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切問而思近(教案)李建輝教學目的1積累文言詞語,熟悉省略句式,重點掌握“且”“因”的用法;2歸納析孔子及其弟子有關學習方法的觀點;3能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對孔子有關學習方法的觀點作出自己的評析。第一課時(2020年3月26日星期一)內容預習課文,初步疏通
2024-11-23 20:05
【摘要】自我小測剖析精彩文段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一)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匾膊挥蕖!保ǘ┳釉唬骸澳R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三)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保ㄋ模┳釉唬?/span>
2024-12-12 10:40
【摘要】樂在其中(教案)李建輝教學要點:1疏通課文,積累有關的文言文基礎知識(練習二練習三練習四)2正確理解孔顏的“安貧樂道”(練習一)3理解文中比喻句喻體與本體特點,進而準確把握句義。第一課時(2020年3月12日星期一)內容課堂作業(yè),通過作業(yè)熟悉疏通課文
2024-11-23 19:20
【摘要】原文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疏通文意詞語是邦:任何國家。與:語氣詞。抑:還是、或者。
2024-11-21 23:17
【摘要】2021學年第二學期語文教案學校:汫洲中學姓名:康麗梅年級:高二(下)選修9傳記選讀第一單元單元目標:1、掌握自傳的文體特征,感受傳主獨特的人格魅力,領略傳主豐富的心靈世界。2
2024-12-18 22:57
【摘要】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教案第1課王維詩四首一、作者介紹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后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開元九年(721)登進士第,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事受連累謫為濟州司倉參軍。張九齡執(zhí)政后擢為右拾遺。天寶十一載(752)任吏部郎中,遷給事中。安
2024-12-09 03:55
【摘要】行己有恥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制作者:陳睿(珠海一中)什么是君子?課前思考。。。第一則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假裝一副好看的臉色,表現(xiàn)出過分的恭敬,(對這種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內心匿藏怨恨,表面上卻裝出友善的樣子,對這種人,左丘明以為可恥,我孔丘也以為可恥。左丘明
2024-11-21 12:29
【摘要】教而思之天地寬——淺談政治學習反思善南中心小學李娜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實施,教師在教學和專業(yè)發(fā)展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備受重視。反思作為教師捕捉、活化教學經驗,對教學實踐賦予意義的過程,被普遍認為是教師自主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關鍵詞:教學反思;政治教學。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學反思被視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許多學校倡導教師寫教學反思,但一
2024-08-28 08:06
【摘要】?〖教學目標〗?一是向學生講授選文,其間涉及詞匯、寫作以及思想內容等各個方面。?二是幫助學生通過學習選文,體會荀子對天人關系的思考。?三是引導學生從中找到立身處世的借鑒。?《天論》作為荀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長文。在文章中,荀子提出了“天行有?!焙汀爸铺烀弥钡孽r明觀點,大膽反對當時流行的迷信
2024-11-21 05:08
【摘要】中小學教育()教案學案課件試題全冊打包高中語文先秦諸子選讀《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2、掌握文言基礎知識(重要的實詞、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文言句式)3、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4、向學生講授選文,其間涉及詞匯、寫作以及思想內容
2024-12-02 20:23
【摘要】?〖教學目標〗?一是向學生講授選文,其間涉及詞匯、寫作以及思想內容等各個方面。?二是幫助學生通過學習選文,體會荀子對天人關系的思考。?三是引導學生從中找到立身處世的借鑒。?《天論》作為荀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長文。在文章中,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鮮明觀點,大膽反對當時流行的迷信
2024-11-21 22:45
【摘要】二、易錯音義譬(pì)如:比如,就好像。冉(rǎn):姓。庶(shù):眾多。①眾多。人多。②百姓,平民。③舊時指家庭的旁支,與“嫡”相對。如“庶子”,妾所生的兒子。④差不多。⑤副詞,表示可能或期望。千乘(shèng):千輛兵車。顓(zhuān)臾(yú)
2024-12-12 07:56
【摘要】豐富的資源最快的更新優(yōu)質的服務誠信的運作《論語》選讀之《誨人不倦》教案1陳美英教學目標:1.掌握習、趨、憤、與、素、諸等詞在文中的含義。2.理解并積累成語:有教無類、誨人不倦、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3.把握“其斯之謂與”“繪事后素”等句式的特點,并能用現(xiàn)代漢語準確翻譯。4.領悟孔子“有教無類”“啟發(fā)誘導”
2025-04-20 12:37
【摘要】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薄对娊洝ば⊙拧ぼ囕牎饭湃擞懈叩抡邉t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鄭玄)鄭玄:(?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止?是語助詞。)?《詩》有
2024-08-16 18:56
【摘要】第三單元《荀子》選讀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一、夯基訓練[來源:]()錯.,無安國錯:錯誤罕.至者也罕:稀少,少乖.離,寇難并至乖:抵觸.貴民饑糴:買進糧食答案:A解析:A項,錯:交錯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