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衡石量書整理 課時素養(yǎng)評價 六 《大學》節(jié)選 (50分鐘·60分) 一、基礎過關(34分,選擇題每小題2分) ,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知:知識 ...
2025-04-05 05:32
【摘要】第一篇:中國文化經典語錄 中國文化經典語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0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0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024-10-28 23:39
【摘要】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泰山是一座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僅在泰山的中軸線上就現存有各種石刻1800余處。泰山岱廟天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稱為中國三大宮殿。在靈巖寺還有40尊宋代的羅漢塑像,造型突出個性,充分顯示了中國
2025-01-17 15:11
【摘要】第三講服飾主講:楊柯修一、服飾引論脩“束修”,是古代諸侯大夫相互饋贈的禮物,也是學生向老師致送的酬金。加香料制造而成的干肉。一、服飾引論飾“凡祭祀,飾其牛牲”——《周禮
2025-05-05 18:54
【摘要】1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老師都說好!名著導讀2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老師都說好!萬世師表,百代馨香,德配天地道貫古今3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老師都說好!刪詩書,定禮樂,創(chuàng)儒學
2025-08-01 16:16
【摘要】基礎夯實()正.焉正:正確。,是知.也知:了解,知道。,無施.勞施:表白。動.,仁者靜動:活動。解析A項,修正;B項,同“智”,聰明、明智;D項,活躍。答案C()、飲水,戒之在得解析“已”通“矣
2024-11-16 03:05
【摘要】經典原文4《大學》節(jié)選對應學生用書P29曾子(前505-前436),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南)人,名參,字子輿。是鄫國(繒國)太子巫的第五代孫。父親曾點(曾皙),母親上官氏。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zhèn)?。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鬃拥膶O子孔伋(字子思)師從參公,又傳授
2024-12-09 11:24
【摘要】原君(節(jié)選)文本助讀知識梳理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其后,封建社會逐漸走上了下坡路。明清之際是一個社會大震蕩的時代,在封建經濟自身的發(fā)展中出現了新的經濟成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已經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一些先進的思想家開始意識到即將發(fā)生“天崩地解”(黃宗羲)的歷史變化,認為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
2024-11-19 18:25
【摘要】直書文本助讀知識梳理《直書》,選自《史通》?!爸睍本褪遣浑[諱事實真相,不飾惡虛美,如實記載歷史事實。中國史學的兩個高峰都出現在唐以前。尤其是從東漢至隋末,史學逐漸從經學的附庸成長為一門獨立的學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唐代史學家劉知幾總結前代史書,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史學理論著作——《史通》。在當時皇權專制“黑云壓城城欲摧”的形勢下
2024-11-17 18:30
【摘要】經典原文6求__諫對應學生用書P47吳兢(約669-749),唐朝史學家。汴州俊儀(今河南開封)人。仕歷大部分時間是在京城做史官。武則天當政時,吳兢以“有史才”之名,被薦入史館修國史。他除能秉筆直書,還能不顧個人安危直陳政事。吳兢從事修史工作長達40余年。他還利用業(yè)余時間寫出了紀傳體《唐書》、編年體《
【摘要】第一單元入門四問了解知識領域本單元是全書的緒論部分,主要探討有關文化經典的具有普遍性的問題,目的是用來激發(fā)我們的學習興趣。首先按照四部分類法,將中國古代典籍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分,介紹了我國古代典籍的發(fā)展情況以及各部的代表作品;其次以時間為序,縱向展開,介紹了我國從先秦到晚清文化經典不同的時代特點和思想風貌;再次闡述了中
【摘要】浙東學術文本助讀知識梳理《文史通義》是清代史學家章學誠積一生之力著成的一部史學理論著作,與劉知幾的《史通》一直被視作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雙璧。全書共九卷,分為內篇和外篇兩部分。內篇多半泛論文史,外篇闡述修志體例。其論學主旨,以“考索”與“義理”并重,但反對無目的的考索和空談義理。其主要理論是:其一,“六經皆史”論;其二,有關
【摘要】中國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明確]按照隋唐以來定型并逐漸流行開來的四部分類法,中國古代的典籍可以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分。如下圖:分類釋義內容經部指儒家學說。儒家經書開始有五部,即《詩》《書》《禮》《易》《春秋》,稱為“五經”,從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經”,即《周易》《尚書》《詩經》
2024-12-09 11:26
【摘要】相關讀物直__書,把握文意。2.了解劉知幾的“直書”說及我國古代史學實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應學生用書P25劉知幾(661-721),唐代史學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門,家學淵源,自幼博覽群書,攻讀史學,后又致力于文學。他20歲時中進士。武則天圣歷二年(699),奉調長安,任王府倉
2024-12-09 11:25
【摘要】 衡石量書整理 課時素養(yǎng)評價 二 《老子》五章 (50分鐘·60分) 一、基礎過關(30分,選擇題每小題2分) ,不正確的一項是 ( ) ,非常道 道:言說,說出 ...
2025-04-05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