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課題:10、《陋室銘》(劉禹錫)學科:語文備課組:初二語文課型:新授課主備人:楊忠東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翻譯全文。2、技能目標:學習本文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2024-12-09 12:13
【摘要】第一篇:《陋室銘》《愛蓮說》習題集 《陋室銘》習題集—劉禹錫(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
2025-11-09 22:26
【摘要】第一篇:陋室銘_愛蓮說練習題 八年級語文《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練習題 一、基礎知識題 1.給下列漢字注音。(3分) 陋()馨()儒()牘()案()苔()2.讀拼音寫漢字。(3分) 甚f...
2025-11-10 04:04
【摘要】第一篇:《陋室銘》與《愛蓮說》比較閱讀 八年級上冊文言文比較閱讀 《陋室銘》與《愛蓮說》比較閱讀 【甲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
【摘要】第一篇: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五單元_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導學案_人教新課標版 八年級語文導學案課題:《短文兩篇》 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 1、積累一些文言字詞。 2、了解兩篇短文的思想內容...
2025-09-29 21:41
【摘要】1《陋室銘》和《愛蓮說》中考真題集錦(一)2021河南省(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劉禹錫《陋室銘》)(乙)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
2025-02-02 14:10
【摘要】《愛蓮說》總復習一、原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二、解詞:1、書下注釋:(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
2025-08-03 05:59
【摘要】第一篇:26《陋室銘》與《愛蓮說》復習學案 《陋室銘》與《愛蓮說》復習學案 編寫人:張小燕 審核人:初二備課組 時間: 1、4學習目標: 1、掌握文學常識及重點字詞。 2、積累文言詞語,...
2025-10-25 22:22
【摘要】《陋室銘》和《愛蓮說》中考真題集錦 ?。?008年海南省 《愛蓮說》周敦頤(北宋)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
2025-03-26 05:10
【摘要】此人生活在中唐時期,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交誼很深,世稱“劉柳”;與白居易并稱為“劉白”;后世尊稱他為“詩豪”。他是誰?劉禹錫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洛陽(現(xiàn)在屬河南?。┤?,貞元九年進士,唐代著名詩人,哲學家。唐順宗時,曾參加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運動,不久失敗,
2025-03-12 21:35
【摘要】 《陋室銘》評課稿 我校語文組多年來積極教學教改理論的學習與探討,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思想,全體老師勇于探索,力求創(chuàng)新。在教學實踐中,注重把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教學過程當中,并取得了可喜...
2025-11-27 01:33
【摘要】教案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2課《陋室銘、愛蓮說》同步練習及答案 內容預覽: 《短文兩篇》過關測試 (一)《陋室銘》閱讀訓練 【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
2025-01-25 05:52
【摘要】10、《陋室銘》練習一、解釋下列加點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
2025-11-07 02:05
【摘要】欒城五中高效課堂八年級語文導學案課題:《短文兩篇》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1、積累一些文言字詞。2、了解兩篇短文的思想內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3、把握兩文托物言志的寫法。過程與方法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2、背誦并默寫兩篇短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學習《陋室銘》,
2025-11-24 09:21
【摘要】第一篇:陋室銘(優(yōu)質課教案) 陋室銘 鄢陵縣大馬鎮(zhèn)第三初級中學李段齊 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寫作背景。 2、了解“銘”這一文體的特點。 3、借助課下注釋及工具書疏通文意。 4、...
2025-10-12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