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教學設計南安東方學校劉秋英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jié)課選自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7課。本節(jié)課講述的是秦漢時期的科學技術。本節(jié)課內容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早在秦漢時期就在一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特別是在造紙術、醫(yī)學和數(shù)學等科學技術領域取得杰
2024-11-19 17:52
【摘要】第12課歷史文物仿制活動你知道什么是歷史文物嗎?歷史文物有什么價值呢?活動目標提高觀察鑒賞能力,增強保護文物意識培養(yǎng)動手能力,增強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習探究歷史的興趣活動準備動動腦子:你準備怎樣仿制歷史文物呢?收集素材準備工具
2024-12-08 14:03
【摘要】漢朝的科學技術習題精選一、單項選擇1.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紙的實物制造于()A.西漢早期B.西漢晚期C.東漢早期D.東漢晚期2.《九章算術》成書于()A.春秋時期B.戰(zhàn)國時期]C.西漢時期D.東漢時期3.《九章算術》總結了()A.夏朝以來的數(shù)學成就
2024-12-03 07:24
【摘要】第23課科學技術(上)同步測試基礎識記一.1.我國數(shù)學的起源很早。商朝甲骨文中已有一至十、百、千、萬13個數(shù)字,可以記載()B.一萬以內的任何自然數(shù)()A.《九章算術》B.《綴術》C.《齊民要術》D.《方圓闡幽》3.下列有關祖沖之的說不正確的是(
2024-12-02 23:43
【摘要】東漢末年以來,北方戰(zhàn)亂頻繁。這會產生什么影響?一、北方人口南遷1、北方人口南遷的時間和原因2、南遷人口集中的地區(qū)3、北民南遷的影響二、江南經(jīng)濟的發(fā)展1、南朝政權的更替2、江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條件3、江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表現(xiàn)3、江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表現(xiàn)1、農業(yè)的發(fā)展2、手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
2024-12-08 10:34
【摘要】第6課西周的分封知識網(wǎng)絡構建課后即時訓練1、曉明看電視劇《封神演義》時看到這樣一個鏡頭:周武王聯(lián)合800多個部落擊敗商朝軍隊,紂王自焚,商朝滅亡。他由此回憶起哪一個歷史事件?()A、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B、商湯滅夏C、牧野之戰(zhàn)D、國人暴動
2024-12-02 15:11
【摘要】第3課神奇的遠古傳說學習目標(明確目標,事半功倍)、黃帝和蚩尤的傳說,堯舜的禪讓制。傳說的區(qū)別。預習導航(走進去,眼前一道亮麗的風景)炎帝、黃帝和蚩尤
2024-11-20 03:34
【摘要】第3課開元盛世主備教師:周華鋒學生一、學習目標1.知道武則天和開元盛世的基本史實。2.認識武則天的歷史地位及其局限性,運用兩分法評價武則天。3.認識大唐盛世的歷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學習過程(一)快樂自學快速閱
2024-11-30 18:56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新式學堂的出現(xiàn),京師大學堂的創(chuàng)辦,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及科舉制度廢除等史實;了解民國時期著名文學藝術家魯迅、徐悲鴻、聶耳、冼星海、郭沫若、趙樹理、丁玲及主要成就。指導學生歸納本課文藝成就,提高歸納、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民國時期時代特征,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多
2024-12-03 04:25
【摘要】第6課戊戌變法【課標內容】1、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2、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窘虒W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結合課文,利用新聞報道、宣傳畫照片等各種歷史資料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過對百日維新的內容及戊戌變法的社會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資產階級維新派既具有進步性又
2024-12-02 15:35
【摘要】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講義【內容標準】了解造紙術的發(fā)明,認識造紙術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知道華佗、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知道《九章算術》。一、教學目標?了解四大發(fā)明,能夠說出造紙術的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的發(fā)
2024-11-27 23:16
【摘要】漢朝的科學技術甲骨文漢朝以前的書寫材料金文笨重竹簡昂貴的帛書以上書寫材料同紙相比有什么缺點?想一想一、蔡倫和造紙術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早在西漢前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用于書寫和繪圖的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紙逐步取代竹木簡和帛,為紀念蔡倫的功績,人們把這種
2024-11-18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