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___________叫重力勢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彈性勢能。通常把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為_________。三、典型例題如圖所示,小朋友沿著滑梯勻速下滑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忽略空氣阻力)()A.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他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D.他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不變?nèi)鐖D是火箭發(fā)射升空時的情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火箭上升過程中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火箭升空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火箭升空時受到慣性力的作用四、課堂練習下列物體具有哪種形式的機械能:在平直軌道上行駛的火車具有______能,拉開的弓具有________能,、探究動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鋼球從斜面上滾下,打到一個小木塊上觀察木塊被推得遠近.(1)讓同一鋼球從不同高度滾下時,原來的位置越高,滾到斜面下端時_______越大,把木塊推得越______,表示鋼球_______越大.(2)讓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鋼球質(zhì)量越大,讓木塊推得越______,表示鋼球的______能越大.(3)這個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質(zhì)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______。B 火車的動能一定比汽車的動能大 C 速度越大的物體,動能越大 D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當跳傘運動員勻速下降時()A 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 B 動能增加,機械能不變 C 動能增加,機械能減小 D 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飛機在高空沿水平方向勻速行駛,同時空投救災物資,空投過程中飛機的()A 動能增加,重力勢能不變 B 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 C 動能、重力勢能都增加 D 動能、重力勢能都減小老鷹和小燕子在空中飛行時,如果它們的動能相等,則()A 老鷹飛得快 B 小燕子飛得快C 老鷹和小燕子飛得一樣快 D 無法判斷第五篇:功 教學案一體功教案蘇科版設計意圖及教材分析我采用的是教案學案一體化的問題式教學方式,教師用的教案和學生的學案幾乎一樣,只是學生的學案寫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教師的教案寫的我將如何教這個問題。本章節(jié)是蘇科版初中物理的重點,也是中考必考章節(jié)之一,為以后學習電功做了鋪墊,同時也為下一章能量部分打下基礎?!笆裁词枪Α薄疤骄啃泵妗笔菍W生認識功的關鍵,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可增加對功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與合作能力。知道功的定義,公式和單位,并會利用公式進行相關計算。知道產(chǎn)生功的兩個必要條件,并會判斷各種情況下力是否做功。熟悉探究機械特點的實驗過程 過程與方法(1)實驗探究,探究總結(jié)機械的共同特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相互合作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重難點重點:功概念的理解及利用公式的簡單計算。教具與學具多媒體,斜面,木塊,彈簧測力計和小車。教學過程(即學生學案)課前預習(1)。(2)。本部分打算讓學生分組自己設計并完成實驗,教師在教室內(nèi)走動,給各組做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各組在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醒其他組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本部分耗時大約15分鐘。什么是功?計算公式是什么?單位有哪些?本問題打算讓學生自己回答,教師稍提一下復合單位,簡單復習一下速度和密度的單位。(4)。本問題我將采用學生回答,同學糾錯的方式。打算四個學生回答。本部分耗時約15分鐘。10N,180。扶梯把小明從三樓送上四樓的過程中對小明做功____J。拉力F在10S內(nèi)做的功為_________J。足球沿水平場地向前運動了30m,則足球運動員對足球做的功是()A、0 B、150J C、6000J D、無法計算、乙兩物體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甲在較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乙在較粗糙的水平面上運動.設兩物體在移動相同的距離的過程中,推力所做的功分別為 和A.則()B.C.D.無法確定,放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00N的水平推力將箱沿力的方向勻速推動1m,則()A....,如果采用以下三種方式:直接用手拎、用定滑輪提、用動滑輪提,不計摩擦及滑輪重,則對物體做功()A、直接拎重物做的功多 B、用定滑輪提做的功多 C、用動滑輪提做的功多 D、三種方式做的功相同 計算題(寫出必要的步驟)小明的質(zhì)量是50kg,學校教學樓每層高3米,問:當小明從1樓上到2樓時,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板書設計省力的機械費距離,省距離的機械費力。實驗探究過程中有同學只顧做自己的實驗,不與同組其他同學交流,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以后要加強引導。課堂時間占用過多,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練習時間。問題式教學可以將本節(jié)的知識很清晰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知道應該學什么。附:學生學案11.3功學案知識目標(1)。(2)。(3)。課前預習(1)。是否存在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請你設計實驗并進行驗證,將實驗結(jié)論寫出。什么是功?計算公式是什么?單位有哪些?(4)。練習,受到20N的水平拉力,在水平面上勻速前進5m,則重力做功為_________J,180。10N的牽引力作用下上坡,已知汽車沿斜坡前進了500m,在豎直方向升高了10m,那么牽引力對汽車做了_________J的功,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勻速前進10m,則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為______J;,扶梯長是7m,小明體重為600N。物體A通過滑輪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1m/s 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N,若不計動滑輪、繩子、彈簧測力計的重力和動滑輪與繩間摩擦,那么物體A與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__N。二、選擇:,正確的是(),就一定做了功B.只要物體移動了距離,就一定做了功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又移動了距離,就一定做了功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又在該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就一定做了功 ,正確的是()A、物體通過的距離越長,、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外力F與物體移動的距離S的乘積越大,、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受到的力都做了功 B、受到的重力沒有做功 C、受到的支持力沒有做功 D、對滑梯的壓力做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