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生通過感知、模仿和表演操練,最終達到讓學生能夠用目標語言進行交流的目的。教師觀察學生課堂行為時及時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將生活物品、學習用品分類整理,有序擺放。 2. 準備 一些貼 畫,作為 獎品 發(fā)給在 課堂 上 積極 與課堂活 動的 學生。 三、教學步驟與建議 1. 熱身 /復習 (Warmup / Revision) 1) 師生演唱三年級下冊第 2課的歌謠: I have a ruler. Me too! 2) 要求學生同桌一起看著多媒體課件中的文具 , 拿出身邊的文具放在桌面上師生一起演唱歌 謠 ,復 習目標詞匯的同時引導學生進入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并為稍后的語言運用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然后板書并學習目標語 言 Is this your schoolbag? Yes, it is. Is this your activity book? No, it isn’t. 教師借助符號指導學生朗讀句子的語音語調(diào)。 Put them 。 3) 再看是否還有學生的桌面上依舊文具亂放,要求兩名學生模仿教師完成上兩個步驟歸還尺子,教師用行動提醒全體學生將桌面上文具收拾整齊。 5) 教師播放對話錄音,讓學生判斷自己的配音是否正確。 Q: Whose schoolbag is this? 參考答案: It’s Mike’s. 7) 通過跟讀、分組讀等方式,模仿并指導對話語音、語調(diào)。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演適當評價。 3. 趣味操練 (Practice) 游戲活動。 (此處可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