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過導學案學生知道自己應該記住的知識點是什么;怎樣去記,在導學案上都有明確的語言提示;【自主學習】的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不是面面俱到地去講解題綱,對于比較容易的內容,學生通過課本完全能掌握的,教師根本就不用浪費時間去講;對于重點知識和學生反應有一定困惑的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邊檢查邊強調,這樣一來,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給學生去自主學生,激發(fā)學習動機,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3.互動學習環(huán)節(jié),可分為小組互動和師生互動。但由于開卷考試,學生不如語數(shù)外學科重視,教師又不能花時間在課后進行輔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大大降低。目前我們出現(xiàn)的情況是“差生吃不了,優(yōu)生有點吃不飽”,這樣導致優(yōu)生能力提不高,差生在完不成任務的情況下只得抄襲,越來越差。教師要不經意的有意操作教學程序,也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及時引點迷津,監(jiān)督見證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學生討論得出某種結論和規(guī)律用欣賞和鼓勵性的語言加以評價,同時,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恰當使用多種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教學不容忽視,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樂,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始終處于學習亢奮的狀態(tài)。那么怎樣才能使導學案發(fā)揮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談談個人幾點的體會與想法,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討。這樣,學生學會了獨立的思考,實現(xiàn)了自己的發(fā)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導學案中設計適合學生思考、學生能自己動手解決的問題。同時,這一新的教學方法,考驗著老師和學生,改變了老師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中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以分析和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為立足點。學案還是學生復習時不可多得的一份經典資料。開學以來,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英語教研組深入研究,認真實踐,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還設計了幾個與數(shù)字有關的問題。它主要是立足于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體現(xiàn)有效學習的過程。這樣,學生就逐漸成為課堂的主角,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提出見解的機會。老師說咱們綜合一下,就是它2的正確答案,它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學習《祝?!窌r,有的學生識記了其中的字詞,3有的學會了復述故事情節(jié),有的把握了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主備教師備好后,再由備課組全體教師共同討論修改,最終定稿。針對每天所講內容,及時進行反饋,這也就要求學生增強課堂上的“負擔”,減輕課外學習的負擔。上學期使用了導學案后,八年級學生的成績明顯比七年級有大幅度提高,原來的權重分在40分左右。不過,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等在考卷中較難體現(xiàn)出來,但在平時的課堂中也有利用互動學習的過程是有所加強。課后仍然要回收檢查,以督促所有的學生都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我想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導學案不?導學?”的現(xiàn)象該成為歷史了,導學案的新時代就要來臨了吧!。形式主要的是選擇,輔以填空和識圖,切忌論述,有問答題就應該在課堂活動中解決,否則學生無法周全解答,時間耗掉了,課堂效益還得不到保障。利用導學案教學后,知識傳授和練習都要求在課堂內解決,不留作業(yè)在課堂外,這樣對難的題目學生都能在課堂內解決。對上學期的導學案使用的效果撰寫一點自己的心得。不論是哪一次的批閱都必須及時,老師及時的了解學生,知道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又便于課堂操控,查漏補缺。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參差的同學的學習實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通過導學案,可以讓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每課都有所收獲。關于作者屈原的生平,大家更是有興趣,都在查找資料,并且在互相爭論。從學生方面來說,改變了他們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在經過學習探討后,學生解決了自己的疑惑,在課堂中直接測試,是對他們對本堂課學到多少知識的一個反饋。我就在導學案的課前復習中設計了,先復習基數(shù)詞,序數(shù)詞的變化規(guī)則,讓學生復習它的讀法,念法。我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使用導學案的問題上要吸取其他老師的經驗。本學期我使用了學案教學。課堂實施導學的主要步驟為:1.預習情況交流,如unit 4 numbers , 我在開始上課時會問,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 之后,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和老師共同來解決問題。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整個課堂是教師的自編自演,學生只是觀眾,只是被動的觀看、接受。第一次使用導學案進行教學的是《離騷》。學生通過仔細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