修辭、閱讀等方面內(nèi)容進行分析,在鞏固和提高學生原有知識的同時,講授修辭基本知識,以培養(yǎng)學生文體鑒賞能力,了解并掌握英語寫作文體的思維方法,英語段落結(jié)構(gòu)及寫作方法、英語論說文的類別、結(jié)構(gòu)及寫作方法,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習得優(yōu)美的語言。三、與其他專業(yè)課程的關系《高級英語》課程是《基礎英語》課程的延續(xù),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技能提出更高的培養(yǎng)要求。本課程不同于《基礎英語》的是它更注重閱讀和寫作技能的訓練,更強調(diào)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要求學生從有控制的聯(lián)系過渡到自然的交際?!陡呒売⒄Z》課程為學習者提供大量的語言材料,加深他們對語言知識的理解,為使用語言打下扎實的基礎。這門課程決定了本專業(yè)其它專業(yè)課程如:英美文學、語言學和翻譯等能否順利開展。四、教學內(nèi)容和安排的原則本課程著重于加強和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訓練。但本課程不是基礎階段綜合技能訓練的簡單重復。聽說讀寫能力不能再割裂開來作為單項技能訓練,而應該作為一個統(tǒng)一體進行訓練。聽、說、讀、寫應相互配合、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陬^討論要有閱讀的基礎,但又能加深閱讀理解,提高寫作水平。寫的能力來自于閱讀,也有助于口語能力的提高。閱讀為學生提供語言素材,是語言學習的源泉。教師宜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獨立工作、獨立思考,并在有限的篇幅中,給學生以較大的語言輸入量,以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語言攝入量。五、主要教學方法本課程采用課堂教學和課后練習相結(jié)合的方法。課堂教學方法:教師講解、課堂討論、小組討論等。課堂授課以精講多練為原則,以啟發(fā)、誘導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言表達的精確性和流利性。課后練習形式:閱讀理解、詞匯、文體分析和寫作練習。其中的Preclass work包括:1. Prereading questions 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熟悉文章涉及的話題、內(nèi)容,為更好地學習文章做好準備。2. Dictionary work 安排學生自己先做好詞匯工作,為教師課堂講解做準備。3. Library work 讓學生從相關的文獻資料中尋找相關的知識,以便進一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并培養(yǎng)他們自我學習的能力。六、課時安排三年級:每周4學時,兩個學期。四年級:每周4學時,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前十周。七、采用教材三年級教學內(nèi)容:《高級英語》第五、六冊四年級教學內(nèi)容:《高級英語》第七、八冊八、考核方式本課程考核采取平時成績(課外作業(yè))、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jié)合的形式,以百分制計算。本課程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擴大詞匯量,增加語言攝入量,學習相關的寫作方法。各單元寫作方面的具體要求為:《高級英語》第五冊第一單元:了解Analogy的運用,并學習Writing topic。第二單元:熟悉文章段落間的起、承、轉(zhuǎn)、合的方法和cause and effect的文章的基本特點,訓練寫Topic sentence。第三單元:熟悉Description developed by examples,訓練圍繞主題的寫作。第四單元:了解銜接手段,進一步訓練cause and effect的寫作。第五單元:學習運用Quotation來發(fā)展觀點,訓練運用銜接手段。第六單元:比較Narration and Argument,熟悉各自的特點,鍛煉寫大綱。第七單元:熟悉Inductive argument寫作方法,訓練Narration的寫作。第八單元:熟悉Expository writing的特點,訓練Description的寫作。第九單元:了解Argument bined with other patterns of development,訓練Exposition的寫作。第十單元:熟悉Examples and illustrations的用法,訓練Exposition(example)的寫作。第十一單元:熟悉Classification的用法,了解Metaphor的運用,訓練Exposition(Comparison)的寫作。第十二單元:了解運用definition, examples, quotation, illustrations, analogy, parison and contrast, narration and description, cause and effect, classification and division等綜合方法寫Exposition,訓練Exposition(Contrast)的寫作。第十三單元:了解Figurative language,訓練Exposition(Cause and effect)的寫作。第十四單元:進一步了解Narration的寫作方法,訓練Exposition(Defining)的寫作。第十五單元:學習Diction and sentence structure, 訓練Exposition(Argumentation)的寫作。第六冊第一單元:學習Narration中Description 的使用。第二單元:學習區(qū)分不同的文體風格。第三單元:學習運用induction, parison and contrast, cause and effect。第四單元:鑒賞short story。第五單元:鑒賞short story。第六單元:了解Classical rhetoric。第七單元:熟悉Expository writing中definition的使用。第八單元:學習通過Comparison and Examples進行Definition。第九單元:學習Generalization中運用Evidence。第十單元:學習Causal analysis。第十一單元:學習利用Rhetorical questions。第十二單元:熟悉Comparison and contrast的不同類型。第十三單元:學習Definition through illustration。第十四單元:鑒賞Mechanistic metaphor。第十五單元:了解Analysis through analogy。第七冊:第一單元:了解不同的Rhetoric的流派與特點。第二單元:介紹寫作的要素與修辭的研究原則。第三單元:介紹Artistic criti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