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詞也包含了全部的稱呼。此外,在中國,人們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為了表示尊敬,往往會在姓的后面加上人的頭銜、社會職位等,如 “郭校長”、“楊經(jīng)理”、“周局長”、“劉老師”等稱呼。 “Teacher Liu”等稱呼不符合英美人的習慣。如教授可稱Professor;醫(yī)生或有博士學位的人稱Doctor;州長和市長可稱Governor 和Major,等等。西方人不喜歡這樣的稱呼,認為這樣的稱呼很虛偽。中西方由于文化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的不同,因此他們在見面時打招呼的用語和習慣也大相徑庭。因此,中國人見面時喜歡用“你吃了嗎?”來和對方打招呼,但這句問候語實際上已失去了其字面上意義,不是用來詢問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種方式。然而,若按字面直譯成英語“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來問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習俗,意味著邀請對方去吃飯;男性若問女性則表示要與對方交朋友或約會的愿望。漢語中另一種常用的打招呼語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兒去啦?”這兩句話在漢語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問人到哪里去。然而,如果用同樣的方式與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會理解為是一個詢問信息的問句,會使他們感到難堪,甚至會感到生氣,他們會覺得說話者在干涉他們的私事?!崩?,當中國人遇見自己認識的人在洗車,可能會這樣打招呼:“你在洗車?。俊敝袊寺牭竭@樣的打招呼覺得很自然、很正常。心里會想: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車,還要問這樣的問題?簡直是在說廢話。有時也以談論天氣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來和對方打招呼。(三)告別用語的差異通常人們在進行交際時,不會不發(fā)出任何信號就突然分手或匆匆離去。中國人分手時通常說:“再見。但是在說“Goodbye”、“ByeBye”或“再見”之前,還要說些客套話,中西方由于社會文化習俗不盡相同,告別用語也各具特色?!盵8](P71) 例如,中國人到別人家里做客,告別時多半會以 “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保ā癥ou wi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 tomorrow. I should go now.”)等方式向主人告別?!保?、“Tomorrow, I have to get up early. I must go now.”(“明天我還得早起,我該走了。“I must be say goodbye. 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 home.”等等。我們今天晚上過得很愉快?!?或“I think I’d better be leaving now. It’s very nic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想我得離開了?!保┑嚷员硎靖兄x的告別語。但是,在中國則一般不使用這樣的告別語。客人會對主人說:“請留步”、“不要遠送了”,主人會說:“走好”、“慢走”之類的客套話。如果用“Stay here.”、“Don’t eany further with me ,please.”等,向英美人道別,他們會覺得十分尷尬。除非你邀請,否則別想他們會送你很遠。而若對外國客人說:“Go slowly.”、“Walk slowly.”,他們的反應很可能是:“Why should I walk slowly?” (“為什么我要慢走?”)。在此類情況下,英美人常常將客人送到門口并且說:“Do e around again when you have time.”(“有空再來?!保边@本是一句自謙的客套話, 只是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他/她會認為,在你心里,他/她的幫忙只是在做一些無用的事而已。其實在這時,中國學生只需說:“Thank you for your help! I think I should go now. Goodbye!”就可以了?!币虼耍谂c中國人進行交際時,外國人常常吃驚地發(fā)現(xiàn),當他們贊揚或恭維中國人的時候,中國人總是不知所措,過于謙卑或貶低自己,甚至反復地予以否認,而不會像外國人那樣很坦然地用語言表示感謝?!保┗?“No. In fact I’ve worn it 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