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A.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B.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C.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D.一部分哲學的基本問題2、列寧的物質定義揭示物質的唯一特性是()。A.運動B..可知性C
2025-08-04 23:47
【摘要】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的唯一特性是()A、運動的絕對性B、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C、客觀實在性D、本質的可知性2、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是()A、形而上學觀點B、不可知論觀點C、唯心主義觀點D、一元論觀點3、關于物質、運動、靜止的正確提法是(
2025-08-05 10:34
【摘要】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第一章第一節(jié)物質世界和實踐一、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二、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一、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一)世界觀與哲學基本問題1、哲學是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世界觀
2025-02-21 21:09
【摘要】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第一章(三)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量變和質變及其相互轉化質是一事物區(qū)別其他事物的內在規(guī)定性。1、質、量、度量是可以用數(shù)量關系表示的規(guī)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質的穩(wěn)定性的數(shù)量界限,是質和量的辯證統(tǒng)一。二、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規(guī)律冰水汽
2025-02-21 23:04
【摘要】物質性質的探究一、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有兩層含義:1、不需要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物質的色、態(tài)、味等);2、在物理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物質的熔點、沸點等)。物質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不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的物質性質,叫做物理性質。二、討論
2025-07-20 02:00
【摘要】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質性知識結構地球概況(占8分)自然界的物質(占16分)地球上的生物(6分)(2020秋考試:占30%)?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及其圈層結構:?地球的表面形態(tài):[第一節(jié)知識點分析](重點)(重
2024-10-26 16:36
【摘要】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1課時世界的物質性1.知識目標(1)識記物質的含義。(2)理解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3)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世界真正的統(tǒng)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2.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分析宇宙間一切事物及其現(xiàn)象的能力。
2024-11-17 20:02
【摘要】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1課時世界的物質性1.知識目標(1)識記物質的含義。(2)理解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3)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世界真正的統(tǒng)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2.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分析宇宙間一切
2025-01-18 01:45
【摘要】物質的性質與變化2一.性質物理性質不需經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色態(tài)味、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吸附性、硬度、熔沸點、潤滑性、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表現(xiàn):定義:可以通過人的嗅覺、聽覺、視覺和感覺感知的或儀器測知的3化學性質定義:經化學變化才表現(xiàn)出來
2024-11-24 11:32
【摘要】1.3物質性質的探究一、學習目標要求(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含義(理解)。2.認識幾種化學儀器(了解)。3.學習酒精燈的使用和物質加熱的方法(初步學會)。(二)過程與方法1.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2.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進行交流、討
2024-12-08 21:42
【摘要】九年級1班備案人:李棟時間:2020年8月30日物質性質的探究第一課時一、學習目標1、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含義;2、通過銅片加熱變黑的主題探究,學生初步感受到科學探究;3、感受合作與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二、學習過程情境引入:在我們的身邊有形形色色的物質,它們有著這
2024-11-19 20:06
【摘要】請把化學試卷、答題紙、學案放在桌子上,做好上課的準備!課前準備:猜猜他是誰猜猜他是誰??國籍:中國?職業(yè):運動員?出生地:上海?專業(yè)特點:欄間節(jié)奏好?重要事件:2022年12秒88破世界紀錄……一模分析——元素化合物的綜合推斷30猜猜A是誰?1、A是
2025-01-13 08:45
【摘要】《物質的推斷》復習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本節(jié)內容的復習,使學生掌握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用途,掌握進行物質推斷的方法和技能。2、過程與方法:通過知識點梳理、讓學生養(yǎng)成對所學習知識的總結歸納,把零散的知識進行網絡化、系統(tǒng)化。引導學生找出推斷題中的突破口。3、情感態(tài)度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2025-04-17 06:19
【摘要】物質的分類教學設計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學會用簡單的分類方法(交叉分類法、樹狀分類法)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2.了解分散系、液體分散系的分類、膠體及其主要性質,知道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能夠根據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區(qū)分溶液、膠體和濁液,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膠體與溶液的區(qū)別。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化學物質及化學反應分類方法的討論,認識分類法在化學研究的作用
2025-04-17 06:27
【摘要】初中化學知識總結(識記部分)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⑴金剛石、石墨:C⑵水銀、汞:Hg(3)生石灰、氧化鈣:CaO(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7)氫硫酸:H2S(8)熟石灰、消石灰:Ca(OH)2(9)苛性鈉、火堿、燒堿:NaOH(10)純堿:Na2CO3碳酸鈉晶體、純堿晶體:Na2CO3·10H2
2025-06-15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