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思想,是學習中唯一的門徑”。兒童自己動手,就可以得到肌肉運動的快感。他依據(jù)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原理,結合本人的教育經驗,提出了17條“活教育”的教學原則:凡是兒童能夠做的,就應當教兒童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你要兒童怎么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鼓勵兒童去發(fā)現(xiàn)他自己的世界;積極地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比較教學法;用比賽的方法來增進學習的效率;積極地暗示勝于交際的命令;替代教學法;注意環(huán)境;分組學習;教學游戲化;教學故事化;教師教兒童;精密觀察。陳鶴琴認為,人之所以區(qū)別于動物就在于人的社會性,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個人都難以離開社會而獨立。1942年初,幼師附設嬰兒院。這一原則,是脫胎于杜威當年在芝加哥所主張的“做中學”(Learnins by doing),但比較杜威的主張更進了一步,不但是要在“做”中學,還要在“做”中教,不但要在“做”中教與學,還要不斷地在“做”中爭取進步。他還經常把兒子抱到課堂上當兒童心理學的“活教材”。陳鶴琴(18921982年),1914年與陶行知同行赴美留學。要做一個現(xiàn)代中國人,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要有健全的身體;要有創(chuàng)造的能力;要有服務的精神;要有合作的態(tài)度;要有世界的眼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徐衛(wèi)紅)第二篇:陳鶴琴“活教育”思想陳鶴琴“活教育”思想介紹一、“活教育”實驗1919年9月,陳鶴琴任教南京高師,授教育學、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他兼任幼專、幼師兩校校長,繼續(xù)他的“活教育”實驗。既然“活教育”的課程內容是來源于自然、社會和兒童的生活,其組織形式也必須要符合兒童的活動和生活的方式,符合兒童與自然、社會環(huán)境的交往方式。在這一段話里,陳鶴琴把十七條原則的理論依據(jù)、實踐依據(jù)和教育目的都交待清楚了。這一條原則的理論依據(jù)是,按行為心理學說來,思想原來也是一種行動。原則四:鼓勵兒童去發(fā)現(xiàn)他自己的世界。你稱贊他,就高興,你罵他就反感。所以,必須讓兒童到大自然、大社會中,通過“現(xiàn)代”的活教材研究到“過去”的死知識上去。但比賽必須避免勝利者驕傲、敗北者氣餒兩種弊病,防止不服從指揮,把競爭變成傾軋,把比賽變成妒嫉的惡果出現(xiàn)。積極的暗示就是一種激勵教育法;它是軟性的,比消極的命令要費時間精力,但其效果卻非常之大。②小孩子是喜畫畫的,如果看見他在墻壁上、地板上亂涂亂畫,就得給他大的空白紙,讓他在紙上去畫。⑥小孩子是喜歡游戲、喜歡賭博的。再如傀儡戲,經過改造,也可變成活動的教具。分組研究、共同討論的方式就是集體學習,是活教育教學原則的一種方式,也使刺激和反應的程式由單軌變?yōu)閺蛙?。故事的作用有四點:①故事與兒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②故事情節(jié)的神奇,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③故事能激起兒童的想象力;④故事組織的完整,適合于兒童的學習心理。這種辦法一方面可補充教師數(shù)量之不足,有益于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可以對教師的教學起輔助作用,有益于教學效益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觀察的方法,便能增進教學的效果,即不僅能促進教學興趣,而且兒童的人生態(tài)度,也將因此而得到健全的發(fā)展。三是在師生關系上,針對傳統(tǒng)教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活教育強調了兒童的學習應以兒童自己學、做為主,調動一兒童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學校教學的氣氛。只有結合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我們才能正確理解他所說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不要說在陳先生所處的那個教育極其落后幾近荒蕪的年代,就是在高等教育普及率高的驚人的今天,選拔性很強的考試也必然注定了很多學生是“教不好”的,即使有的教師具有超強的本領。如給兒童講魚,就要讓他看到真正的魚,觀察魚的呼吸、游動,甚至解剖魚體,研究魚的各部。祿貝爾的學前教育思想:作為“幼兒教育之你”的福祿貝爾是近代幼兒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其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對世界各國幼兒園的發(fā)展以及幼兒教育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福祿貝爾看來,一個游戲著的兒童,一個全神貫注地沉醉于游戲中的兒童,正是幼兒期兒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現(xiàn)。第五篇:陳鶴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陳鶴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1923年創(chuàng)辦可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創(chuàng)立了“活教育”理論,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國化、平民化的幼兒教育道路。在我國幼兒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學習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論,繼承和發(fā)揚他為幼兒教育事業(yè)奮斗驚聲,對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幼兒教育理論體系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活教育“做”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幼兒園最好的教育內容。在《人的教育》一書中,福祿貝爾懇切地呼吁:“母親啊,鼓勵和支持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