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放放射性物質(zhì)而引起輻射照射的一切物質(zhì)或?qū)嶓w22. 放射性核素可自發(fā)地發(fā)生核內(nèi)成份或能態(tài)的改變而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核素,同時只釋放出一種射線。(F )20. 實驗室不允許長時間擱置基因工程生物及其廢棄物,應及時處理。( F )18. 我國《轉(zhuǎn)基因食品衛(wèi)生管理辦法》規(guī)定:食品產(chǎn)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食品)含有基因修飾有機體或/和表達產(chǎn)物的,要標注“轉(zhuǎn)基因XX食品”或者“以轉(zhuǎn)基因XX食品為原料”。( T F )(原話:基因工程是即用載體系統(tǒng)的重組體DNA技術(shù),以及利用物理或者化學方法把異源DNA直接導入有機體的技術(shù))16. 基因工程體不存在社會倫理學問題。( F )14. 涉及傳染性、中毒性、放射性、致癌性、致突變、致畸型實驗等應有特殊要求的實驗動物使用室,應根據(jù)生物安全防護的要求進行建筑或改造。12. 感染性物質(zhì)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復吹吸混合,為確保移液準確,應將移液管內(nèi)最后一滴液體用力吹出。據(jù)正面氣流速度、送風和排風,可分為三級。( F )生物安全柜是為操作原代培養(yǎng)、菌(毒)株以及診斷性標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實驗材料時,用來保護操作者本人、實驗室環(huán)境及實驗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感染性氣溶膠和濺出物而設計的負壓過濾排風柜。其中微?;蛄W臃Q分散相,分散相內(nèi)含有微生物的氣溶膠稱為生物氣溶膠。通過生物安全柜和各種個人防護裝備等防護設施來實現(xiàn)。8. 目前有記錄的國內(nèi)外實驗室相關(guān)感染事件,主要是由于生物安全實驗室防護設施(硬件)建設不合格,導致病原體感染實驗室工作人員或泄露到周圍環(huán)境而造成。一級最低,四級最高,一級和二級稱為基礎實驗室,三級為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四級為高度生物防護實驗室。( F )生物安全實驗室,結(jié)構(gòu)上由一級防護屏障(安全設備)和二級防護屏障(設施)兩部分組成。( T )7. 我國將每類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根據(jù)所處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為四級。( F )T 16炭疽中的肺炭疽、H1N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丙類和丁類。3. 對未知病原體的操作一律按HBV/HIV(乙肝病毒/免疫缺陷型病毒)處理。( F )57類似于院內(nèi)感染。( T )3生物安全實驗室是指在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實驗室,為了保護實驗樣品,保護實驗人員安全,保護環(huán)境不被污染,通過實驗室的設計建造,使用個體防護裝置,遵從標準化操作規(guī)程等措施,已達到上述目的的實驗室即為安全防護實驗室。編號:時間:2021年x月x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頁碼:第20頁 共20頁一、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nèi)打√,否則打,共47題,每題1分,共47分。)1. 實驗室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險生物因子造成實驗室人員暴露、向?qū)嶒炇彝鈹U散并導致危害的綜合措施。2. 實驗室獲得性感染是指實驗室內(nèi)和實驗室外的病原體使實驗工作人員獲得的感染。實驗室感染指實驗室工作人員及有據(jù)可查的非實驗室工作人員被實驗室內(nèi)的病原微生物或醫(yī)學寄生蟲感染或發(fā)病。( T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類傳染病并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 F )共三類甲乙丙6. 在我國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根據(jù)病原微生物的傳染性、感染后對個體或者群體的危害程度,將病原微生物分為四類,其中第一類、第二類病原微生物統(tǒng)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各級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要求依次為:一級最高,四級最低。安全設備包括生物安全柜,實驗服,手套等;設施包括門、洗滌槽等。BSL2處理三類致病微生物、未知病人標本,肝炎研究室,須有BSC、高壓滅菌器,防濺罩及面罩等。( F )主要由于操作不規(guī)范引起9. 二級隔離(防護),又稱二級屏障,是操作對象和操作者之間的隔離。( F )一級隔離10. ~100μm的固體或液體微小粒子形成的膠溶狀態(tài)分散體系。(T)11. 生物安全柜是防止實驗操作處理過程中含有危險性,或未知生物微粒氣溶膠散逸的箱形空氣凈化正壓安全裝置。通過高效顆??諝鉃V器,使安全柜內(nèi)形成百級潔凈度的環(huán)境,保護操作對象;排出空氣經(jīng)過濾器,以保護外環(huán)境;安全柜內(nèi)形成負壓和氣幕,防止氣溶膠外泄,而保護操作者。三種安全柜只有Ⅰ型不保護標本。( F )13. 在二級生物安全以上實驗室工作區(qū)域內(nèi)可佩戴戒指、耳環(huán)、手表、手鐲、項鏈和其它珠寶,但應置于個人防護裝置內(nèi)。( T )15. 基因工程是利用重組DNA技術(shù)將異源DNA直接導入有機體的生物技術(shù)。( F )17. 不能隨意丟棄基因工程生物體,但對已用過的培養(yǎng)基可以隨意處理。 ( T )19. 基因工程體系指利用基因工程的遺傳操作獲得的有機體,包括基因工程動物、基因工程植物,但不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 T )21. 能發(fā)射電離輻射的裝置或物質(zhì)均稱為輻射源。(F)放射性核素也稱為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具有放射衰變性能的核素。23. 衰變常數(shù)λ,表示每一放射性原子在單位時間內(nèi)發(fā)生衰變的幾率,是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征性參數(shù),只取決與該核素的核物理性質(zhì)。( F )25. 特殊情況下無《輻射安全許可證》可訂購放射性核素及其標記化合物。( T )27. 高壓氣體鋼瓶應置于通風良好的場所、隔離熱源并避免日光照射、溫度保持于40℃ 以下。(T)29. 不得將通風櫥用作化學品的存放地,以免破壞通風櫥的通風效果,而且各類化學品混放在空間較窄的通風櫥可能會因操作失誤等原因而發(fā)生危險事故。( T)31. 臨床的標本(“未知疾病標本”)無法判斷其危險程度,因此,每個臨床實驗室每天都面臨生物安全隱患。( T )33. 根據(jù)臨床實驗室安全的一般要求和實驗室的具體工作情況,確定“工作區(qū)”和“非工作區(qū)”,并且在二者之間設“緩沖室”。( F )35. 血液、唾液、糞便等標本在固定和染色時,需殺死涂片上的所有微生物和病毒后,才能進行顯微鏡觀察。( F )負壓、I及保護實驗人與環(huán)境、Ⅱ、Ⅲ級保護實驗人、標本與環(huán)境37. 處理多種成分混和的醫(yī)學廢料時,應按其主要成分的危害等級進行處理。( T) 39.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是指實驗室工作人員所處理的實驗對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毒素時,通過在實驗室設計建造、個體防護裝置、嚴格遵從標準化操作程序和規(guī)程,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受實驗對象侵染,確保周圍環(huán)境不受其污染。 ( T) 二、選擇題:(請將唯一正確的選項編號填在橫線上,共53題,每題1分,共53分)1. 在生物安全實驗室操作要 D A.熟悉所操作的微生物/化學品的危害及研究方法;B.擁有具體操作的微生物/化學品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C.至少要2個人以上才能在實驗室操作;D.具備以上三個條件。中毒是指化學品進入人體累積到一定的量后,與機體組織發(fā)生作用,干擾或破壞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體處于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狀態(tài),甚至危及生命。表示物質(zhì)毒性的參數(shù)有半數(shù)致死量,最小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有毒和腐蝕性化學品分為毒氣、一般毒物和劇毒三類。A.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B.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C.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技術(shù)規(guī)范D.微生物和生物醫(y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E.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4. B 是國家實驗室生物安全強制執(zhí)行的標準和生物安全實驗室認證認可的唯一國家標準,也是我國第一部關(guān)于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國家標準。A.甲類 B.乙類C.丙類 D.丁類6. 下列傳染病中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不包括: D A.鼠疫 B.霍亂C.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D.皮膚炭疽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 我國衛(wèi)生部頒布的 C ,對不同實驗操作的防護水平以及運輸?shù)陌b要求進行了具體規(guī)定。C.實驗室如有可開啟的窗戶,應設置紗窗。E.不需要消毒滅菌設備。 A.一 B.二 C.三 D.四,應當在 B 小時內(nèi)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報告。A.應當通過陸路運輸。C.緊急情況下運輸或者需要運往國外的,可以通過民用航空運輸。11. 下列屬于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傳染病但不包括: A A.侵襲性鏈球菌感染 B.單核細胞李司特菌感染C.小腸結(jié)腸炎耶爾森菌感染 D.豬鏈球菌感染E.腸道病毒71型感染12. 生物安全實驗室離心機的正確使用不包括: D 37A.應按照操作手冊來操作離心機。C.最好使用帶螺旋蓋的離心管,離心管、離心桶、轉(zhuǎn)子等牢固旋緊后才可作離心。E.離心管、離心桶的裝載、平衡、密封和打開必須在生物安全柜內(nèi)進行,每次使用后,要用合適的清潔劑及消毒劑清除離心桶、轉(zhuǎn)子和離心機腔的污染。物理消毒法:利用物理因子清除或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有熱力滅菌(干熱和濕熱兩種)、過濾除菌、輻射滅菌、超聲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瘜W消毒法:消毒劑從狀態(tài)上分為液體消毒劑、固體和氣體消毒劑三大類,從殺菌作用可分為高、中和低效三種。常用化學消毒方法:浸泡法、擦拭法、熏蒸法、噴霧法等。14.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以下哪項是正確的? C A.生物安全柜在使用中可以打開玻璃觀察擋板。C.在安全柜內(nèi)的工作開始前和結(jié)束后,安全柜的風機應至少運行5分鐘。(可產(chǎn)生氣溶膠的設備如混勻器或離心機,應在靠近安全柜的后不放置。二級安全柜使用注意事項:實驗前,開啟紫外燈照射15min以上滅菌,70%乙醇清除表面污染,可將浸有消毒劑的紙巾平鋪在工作臺面上,吸收流出的液體;為降低干擾氣流循環(huán),實驗開始之前應將所有必須物品放置于安全柜內(nèi),減少實驗過程中雙臂進出前面開口的次數(shù);材料放入柜內(nèi)之前,因?qū)ζ浔砻孢M行去污處理。15.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內(nèi),為防止利器損傷操作規(guī)程錯誤的是: D A.除特殊情況(腸道外注射和靜脈切開等)外,禁止在實驗室使用針、注射器及其他利器。B.盡可能應用一次性注射器,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過的針頭。C.盡可能使用無針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裝置。(必須用機械手段取走)E.裝有污染針、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丟棄之前必須消毒,最好進行高壓蒸汽消毒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