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單元 │ 使用建議 2 . 教學(xué)指導(dǎo) 不等式是知識和應(yīng)用的結(jié)合體,在復(fù)習(xí)中既要照顧到其基礎(chǔ)性、也要照顧到其應(yīng)用性,具體說在教學(xué)中要注意如下幾點: ( 1 ) 在各講的復(fù)習(xí)中首先要注意基礎(chǔ)性,這是第一位的復(fù)習(xí)目標 . 由于各講的選題偏重基礎(chǔ),大多數(shù)例題、變式學(xué)生都可以獨立完成,在基礎(chǔ)性復(fù)習(xí)的探究點上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dǎo)作用,引導(dǎo)學(xué)生獨立思考完成這些探究點,教師給予適度的指導(dǎo)和 點評 . ( 2 ) 要重視實際應(yīng)用問題的分析過程、建模過程 . 應(yīng)用問題的難點是數(shù)學(xué)建模,本單元涉及了較多的應(yīng)用題,在這些探 究點上教師的主要任務(wù)就是 指導(dǎo)學(xué)生如何通過設(shè)置數(shù)量、變量把實際問題翻譯成數(shù)學(xué)問題,重視解題的過程 . 第五單元 │ 使用建議 (3) 不等式在高考數(shù)學(xué)各個部分的應(yīng)用,要循序漸進地解決,在本單元中涉及不等式的綜合運用時,我們的選題都很基礎(chǔ),在這樣的探究點上不要試圖一步到位,不等式的綜合運用是整個一輪復(fù)習(xí)的系統(tǒng)任務(wù),在本單元只涉及基本的應(yīng)用,不要拔高. 3 .課時安排 本單元共 4 講,每課時 1 講, 1 個單元能力訓(xùn)練卷, 1 個課時,建議 5 課時完成復(fù)習(xí)任務(wù). 第 29講 │ 不等關(guān)系與不等式 第 29講 不等關(guān)系與不等式 知識梳理 第 29講 │ 知識梳理 1 .兩個實數(shù)大小的比較原理 (1) 差值比較原理:設(shè) a 、 b ∈ R ,則 a > b ? a - b > 0 , a = b ? a - b = 0 , a < b ? ________ . (2) 商值比較原理:設(shè) a 、 b ∈ R + ,則ab> 1 ? a > b ,ab= 1 ? a = b ,ab< 1 ? ______. a- b< 0 a< b 第 29講 │ 知識梳理 2 .不等式的性質(zhì) 性質(zhì) 1 : a > b ? ______( 對稱性 ) . 性質(zhì) 2 : a > b , b > c ? ______ ( 傳遞性 ) . 性質(zhì) 3 : a > b ? ________________. 性質(zhì) 4 : a > b , c > 0 ? ________ ; a > b , c < 0 ? __ ______. 以上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以下是不等式的運算性質(zhì). 性質(zhì) 5 : a > b , c > d ? ____________ ( 加法法則 ) . 性質(zhì) 6 : a > b > 0 , c > d > 0 ? ________( 乘法法則 ) . 性質(zhì) 7 : a > b > 0 , n ∈ N*? __________ ( 乘方法則 ) . 性質(zhì) 8 : a > b > 0 , n ∈ N*? ____________ ( 開方法則 ) . 性質(zhì) 9 : ab > 0 , a > b ? ________________( 倒數(shù)法則 ) . b< a a> c a + c> b + c ac> bc ac< bc a + c > b + d ac> bd an> bn n a> n b 1a<1b 要點探究 ? 探究點 1 不等關(guān)系 第 29講 │ 要點探究 例 1 用錘子以均勻的力敲擊鐵釘入木板 . 隨著鐵釘?shù)纳钊?, 鐵釘所受的阻力會越來越大 , 使得每次釘入木板的釘子長度是后一次為前一次的1k( k ∈ N*) . 已知一個鐵釘受擊 3 次后全部進入木板 , 且第一次受擊后進入木板部分的鐵釘長度是釘長的47, 請從這個實例中提煉出一個不等式組是 ________ . 第 29講 │ 要點探究 ????? 47+47 k1 ,47+47 k+47 k2 ≥ 1[ 解析 ] 敲擊 2 次進入木板的部分為 47+471k1 ;敲擊 3 次全部進入木板,則47+47 k+47 k2 ≥ 1 , ∴ 不等式組為????? 47+47 k1 ,47+47 k+47 k2 ≥ 1. ? 探究點 2 比較大小 第 29講 │ 要點探究 例 2 (1) 若 x y 0 , 則 ( x2+ y2)( x - y ) ________ __ ( x2- y2)( x+ y ) ( 填 “” “” 或 “ = ” ) ; (2) 已知 a , b , c ∈ R + ,且 a2+ b2= c2,當 n ∈ N , n 2 時,cn_____ an+ bn( 填 “” “” 或 “ = ” ) . 第 29講 │ 要點探究 (1) > (2) > [ 解答 ] (1) 解法一: ( x2+ y2)( x - y ) - ( x2- y2)( x + y ) = ( x - y )[ x2+ y2- ( x + y )2] =- 2 xy ( x - y ) , ∵ x y 0 , ∴ xy 0 , x - y 0 , ∴ - 2 xy ( x - y )0 , ∴ ( x2+ y2)( x - y )( x2- y2)( x + y ) . 解法二: ∵ x y 0 , ∴ x - y 0 , x2 y2, x + y 0 , xy 0. ∴ ( x2+ y2)( x - y )0 , ( x2- y2)( x + y )0 , ∴ 0( x2+ y2) ( x - y )( x2- y2) ( x + y )=x2+ y2x2+ y2+ 2 xy1 , ∴ ( x2+ y2)( x - y )( x2- y2)( x + y ) . 第 29講 │ 要點探究 ( 2) ∵ a , b , c ∈ R + , ∴ an, bn, cn0 , 而an+ bncn =??????acn+??????bcn. ∵ a2+ b2= c2,則??????ac2+??????bc2= 1 , ∴ 0ac 1,0bc 1. ∵ n ∈ N , n 2 , ∴??????acn??????ac2,??????bcn??????bc2, ∴an+ bncn =??????acn+??????bcna2+ b2c2 = 1 , ∴ an+ bn cn. 第 29講 │ 要點探究 設(shè) a ∈ R ,且 a ≠0 ,試比較 a 與 1a 的大小. [ 解答 ] 由 a -1a=( a - 1 ) ( a + 1 )a. 當 a = 177。1 時, a =1a; 當- 1 a 0 或 a 1 時, a 1a; 當 a - 1 或 0 a 1 時, a 1a. ? 探究點 3 不等式的性質(zhì) 第 29講 │ 要點探究 例 3 (1) “ a b 且 c d ” 是 “ a + c b + d ”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條件 B .充分必要條件 C .必要不充分條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2) 已知三個不等式: ① ab 0 , ②cadb, ③ bc ad ,以其中兩個作條件余下一個作結(jié)論,則可以組成的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是( ) A . 1 B . 2 C . 3 D . 0 第 29講 │ 要點探究 (1) A (2) C [ 解析 ] (1) 根據(jù)不等式的性質(zhì) “ a b 且 c d ” ? “ a + c b + d ” ,故條件是充分的;當反之不成立,如 a = 10 , b = 3 , c = 5 , d = 7 ,顯然有 a + c b + d ,但此時 c d . (2) 由不等式性質(zhì)得 ?????ab 0cadb? ?????ab 0bc - adab0? bc ad ; ?????ab 0bc ad?cadb; ?????cadbbc ad? ?????bc - adab0bc - ad 0? ab 0. 第 29講 │ 要點探究 [ 2 0 1 0 廣州模擬 ] 不等式 x2- 3 x + 20 的解集為( ) A . ( - ∞ ,- 2) ∪ ( - 1 ,+ ∞) B . ( - 2 ,- 1) C . ( - ∞ , 1) ∪ (2 ,+ ∞) D . (1,2) (2)[ 2022湖南卷 ] 若關(guān)于 x 的不等式-12x2+ 2 x mx 的解集是 { x | 0 x 2} ,則實數(shù) m 的值是 ( ) A . 1 B . 2 C . 3 D . 4 第 30講 │ 要點探究 A [ 解析 ] 因為-12x2+ 2 x mx 的解集是 { x | 0 x 2} ,即 -12x2+ (2 - m ) x 0 的解集為 (0,2) ,則關(guān)于 x 的方程-12x2+ (2 - m ) x = 0 的兩根為 x = 0 或 x = 2 ,當 x = 0 時,-12x2+ (2 -m ) x = 0 ,等式恒成立;當 x = 2 時,解得 m = 1. 故選 A. ? 探究點 2 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問題 第 30講 │ 要點探究 例 2 設(shè)函數(shù) f ( x ) = mx2- mx - 1. (1) 若對一切實數(shù) x , f ( x )0 恒成立,求 m 的取值范圍; (2) 若對于 m ∈ [ - 2,2] , f ( x ) - m + 5 恒成立,求 x 的取值范圍. 第 30講 │ 要點探究 [ 解答 ] (1) 要求 mx2- mx - 10 恒成立. 當 m = 0 時, f ( x ) =- 1 0 ,顯然成立; 當 m ≠0 時,應(yīng)有 m 0 , Δ = m2+ 4 m 0 , 解得- 4 m 0. 綜上, m 的取值范圍是- 4 m ≤0. 第 30講 │ 要點探究 ( 2) 將 f ( x ) - m + 5 變換成關(guān)于 m 的不等式 m ( x2- x + 1) - 6 0 , 則命題等價于 m ∈??????- 2 , 2 時, g??????m = m??????x2- x + 1 - 6 0 恒成立. ∵ x2- x + 1 0 , ∴ g ( m ) 在 [ - 2,2] 上單調(diào)遞增, ∴ 只要 g ( 2) = 2( x2- x + 1) - 6 0 , 即 x2- x - 2 0 , ∴ - 1 x 2. 第 30講 │ 要點探究 當 x ∈ ( 1, 2) 時,不等式 x 2 + mx + 4 0 恒成立,則 m的取值范圍是 ________ . [ 思路 ] 可借助于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數(shù)形結(jié)合討論相應(yīng)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在相應(yīng)區(qū)間上在 x 軸下方;也可以進行分離變量,轉(zhuǎn)化為討論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 第 30講 │ 要點探究 m ≤ - 5 [ 解析 ] 解法一:設(shè) f ( x ) = x2+ mx + 4 ,則由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及一元二次方程 x2+ mx + 4 = 0 的根的分布知, ????? f ( 1 ) ≤0 ,f ( 2 ) ≤0 ,即?????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