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ract)武麗蓉. 反式脂肪酸的產生及降低措施[J]. 中國油脂,2005,30(3):42-44.Wu Lirong. Measure of reducing trans fatty acid content in edible oils[J]. China Oils and Fats, 2005, 30(3): 42-44. (in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孫東弦,張麗霞,徐玲,等. 油脂中的反式酸及其檢測方 法[J]. 中國油脂,2005,30(3):45-48.Sun Dongxian, Zhang Lixia, Xu Ling, et al. Trans fatty acid in oils and its determination methods[J]. China oils and fats,2005, 30(3): 45-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王常青,任海偉,張國華. 亞麻籽油精煉過程中脂肪酸和VE 的變化分析[J]. 中國油脂,2008,33(3):14-16.[1][2][3]圖 6 亞麻籽油物化學精煉過程過氧化值變化趨勢 Changesof peroxide index of linseed oil during chemical refining process[4]由圖 6 可以看出,化學精煉過程中,過氧化值變化比較大,堿煉過程過氧化值由 mmol/kg 上升到,水洗過程過氧化值幾乎不變,脫色使得過氧 化值增加到 mmol/kg,脫臭后的成品油過氧化值為 mmol/kg。脫酸脫臭的方法,有節(jié)約成本,縮短工藝流程、不產生工藝廢水等優(yōu)點,在經濟效益和環(huán)境保護方面有相當的 優(yōu)勢。因此,從過氧化值考 慮,物理脫酸時間不能太長,最好不超過 6 h。圖 5 亞麻籽油物理脫酸過程過氧化值變化趨勢 Changes of peroxide index of linseed oil during physical refining process第 10 期張 明等:精煉工藝對亞麻籽油中反式酸含量的影響391由圖 5 可以看出,由于是直接由毛油脫色后進行物理脫酸,脫色油的過氧化值為 mmol/kg,物理脫酸過 程中,油樣的過氧化值緩慢上升,脫酸 8 h 后,油樣的過 氧化值增加到了 mmol/kg。 亞麻籽油物理精煉過程中反式酸含量的變化對于亞麻籽油類的高含量不飽和脂肪酸油脂,高溫 物理脫酸工藝,可能使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發(fā)生異構化和 雙鍵重排產生反式酸幾率增加,這是物理精煉工藝的主 要限制性因素。圖 3 亞麻籽油化學精煉工藝過程中反式酸含量及變化趨勢 Changes of transfatty acids content during chemical refining process of linseed oil由圖 3 可知,亞麻籽油毛油中反式酸含量很低,只有 %,而且整個化學精煉過程中,亞麻籽油中反式酸 含量變化不大,都是在 %~%之間,脫色過程中反式酸含量略有增加,而脫臭過程使得反式酸含量由 % 增加到 %,增加幅度比較明顯。對于化 學精煉和物理精煉工藝相比較,化學精煉過程產生的反式 酸相對較少,保持在 %以下,而 4 h 以內的 200℃物理精煉能使亞麻籽油的反式酸保持在 1%以下。但是在 200℃的物理脫酸 條件下,反式酸含量一直保持在比較低的范圍內,最高 為脫酸 8 h 時的 %,都在發(fā)達國家標準要求范圍以內。各工藝過程所得亞麻籽 油脂肪酸組成見表 1,化學精煉工藝過程中總反式酸含量及變化趨勢如圖 3。而脫臭過程中的高溫和金屬離子的催化作用,也可能會使亞麻籽油中 的反式酸含量增加。采用 方法堿煉脫酸,水洗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 年390表 2 亞麻籽油物理脫酸過程中脂肪酸組成Composition of fatty acid from different physical refining processes of linseed oil%除去過量堿,質量分數 2%的活性白土在 90℃真空條件下脫色 30 min 左右,最后 180℃脫臭 2 h 得到成品亞麻籽油。由圖 1 和圖 2 可見,亞麻籽油的化學精煉和 200℃物理精煉工藝過程都能達到很好的脫酸效果,酸價都能降 低到 mg/g 以下;從脫酸效果考慮,物理脫酸工藝具 有明顯的優(yōu)勢,工藝過程簡單、耗時少、沒有堿的消耗和工藝廢水的產生。由此可見,物理精煉過程中,前 4 h 是脫酸的主要過程,當酸價下降到,油脂的酸價已經很難再降低。可見化學精煉過程中,堿煉工藝是脫酸的主要工序,堿 煉的效果直接決定著成品油酸價的高低?;瘜W精煉過程對亞麻籽油酸價的影響見圖 1。定量:按照峰面積歸一化法。 柱溫:180℃,檢測器:230℃。r/min甲酯化方法:參照 GB/T 173762008,采用三氟化硼甲酯化方法[10]。然后將油樣裝入離心管,在 3500條件下離心分離 25 min,上層清液為脫酸油。物理脫酸過 程酸價變化趨勢見圖 2。 化學脫酸方法準確稱取 200 g 毛油于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