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與收入的增減呈反方向變化,這可以解釋周期性的消費行為。 ( 3)結(jié)論 莫迪利安尼認為,收入變動的邊際消費傾向接近于 1;而在一定收入水平條件下,財產(chǎn)總額的變動的邊際消費傾向接近于市場利率。 ( 3)相對收入模型 CL=by C C1 C2 Cs1 Cs2 O Y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論 ( 1)消費者行為假設 強調(diào)人們會在更長時間范圍內(nèi)計劃他們的生活消費開支,以達到他們在整個生命周期內(nèi)消費的最佳配置。降低它曾經(jīng)達到的消費水平要比縮小儲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更為困難。 七、其他消費理論 杜森貝里的相對收入理論 ( 1)居民消費行為的兩個假設 攀比效應: 一個家庭在決定其消費時,主要參考的是其他具有同等收入水平家庭的消費,即家庭的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取決于它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對地位。 b.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自主性消費會出現(xiàn)增長。 短期消費函數(shù): C = a + b Y ( 2) 18691938年美國的長期數(shù)據(jù)表明,美國的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關(guān)系基本上是呈固定比例的,其平均消費傾向并沒有隨著收入的提高而下降。也就是說,如果其他條件不變,隨著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平均消費傾向?qū)②呌谙陆担骄鶅π顑A向則趨于上升。 ( 2)平均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 凱恩斯認為,消費者的消費支出取決于其收入的絕對水平。而當商品的價格普遍上漲或下降時,如果居民的名義收入隨著價格水平同比例變動,則實際收入不變。 五、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 ( 1)在宏觀經(jīng)濟總量分析中,凱恩斯認為,決定消費的主要因素是人們的實際收入水平,而不考慮價格變動的影響。簡化表達式: S = S( Y) = Y – C = a + (1 b) Y C 450 C=a + bY Y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