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部編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三峽》古詩詞原文及翻譯 9.三峽(作者: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2024-12-06 23:58
【摘要】第三單元寫作學習描寫景物主課件配套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多角度、有層次地描寫景物。2.經典美文的賞析與學生習作的分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與聯想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圖片欣賞景物,寫法指導,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2、結合例文引路和范文賞析,學寫描寫
2024-12-09 02:02
【摘要】晚春【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謚號“文”,故稱“韓文公”。走近作者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2025-06-13 08:46
【摘要】咸陽城東樓【許渾】字用晦,丹陽(今屬江蘇)人,唐代詩人。晚年歸丹陽丁卯橋村舍閑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走近作者此詩大約是許渾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監(jiān)察御史的時候所寫。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于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七律。寫作背景
2025-06-20 08:40
【摘要】贈從弟(其二)走近作者【劉楨】字公干,漢末詩人,以五言詩著稱,存詩二十余首。他同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禹、應揚并稱“建安七子”。他在當時甚有詩名,曹丕稱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凄慘,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詞誦讀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
2025-06-16 00:44
【摘要】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一)(一)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辛棄疾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1.作者在這首詞中寄寓了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作者問姮娥“白發(fā)欺人”等詞句,表達自己對時光流
2025-06-20 14:32
【摘要】24詩詞五首主課件配套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品味名句,積累名句,增加語言積累,豐富文化積淀。2.了解五首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不同的藝術風格。3.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過程與方法1.朗讀法、聯想想象法:品味詩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培養(yǎng)學生讀詩的情感。2.比較閱讀法、討論點撥法:了
2024-12-08 19:21
2025-06-18 15:44
【摘要】第一篇:《八年級語文下冊課外古詩詞》教案 古詩詞五首 第一課時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目的要求: 1.了解有關韓愈的文學常識和本詩的寫作背景。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誦和默寫這首詩。 [...
2024-11-10 01:29
【摘要】八年級語文上冊課外十首古詩詞翻譯1、《長歌行》鑒賞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題解: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構,漢武帝時得到大規(guī)模地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
2024-11-02 10:12
【摘要】煮酒談笑詩詞意驕霸儒雅蓋世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觀滄海曹操龜雖壽曹操作者簡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
2025-06-21 03:19
【摘要】經典詠流傳贈從弟?劉禎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親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輩男性為從弟。贈人之作,自漢末蔚然成風,但大多抒寫朋友往還之事、夫婦離聚之情。劉楨之贈從弟,其勸勉、贊美之思,全借"詠物"發(fā)之,實在是破了常格。(186~217)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東平(今屬山
2025-06-20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