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鄉(xiāng)歌兒多》教學案例類別:中小音樂編號: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音樂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節(jié)《水鄉(xiāng)歌兒多》教學目標:1、能用聲斷氣連的演唱方法唱出《水鄉(xiāng)歌兒多》歡快優(yōu)美的音樂情趣。2、能認真聆聽民樂合奏《歡樂歌》,聽賞出《歡樂歌》速度、情緒的變化,以及江南絲竹合奏
2024-12-02 03:21
【摘要】說一說,你聽到的音樂應該是下面哪副圖的背景音樂?12波音記號由本位音開始,很快進入上方相鄰的音,然后再回到本位音上。絲:琵琶三弦二胡揚琴:竹蕭笙笛子其他:板鼓碰鈴板舞蹈:《小城雨巷》
2024-12-16 17:06
【摘要】宿豫區(qū)第一實驗小學四年級音樂學科教學預案課題主備人馬麗執(zhí)教人馬麗課型課時1授課時間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集體智慧個性設計教學后記教學內容:欣賞《水草舞》㈡教學目標:
2024-11-22 20:04
【摘要】《水鄉(xiāng)歌兒多》(第一課時)揚州市育才小學許鑫教學內容:學唱:歌曲《水鄉(xiāng)歌兒多》教學目標:1、能用優(yōu)美的聲音和恰當的感覺演唱歌曲2、能夠體會江南音樂的特點和風格教學重難點:1、準確地演唱歌譜中的節(jié)奏、
2024-11-23 20:03
【摘要】第四單元鄉(xiāng)音多喜樂教學內容:1.唱:《抓媽荷》、《采蓮謠》。2.聽:《五月五賽龍會》、《喜報》。3.動:采集與分享(抓媽荷);歌表演(采蓮謠)。4.認:三拍子指揮圖式。教學目標:1.樂于接受富有鄉(xiāng)土氣息、民俗氣息和生活氣息的音樂。體會音樂與生活的聯系,感受來自民間音樂的淳樸之風。2.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媽
2024-12-02 15:39
【摘要】第六單元山谷回響教學內容聽:“火車向著韶山跑”朝景唱:“太陽出來喜洋洋”“親愛的回聲”豎笛:“親愛的回聲”第一課時“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目標1、通過樂句連接的練習,讓學生體驗音樂的流動與終止。2、能準確演唱《太陽出來喜洋洋》的樂譜和歌詞。3、用清晰明亮的聲音,富有表情的演唱這首歌曲。
【摘要】《捉泥鰍》教學設計永豐中心小學王麗麗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結合音樂課程標準上的音樂與相關文化,以臺灣校園歌曲為主線貫穿始終。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捉泥鰍》,同時聽賞其他的幾首臺灣校園歌曲,從而了解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也讓學生對臺灣校園歌曲有一個簡單的認識,同時,在認識了四二拍四三拍的基礎上,認識四四拍,知道其含義。
2024-12-02 07:54
【摘要】第七單元難忘的歌【教學內容】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紅星歌》《送別》動豎笛練習(七)成長的足跡【教學目標】1、熱愛國歌,喜歡經典音樂作品的演唱與欣賞,了解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和時代特征,強化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2、學習
2024-11-23 11:34
【摘要】《花兒與少年》教案【教學目標】1、情感與價值觀目標:欣賞多版本的樂曲《花兒與少年》,感受樂曲優(yōu)美旋律和富有律動、明快的節(jié)奏。2、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兒”的特點,能聽辨出樂曲中兩種不同的情緒,節(jié)拍;能哼唱并用打擊樂器配奏主題音樂,想象出音樂所表現的畫面。3、過程與方法目標:用聽聽、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種形式感受
2024-12-02 02:35
【摘要】案例名稱《郵遞馬車》科目音樂教學對象學生提供者教學材料課時一課時一、教材內容分析《郵遞馬車》。歌曲作于1951年,70年代在我國逐漸傳播開來。它表達了生活在邊遠牧場上的青年們,盼望那每天一趟的郵遞馬車給他們帶來信函時的喜悅心情。當時,在那遙遠的牧場上,得知家鄉(xiāng)親人和朋友的信息是比較困難的,只有
2024-12-02 02:24
【摘要】蘇少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備課單元第五單元睦鄰佳音計劃課時4課時教學內容唱:《故鄉(xiāng)戀情》《哈羅!哈羅!》聽:《櫻花謠》《腳鈴舞曲》奏:豎笛練習教學目標1、在欣賞、歌唱、律動、創(chuàng)造等音樂活動中,接觸泰國、印尼等亞洲國家具有民族特點
【摘要】第二課時水鄉(xiāng)外婆橋教學內容唱:《水鄉(xiāng)外婆橋》聽:《歡樂歌》音樂活動:露一手教學目標1、能用歡快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水鄉(xiāng)外婆橋》。2、認真聆聽民樂合奏《歡樂歌》,對“江南絲竹”這一常見器樂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3、能主動地參與“露一手”活動,準確地辨認參與“江南絲竹”演奏的各種民族樂器。教學重點引導
【摘要】國標本蘇少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教案課題第五單元秋天的歌主備人陶麗莉教學目標1.感受金色秋天的絢麗色彩,體驗收獲的喜悅;在欣賞
2024-11-23 03:42
【摘要】第五單元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1、在欣賞自然美、藝術美的過程中,引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熱愛。2、用柔和、連貫的聲音唱好歌曲《雁兒飛》。3、能隨三拍子音樂進行簡單的律動,動作能與音樂節(jié)拍吻合。二、教學重難點:1、歌中兩處休止要唱得自然,不要太突出停頓感。2、聲音要輕緩,注意三拍子的流暢,體會它在表現舒展飛翔的音樂形象時作用。課前
【摘要】《五指山歌》一.教學目標1.能夠喜歡黎族民歌,并對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感興趣。2.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用優(yōu)美抒懷的情緒演唱《五指山歌》。3.用簡單基本的步伐學跳“竹竿舞”。二.教材分析《五指山歌》是海南人民依據“啰呢調”的調腔而創(chuàng)編的革命民歌,其內容是歌唱經軍勝利歸來,嘲諷蔣軍失敗并逃往臺灣的。歌詞采用比興的手法和問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