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年月:1957年3月 職稱: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國民待遇”問題就成為解決該課題的關鍵。筆者認為:該《條例》及《實施細則》的公布和實施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和認真履行承諾的負責任態(tài)度,而且該《條例》和《實施細則》也在中國銀行業(yè)的對外開放和對外資銀行嚴格監(jiān)管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她標志著中國的銀行業(yè)將從此走上全面開放和按照國際慣例監(jiān)管外資銀行的道路。為了使我國在保障國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堅定不移地推進銀行業(yè)對外開放,并按照審慎原則和國際并表監(jiān)管標準完善其監(jiān)管制度和風險防范措施,確保我國銀行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國務院于2006年11月11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于2006年12月11日起正式實施。同時,還闡述了如何正確認識我國在WTO“國民待遇”的框架下,加快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監(jiān)管標準的統(tǒng)一,為其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以及我國對外資銀行的特別監(jiān)管措施等問題。本文論述了“享有國民待遇的外資銀行應當只包括外國銀行的分行及代表處,而不包括外商獨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我國外資銀行監(jiān)管中國民待遇之我見The National Treatment towards Supervision on Foreign Banks in China from My Vision焦 志 勇* 作者為首都經(jīng)貿大學教授。[內容提要] 在對外資銀行的監(jiān)管過程中,如何認識和界定我國對外資銀行所實行的國民待遇以及如何看待政府對外資銀行特別監(jiān)管措施,是我國正確實施對外資銀行監(jiān)管的重要問題。”的觀點,以澄清社會對此不準確的看法。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supervising foreign banks, it is an essential matter to understand the national treatment given to foreign banks on which special measures have been enforc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idea that it is the branche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departments of foreign banks enjoying the right of the national treatment excluding foreign sole ownership banks and Chineseforeign joint venture banks, which in turn help clarify the inaccuracy by the society. Meanwhile, it further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accelerating the uniformity, in the framework of WTO, of the supervision standard on both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banks, as well as that how to create a fair petition environment for foreign banks and execute special supervision measures thus derived, etc.關鍵詞:外資銀行 國民待遇 特別監(jiān)管措施 Key words: foreign bank, national treatment, special supervising measures 隨著2006年12月中國銀行業(yè)入世過渡期的結束,為了實現(xiàn)其承諾,我國開放其國內的銀行業(yè),并使國內人民幣零售業(yè)務市場謹慎地向外資銀行全面開放。為了配合國務院該條例的實施,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委員會也于2006年11月17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的看到:開放國內銀行業(yè),一方面雖然可以使得金融資本得以在國內及國際范圍內更加有效地配置,促進了國內銀行業(yè)的良性競爭,以降低了金融服務成本和國內銀行業(yè)整體的業(yè)務素質;但從另一方面講,開放國內銀行業(yè)也使得金融風險跨國傳遞的渠道和機會增多,全球性、區(qū)域性和國別性金融風險通過外資銀行對中國銀行業(yè)傳染的可能性也會大大提高。一、 如何準確地認識給予外資銀行以“國民待遇”的問題隨著我國開放銀行業(yè),特別是在《條例》和《實施細則》頒布后,我國一些媒體甚至一些官員表示:外資銀行將正式以國民待遇身份進入中國銀行業(yè)。首先,國民待遇是國際私法中外國人待遇制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其涵義來看國民待遇是指:與本國有特定關系的外國人享有和承擔與本國國民平等的民事權利與義務的制度,即:東道國通過國內立法或簽訂國際條約承諾給予外國自然人、法人以本國自然人、法人在經(jīng)濟和民事方面所享有的同等待遇。對此,世界貿易組織關于國民待遇的含義是指:對全體成員方的產品、服務或者服務提供者及知識產權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國同類產品、服務或者服務提供者及知識產權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我們從上述國際私法以及世界貿易組織關于國民待遇的表述可以清楚的看到,享有國民待遇的是外國服務或者服務提供者。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國籍不同是確定國民待遇適用對象的惟一標準,即:享有國民待遇的關鍵是具有外國國籍,這就是外國人和外國法人依法享有國民待遇的前提條件?!稐l例》第二條規(guī)定:“本條例所稱外資銀行,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guī),經(jīng)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下列機構:(一)1家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