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已知 A 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μ=, B 與斜面間的摩擦不計, sin37186。=,g=10m/s2。求:( 1) A、 B 第一次碰撞后 B 的速度;( 2)恒定推力 F 的大??;( 3) A、 B第一次碰撞后在 T= 的這段時間內(nèi), A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W。 20。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 M=4kg 的木板靜置于足夠大的水平地面上,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μ=,板上最左端停放著質(zhì)量為 m=1kg 的可視為質(zhì)點的電動小車,車與木板的擋板相距 L=5m。車由靜止開始從木板左端向右做勻加速運動,經(jīng)時間 t=2s,車與擋板相碰,碰撞時間極短且碰后電動機的電源切斷,車與擋板粘合在一起。求碰后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動的距離。 21。如圖所示,光滑軌道上,小車 A、 B 用輕彈簧壓縮后用細繩系在 A、 B 上,然后 A、B 然后以速度 v0 沿軌道向右運動,運動中細繩突然斷開,當(dāng)彈簧第一次恢復(fù)到自然長度時 A 的速度恰好為零,已知 A、 B 質(zhì)量分別為 mA、 mB,且 mAmB。問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滑塊 B 是否會有速度等于零的時刻?試通過定量分析,證明你的結(jié)論。 江蘇省揚州中學(xué)校本導(dǎo)學(xué)案(選修物理) 選題人:邵偉紅 8 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強化練習(xí) 班級 ________姓名 _________ 22。如圖所示 ,一個帶有 1/4 圓弧的粗糙滑板 A,質(zhì)量為 mA=3kg,其圓弧部分與水平部分相切于 P,水平部分 PQ 長為 L=。開始時 A 靜止地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mB=2kg 的小木塊 B 從滑板 A 的右端以水平速度 v0=5m/s 滑上 A,小木塊 B 與滑板 A 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小木塊 B 滑到滑板 A 的左端并沿著圓弧部分上滑一段弧長后返回,最終停在滑板 A 上。( 1)求 A、 B 相對靜止時的速度大?。唬?2)若 B 最終停在 A的水平部分上的 R 點, P、 R 相距 1m,求 B 在圓弧上運動過程中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能;( 3)若圓弧部分光滑,且除 v0 不 確定外其它條件不變,討論小木塊 B 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是否有可能在某段時間里相對地面向右運動?如不可能,說明理由;如可能,試求出 B 既能向右滑動,又不滑離木板 A 的 v0的取值范圍。( g=10m/s2) 23。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 M=4kg 的平板車,車的上表面右側(cè)是一段長L=1m 的水平軌道,水平軌道左側(cè)連一半徑為 R= 的 1/4 光滑圓弧軌道,圓弧軌道與水平軌道在 O1點相切,車右端固定一個尺寸可以忽略、處于鎖定狀態(tài)的壓縮彈簧,一質(zhì)量為 m=1kg 的小物塊緊靠彈簧,小物塊與水平軌道間 的動摩擦因數(shù) μ=,整個裝置處于靜止?fàn)顟B(tài)?,F(xiàn)將彈簧解除鎖定,小物塊被彈出,恰能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 A, g=10m/s2。求:( 1)解除鎖定前彈簧的彈性勢能;( 2)小物塊第二次經(jīng)過切點時的速度大??;( 3)最終小物塊與車相對靜止距切點的距離。 江蘇省揚州中學(xué)校本導(dǎo)學(xué)案(選修物理) 選題人:邵偉紅 9 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強化練習(xí) 班級 ________姓名 _________ 24。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 m 的物體從固定的半徑為 R 的 1/4 光滑圓弧軌道的最高點 A 處由靜止滑下,質(zhì)量為 m、長度為 R 的小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 CD 上,小車表面與圓弧軌道末端 B 和 E 平齊。物體從軌道末端 B 滑上小車 ,小車即向右運動,當(dāng)小車右端與壁DE 剛接觸時,物體 m 恰好滑到小車右端且相對小車靜止,小車與 DE 相碰后立即停止運動,但不粘連,物體 m 則繼續(xù)滑上固定的光滑圓弧軌道 EF,以后又滑下來沖上小車。試求 :(1)水平面 CD 的長度和物體 m 滑上 EF 軌道的最高點 P 相對于 E 點的高度。 (2)當(dāng)物體 m 再從 EF 滑下并滑上小車,如果小車與壁 BC 相碰后速度也立即變?yōu)榱悖詈笪矬w m 停在小車上的 Q 點,則 Q 點距小車右端多遠 ? 25。有一傾角為 θ 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擋板 M,另有三個木塊 A、 B 和 C,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 mA=mB=m, mC=3m,它們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相同。其中木塊 A 放于斜面上并通過一輕彈簧與擋板 M 相連,如圖所示。開始時,木塊 A 靜止于 P 處,彈簧處于原長狀態(tài)。木塊 B 在 Q 點以初速度 v0 向下運動, P、 Q 間的距離為 L。已知木塊 B 在下滑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與木塊 A 相碰后立即一起向下運動,但不粘連。它們到達一個最低點后又向上運動,木塊 B 向上運動恰好能回到 Q 點。若木塊 A 仍靜止放在 P點,木塊 C 從 Q 點處開始以初速度032v向下運動,經(jīng)歷同樣過程,最后木塊 C 停在斜面的 R 點,求:( 1) A、 B 一起 壓縮彈簧過程中,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 2) A、R 間的距離。 江蘇省揚州中學(xué)校本導(dǎo)學(xué)案(選修物理) 選題人:邵偉紅 10 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強化練習(xí) 班級 ________姓名 _________ 26。質(zhì)量為 M=3kg 的小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塊 A 和 B 的質(zhì)量 mA=mB=1kg,放在小車的光滑水平底板上,物塊 A 和小車右側(cè)壁用一根輕彈簧連接起來,不會分離。物塊A 和 B 并排靠在一起,現(xiàn)用力緩慢壓 B,并保持小車靜止,使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外力做功 135J,如圖所示。撤去外力,當(dāng) B 和 A 分開后,在 A 達到小車底板的最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