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的有效方法。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忽視這一點,教師的單方面授課、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的學習熱情越來越低。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課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師生之間和諧的溝通模式對英語課程的順利展開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難以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如何將死板的英語練習轉(zhuǎn)化為靈活的教學互動,需要教師共同去探討。然而,以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的展開對當前高中教育而言也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針對當前我國高中英語課堂的互動情況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一、營造互動氛圍,加強小組合作要構(gòu)建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首先要創(chuàng)造互動氛圍??梢哉f,互動氛圍是教師開展有效課堂的關鍵,因此,教師需要聯(lián)系課堂實際,開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的情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重視生生互動,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合作發(fā)展,逐漸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法,使學生在熱烈的討論氛圍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教師還可以將教學活動設計為學生之間的雙人互動和多人合作等形式,進行合作學習,例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一人讀一人翻譯,幫助學生展開對話??谡Z表達能力需要進行練習,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表達機會,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進行互動學習。二、激發(fā)探求欲使學生產(chǎn)生互動需求教師要想使學生能夠積極在課堂上產(chǎn)生互動,就得使其創(chuàng)造力得以充分發(fā)揮。在教學思路上表現(xiàn)為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考?,F(xiàn)行的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只尋求一種答案,要引導學生并不因為找到一個答案而滿足,而是一問多答或一答多問,創(chuàng)造性活動便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開始的。當學生對于一般問句、選擇問句、特殊問句、反意問句等基本掌握后,進行一些多項性、判斷性和逆向性提問。特別是逆向性提問很受學生的歡迎。例如,基于學生已學過一般問句的提問和回答,學生提出:Are you listening toyour teachernow?Are you old?Are you a good student? Are you going to playgames after school?…學生提出的問題既忠實于課本的內(nèi)容,又體現(xiàn)了語言重點,既訓練了學生說英語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能力。三、學生自學、小組活動使學生積極互動在新授課伊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心理、生理上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生容易達到的”階梯式”的教學目標,然后向?qū)W生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再由學生個人自學,讓其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在學生自學、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開展小組討論。小組一般由程度各異的四名學生組成,每隔一段時間,小組要重新組成,永遠保持”同組異質(zhì)、異組同質(zhì)”的學習程度。在課堂上,小組匯報自學情況,一般控制在 15 分鐘左右。各小組的成員用英語匯報自己的預習情況,主要回答本課的學習目標和自學目標,組內(nèi)成員采用輪流提問題的形式。小組長把各組員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總結(jié)起來讓大家一起思考、討論。最后各小組長把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以便在組際交流時能解決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通過巡視和參與,筆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自學能較好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基本上能正確回答問題,組內(nèi)同學相互學習,團結(jié)協(xié)助,達到共同學習的目標。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入評價機制、豐富教學形式是實施互動式教學的有效途徑教學評價不僅可以幫助師生發(fā)現(xiàn)教學進程中的問題,還是教學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合理的教學評價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調(diào)控及對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激勵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評價方式包括師評、自評、互評多種形式,教師要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注意的是,評價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以啟發(fā)。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評價內(nèi)容的多維性,在英語課堂上應該對學生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包括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吐字發(fā)音、思路展現(xiàn)、態(tài)度方式等多個方面,這也是構(gòu)成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元素。此外,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各類活動,豐富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制定合理的獎勵措施,如默寫比賽、講英文故事、英文歌曲比賽、聽力競賽、演講比賽等。教師要真正改變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滿足高中生對新鮮感的需求。英語教學互動有著很微妙的教學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師生是相互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要想達到課堂效果的最優(yōu)化和最大化,教師應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進一步完善現(xiàn)有的互動教學模式,努力構(gòu)建高效課堂。因此,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模式的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第三篇: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內(nèi)容提要: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越來越廣泛地被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用來教學教材上的單詞,也可以用來教學會話;它可以貫穿整堂課,也可以只是穿插在其中的一兩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只要運用地好,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發(fā)揮它的作用。關鍵詞:故事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語言交際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是開放型的,不僅來自于課堂,還會從社會上,從媒體中獲得。以往枯燥、呆板的教學方法,封閉、陳舊的教學模式,沉悶的學習氛圍都將不能適應新的教學形勢,不能適應新的教學內(nèi)容。小學英語教學必須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并使學生在知、情、意等諸方面得到和諧地發(fā)展。為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成效,使英語貼近生活,成為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奠定學生語言學習的基礎,強化目標,增強交際能力,筆者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入手,借助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形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一、對英語故事教學法的認識故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故事教學來完成教學和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而所謂英語故事教學法,則是教師把英語課文中的字、詞、句放在生動的故事中學習,讓學生在聽故事的時候聽英語,在講故事的時候?qū)W說英語,從而達到學習英語知識的目的。二、故事教學的意義:故事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而“故事是兒童的第一大需要”,聽故事,講故事,表演故事似乎就是孩子的天性,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思維與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故事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的表達以及運用能力學習語言是為了運用語言。人們?nèi)菀渍`解“學”與“用”的關系,認為只有先學會了然后才會運用。事實上,在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中,學與用是綜合在一起的,“學”就是“用”,“用”也是“學”,難以分清彼此。而故事教學使學生進入某種角色,感到不是在學英語,而是在用英語與別人交際。因此,故事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克服遺忘,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功地提高了整個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三、故事教學的實施恰當?shù)剡x擇或創(chuàng)編故事內(nèi)容,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我們始終要遵循“詞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圍繞故事寫,故事圍繞興趣選,興趣以理解為前提”的原則。首先,教師可以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挖掘并將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創(chuàng)編故事。故事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故事的長短、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進行安排。如:筆者在教學《牛津英語》5A A day out學會運用句型:I want to? /I like to?來表達自己喜歡的活動。筆者在教學的新授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一個故事情景:“隨著一段抒情的音樂并出示多媒體,一家人一起進入空氣清新,陽光明媚,郁郁蔥蔥的郊外公園。在公園里他們看見了、感受到了?(學生用自己學過的知識表達:They can see a lot of beautiful flowers./They are fine./ They are happy./?)媒體上出現(xiàn)一些學生喜愛的活動圖片(play hide and seek, skip the rope, play the slide and swing?)帶領學生學習新單詞。之后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你們一家人也在那里,你會選擇什么活動(I like to?/ I want to?)愉快的心情,巧妙的設計,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都是學生輕松而愉快學習的前提和保證。運用學生熟悉的或親身經(jīng)歷過的活動展開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開口說的愿望。其次,要圍繞教學重難點選擇故事,使復雜的語言簡單化。通過學生熟悉的材料教學,更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新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盡量選擇知識點集中、會話內(nèi)容適中,學生才能夠集中學習和運用相關語言知識。如在教學《牛津英語》4A Are you my mother? 一課,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用My____ is/ are____來描述不同動物的體態(tài)特征。教學時筆者與童話故事《小鴨子找媽媽》巧妙連接,學生扮演不同動物與小鴨子對話,故事語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學生的喜愛,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