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寥、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16. 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 務:務必。 C. 嘗以十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 叩:攻打。 17. 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②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③ 北收要害之郡 ④ 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A. 兩個“固”字相同,兩個“北”字相同 B. 兩個“固”字相同,兩個“北”字不同 C. 兩個“固”字不同,兩個“北”字相同 D. 兩個“固”字不同,兩個“北”字不同 18.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席卷天下 A. 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B. 內立法度,務耕織 C. 東割膏腴之地 D. 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 19. 下列是對這兩段文字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第一段用排比句式,極力渲染了秦孝公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 C. 山東諸侯以合縱策略對抗秦國,作者從人才、土地、兵力和財物四個方面突出顯示出諸侯力量的雄厚。 答案及分析: 1. A 分析:B項中“靛”讀“di224?!保籇項中“鏤”讀“l(fā)242。 3. B 分析:用排除法。 4. C 分析:此項中的兩個“則”均為表順承的連詞。 6. D 分析:①③④相當于“于”介詞,其他為語氣助詞。 9.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14. A 分析:整體感知文段的內容,就很好作答。 16. A 分析:A項中“務”應釋為:從事、致力于。② 堅決。④ 敗北,敗北的士兵?!澳摇?,像袋子一樣(去裝);“內”,在內部,在國內。與例句“席”用法相同。 19. C 分析:C項無財物方面,這是無中生有的干擾項,要注意一把選項中的信息點代入到原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