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1.掌握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張;百家爭鳴的意義?2.理解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出現(xiàn)的原因和對后世的影響?一、孟子?1.歷史地位: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繼承
2024-11-29 11:57
【摘要】第1單元第2課(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一、選擇題1.有學者贊揚孟子“提倡民權,為孔子所未及焉”。該學者贊揚孟子的主要依據是()A.提出“民貴君輕”和“仁政”B.被尊稱為“亞圣”C.在倫理觀上主張“性本善”D.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解析:本題考查學生
2024-12-14 14:43
【摘要】高二歷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復習教案一、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復習鞏固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百家爭鳴的原因各派代表人物和思想,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問題與合作的能力。過程與方法:本節(jié)課利用課本的圖片及相關材料,通過討論,多媒體等方法,通過對百家爭鳴的背景、內容、影響的分析,提學科能力。提高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2024-12-08 23:38
【摘要】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孟子、荀子與儒家1.孟子(1)主要思想①“仁政”學說:以德服人,“__________”。②人性論:性善論。民貴君輕③利義觀:“養(yǎng)浩然之氣”,先義后利?!?2)影響:孟子被稱為“______”;孟子》一書被后人列為儒家經典“四書”之一。亞圣2.
2024-11-24 18:42
【摘要】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課標要求: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概念呈現(xiàn)“百家”泛指數(shù)量多“爭鳴”指爭論和辯難“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中的不同學派的涌現(xiàn)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百家爭鳴:
2025-05-22 21:40
【摘要】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課標要求:1、了解孟子、荀子為代表的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主張;2、分析百家爭鳴產生的意義。概念呈現(xiàn)百家爭鳴:所謂“百家”,是泛指,意為數(shù)量多,主要分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將自古以來的數(shù)術思想與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雜家(于百家之道無不貫綜)、名家(善于辯論,善于語言分析
2025-05-21 03:36
【摘要】一、百家爭鳴【內容標準】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學習,掌握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張;認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學習所得
2024-12-20 23:56
【摘要】七年級歷史教學案設計:張萍審核:班級:姓名:課題百家爭鳴教學目標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經濟政治制度的大變革時期。這一時期的孔子與諸子百家的學說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在我國文化發(fā)展史和世界文化發(fā)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各派在對立中相互辯駁與吸納,推動了我國思想文化的
2024-12-21 07:45
【摘要】百家爭鳴一、單項選擇題( ?。佟叭收?,愛人”?、谫F賤有“序”?、邸凹核挥鹗┯谌恕薄、堋坝薪虩o類”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論語·鄉(xiāng)黨篇》記載,一次孔子家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問:“傷人乎?”不問馬,馬夫屬“圉”,為最下等級之人??鬃雨P心人而不關心馬,這主要體現(xiàn)了( )A.孔子主張平等對待下人B.春秋時奴隸地
2025-04-04 01:12
【摘要】第30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課標要求:1、知道我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2、討論在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第29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雙百”方針的提出和成就①1951年,毛澤東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1951年,文藝界在關于京劇發(fā)展問題
2024-11-30 12:57
【摘要】概念呈現(xiàn)“百家”泛指數(shù)量多;“爭鳴”指爭論和辯難?!鞍偌覡庿Q”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中的不同學派的涌現(xiàn)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百家爭鳴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現(xiàn)為爭鳴,后期表現(xiàn)為合流,爭鳴是在爭鳴中吸收,吸收是為了更好地爭鳴。爭鳴只是探討問題,合流才是向解決問題邁進。百家爭鳴:(1)經濟
2024-12-20 14:03
【摘要】1.“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出于()A.20世紀50年代B.20世紀60年代C.20世紀70年代D.“文革”后解析:選A。本題考查歷史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xiàn)。“雙百”方針是1956年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的。2.“雙百”方針的提出主要是為了適應
2024-12-15 19:10
【摘要】第11課《百家爭鳴》——岳麓版七年級上冊歷史第11課教學重點孔子及其歷史貢獻教學難點對各派思想主張的理解,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之間的關系課文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經濟政治制度的大變革時期。這一時期的孔子與諸子百家的學說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在我國文化發(fā)展史和世界文化發(fā)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各派在對立
2024-12-02 03:34
【摘要】第29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知道我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討論在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半p百”方針提出的背景、內容及影響“雙百”方針的重要意義一、提出: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實行“雙百”方針。二、地位:“雙百
2024-11-30 12:55
【摘要】0一‘‘雙百”方針的提出“雙百方針”全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中國共產黨確定的關于科學和文化工作的指導方針。在1956年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就曾指出:講學術,這種學術可以,那種學術也可以,不要拿一種學術壓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勢必就會越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毛澤東為
2024-12-01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