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有很大的提示作用。 新聞廣播:若干篇,選自BBC﹑ VOA及其它的一些重要的國際新聞報道,經(jīng)專家專門錄制,每篇有一至三道題目,一共為七至九題, 題目多為詢問事件或其原因﹑結(jié)果﹑目的﹑條件﹑地點﹑態(tài)度﹑全文的中心議題等。 兩人對話:約七至九組不等,由一男一女對話,第三人提問,問題大多是征詢信息﹑判斷地點﹑職業(yè)或身份﹑概括談?wù)撛掝}﹑進行預(yù)測﹑數(shù)字計算﹑推測態(tài)度﹑感情﹑兩者關(guān)系等等。此外,也有判斷說話人的身份、 語氣﹑數(shù)字計算等。 單人陳述:共七至九題不等,有簡單句,也有復(fù)合句,多為陳述句句型。 直接題型:問題直接針對原句中的內(nèi)容,要求所選答案和原文意義上一致,選擇項的措詞與原文基本相同或使用同(近)義詞。在四級考試的聽力部分中,問題都已印在考卷上,同時在各部分題目前試題冊上都印有一段題目指令,磁帶上也錄有相應(yīng)指令,由于每年考試這部分指令都基本相同,考生只要熟悉這些內(nèi)容,就可以利用錄有指令的這段時間,或利用兩道題目之間的10秒停頓間隙,快速瀏覽一下已印在試卷上的問題和四個選擇項,從而獲取聽音前的思考線索和對聽音內(nèi)容的背景提示,這樣在聽的過程中,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有選擇地聽原文,從而抓住相關(guān)信息,濾除不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減輕聽的負擔和記憶的負荷,以提高聽的有效性,同時,通過閱讀干擾項,多些背景提示,再分析四個選擇項的異同,以此作為線索,聽的時候,做到有的放矢。另外由于聽力的局限性,考生最好能使用自己明白的節(jié)略號做些筆記,特別是關(guān)鍵詞﹑地點﹑時間﹑年代﹑數(shù)字等以增加確定性。 (3) 記憶能力:聽力的瞬間性決定了短期記憶的必要性。在雙人對話中,不僅理解談話內(nèi)容,而且善于通過談話內(nèi)容判別諸如:兩者的身份;談話的時間、場合、話題、弦外之音等。陳述與對話都選自日常生活對話,所以考生在加強聽力的同時,應(yīng)多用英語交流,“聽說不分”,創(chuàng)造運用英語的語境。同時在平時訓練聽新聞時,注意新聞中的幾個重要因素,如what, who, where, when, how, and why等,在考試中再結(jié)合問題內(nèi)容,就能很快做出正確選擇。 2. 非語言能力方面: (1) 背景知識:一個人的理解力是同他的知識面分不開的,因此掌握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對提高大腦的思維與反應(yīng)速度﹑增加理解﹑幫助記憶都起著很大的作用。 下面列舉了一些常用句型: 表示建議: I suggest / propose ... What / how about... Why not... Let’s... Shall we... What do you think of... If I were you, I’d... 表示同意: I agree... I share the opinion I can’t agree more. Why not? Of course / Certainly. By all means. You said it. 表示不同意: I am afraid I can’t.... I disagree... No way. By no means. Of course not. 表示條件或假設(shè): if ... so long as... provided... unless.. 表示比較關(guān)系: as...as... would rather ...than.... prefer...to... Just as ..., so.... The more..., the more... Second to... 表示因果關(guān)系: because... since... now than... so...that... give rise to... result in... be attributed to... due to... thanks to ... result from on account of owing to 表示讓步或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結(jié)構(gòu): though... although... even if... but... unless... instead despite even... (4) 口語與書面語:聽力測試考查考生獲取口頭信息的能力,而英語可分成諸如書面語、正式、非正式、口語體等語域,它們在用詞、句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考生不僅要熟悉英、美不同的語音、語調(diào)、單詞,而且在學習書面語的同時,注意口頭語的表達方式、用詞、句型結(jié)構(gòu)、升降調(diào)所表示的不同的感情色彩。 (3) 句法結(jié)構(gòu):掌握不同的句型結(jié)構(gòu),有助于正確理解其所表達的功能和意念。譬如,在問題中經(jīng)常要求對原文釋義(What does the speaker mean),而答案項通常用與原文不同的詞或詞組表達與原文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不徹底了解單詞詞組或慣用語,沒有足夠的詞匯量,即便聽懂了,面對四個選擇也只能是束手無策。我們強調(diào)的不是脫離大綱的難詞﹑偏詞,而是對大綱內(nèi)的詞匯的熟練程度。只有具備扎實的基礎(chǔ),才能更快更準確地理解原文;只有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大量的泛聽,接觸各種不同題材﹑不同語音語調(diào)的聽音材料,才能為此做好準備。 1. 語言知識方面: (1) 語音語調(diào):只有掌握標準的讀音,熟悉連讀﹑重讀﹑弱讀﹑爆破﹑同化的英語發(fā)音特點,考生才能不受答案項中的語音干擾;了解美式與英式發(fā)音的異同,才能正確理解所聽內(nèi)容。 因此,聽力考試對非英語國家的學生來說, 一直是個頗具挑戰(zhàn)性的項目。 它要求考生在聽懂語言材料后,運用語言知識,如語音語調(diào)﹑語義﹑句法, 以及調(diào)動非語言知識,如文化背景﹑常識, 推測并判斷出合乎原文的正確答案??荚嚂r間長度共20分鐘,原始積分為25分,在總分中所占比重為15%。 聽力理解材料的錄音由來自英美國家的專家錄制,有英式也有美式英語,但不帶明顯的地方口音。背景知識應(yīng)在考生掌握或理解的常識之內(nèi),不會出現(xiàn)超出原文專門測試背景知識或智力的題目。所選材料可以是描述性﹑解釋性或說明性的反映日常生活的句子﹑對話及一般性的新聞報道和短評等,題材涉及社會﹑文化﹑經(jīng)濟﹑科學﹑藝術(shù)﹑人文等等。 6. 最后,還要注意書寫的整潔、清晰,用圓珠筆或鋼筆按要求書寫,以便于評閱。此外,要充分利用語法知識進行分析,如單復(fù)數(shù)是否一致、上下文時態(tài)是否相配、大小寫是否恰當、介詞搭配或詞語用法是否合乎規(guī)范、前后語意內(nèi)容是否通順等。至于標點,是聽出來的,可以利用二讀三讀時的停頓來判斷。運用所有知識,有時即使沒聽出來,也可補寫出來,如單復(fù)數(shù)、時態(tài)等。這也就牽扯到平時對各門功課的學習。聽之前,根據(jù)題目展開聯(lián)想,調(diào)集大腦中儲藏的相關(guān)信息,同時仔細理解第一句,因為首句常是主題句,后邊的句子圍繞它進一步展開,這樣,可以適當縮小范圍,便于更快的入戲。而對于聽不懂的單詞,不妨寫下音標,等回頭檢查時可再想。因為評分不是以寫出的單詞多少而得分,而是先以是否清楚表達原文的主要意思,然后以是否有小的錯誤,如單復(fù)數(shù)、大小寫、有無定冠詞等來評定不同扣分。 2.根據(jù)朗讀方式,選用相應(yīng)的書寫技巧。 根據(jù)調(diào)查,聽寫中的幾個明顯錯誤是: 1. 考生對這種標準聽寫形式陌生, 對聽寫材料進行改寫甚至加工成作文; 2. 第一遍聽音時不知如何把握全文的大意(topdown approach), 而是著急寫,丟了西瓜撿芝麻(bottomup),只見部分單詞而缺少骨架結(jié)構(gòu); 3. 同樣,在第四遍結(jié)束后的兩分鐘復(fù)查時間里,不會很好地利用分析邏輯能力對有些明顯的或介詞搭配或詞語進行校正,小錯不斷,或丟詞,或?qū)懗龅膬?nèi)容前后不通順; 4. 由于朗讀中沒有念出標點,而是靠學生自己聽,判斷選擇,于是就出現(xiàn)全文沒有標點符號,沒有大小寫,或所有的停頓處都是一種符號,或中文標點混用在英文短文里的情況。第四遍又是正常語速(wpm=120詞), 便于考生校對,四遍全部聽寫結(jié)束后,留有2分鐘作為復(fù)查時間。共念四遍,第一遍為正常速度朗讀(wpm=120詞),考生在此時要從整體理解全文內(nèi)容,抓住中心大意,而不要著急寫。 在TEM4中,考慮到基礎(chǔ)階段的特點及信度要求, 采用的是錄音式標準聽寫,根據(jù)考綱,長度為150字(word)左右,為一段或多段,答題紙上印有題目便于聯(lián)想,所選題材廣泛而不生僻,體裁多樣,可以為敘述性、描寫性、說明性,難度適中。 從90年開始第一次TEM4測試,聽寫就作為一項測試項目,占有10 分, 比重為10%, 91 ,92年,93年上升到15 分, 比重為10%,從94年起(由于難度問題,本次取消了 proof reading), 聽寫盡管仍為15 分, 但比重上升為15%,其間制定的新的考試大綱,正式明確了這一點。 Part II 聽寫聽寫,顧名思義,既聽又寫,它滲透在各種形式的語言活動中,是最常用到的基本功之一。因為是三段式作文,寫作的時候一定注意第一段提出的論點要簡潔明了,開門見山;第二段的論據(jù)要能充分說明論點,論證條理清楚;第三段的結(jié)論要水到渠成,切忌草率,嚴謹完整的結(jié)尾是取得高分的保證。因此,大家有理由相信只要訓練方法得當,搞好寫作是不難的。建議按照如下的方案分配時間: 審題1~2分鐘;組織素材, 細節(jié)和關(guān)鍵詞: 4~5分鐘; 起草: 20~25分鐘;修改定稿: 4~5分鐘。 關(guān)于考試過程中短文寫作的時間分配問題。 :也就是說要刪除與主題不相干的內(nèi)容,檢查句子時態(tài)、語態(tài)等。各段的主題句在審題構(gòu)思時就應(yīng)基本形成,主題句確定下來,接著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擴展句,來說明、論證或闡述主題句的思想。 :構(gòu)思好之后,根據(jù)構(gòu)思的提綱,運用選好的材料,恰當?shù)剡\用連詞,合理安排段落,使文章條理清楚、內(nèi)容連貫。專業(yè)四級作文都是命題作文,而且多有中文提示或提綱,所以你首先應(yīng)了解命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