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尋讀的技巧:從文找出不會的詞語,查找關鍵詞,填寫表格,回答一些理解性問題或判斷題等。四、指導學生將信息圖表化的方法:主要有思維導圖和表格兩種方法。第四篇: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之我見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之我見【摘要】語篇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頭戲,在進行語篇教學時要有語篇意識并注意教學方法的巧妙整合。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為目的,在具體語境中教學單詞和句型,把單詞融入句子中教學,從整體入手,展現(xiàn)給學生完整的語言概念,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理解和運用所學語言,從而使語篇教學的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關鍵詞】小學英語 語篇教學 活動設計 任務實施 鞏固拓展隨著小學英語學科的發(fā)展,語篇教學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語篇教學應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為目的,在具體語境中教學單詞和句型,把單詞融入句子中教學,從整體入手,展現(xiàn)給學生完整的語言概念,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理解和運用所學語言。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倡導“詞句結合,語篇感悟”,強調不僅重視語篇知識的傳授,更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可依據(jù)如下四項原則:一、語篇意識要貫穿始終當前,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主要問題在于把語篇教學只作為用來傳授語言知識的一種形式,體現(xiàn)為過分強調以教師為中心,以詞匯、語法為主線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忽略了語篇所帶來的信息和它所具有的內涵,對語法等一些語言點則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死摳講解,造成學生被動地接受規(guī)則,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課堂氣氛十分沉悶、單調、枯燥、乏味,而且聽說讀寫的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在語篇教學時教師應具有語篇意識,把語篇材料當做一個整體來教學。對話教學中,正確使用標題和插圖,引導學生理解對話;故事教學中,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把詞組、句型、語法知識滲透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做到字不離句,句不離篇。二、教學方法要整合巧妙語篇的內容是一個獨立的整體,但作為單元教學的一部分,它又與單詞教學,句型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把握教材間的聯(lián)系,語篇可結合字詞或句型,合理整合后再進行教學。根據(jù)每個語篇自身的特點,避免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可選取幾種教學方法,適當調整,進行有效整合。只有將單詞教學和句型教學融入語篇教學中,語篇的整體性才能得到體現(xiàn)。語篇教學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學生在比較真是的語言情境中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一、巧妙導入,激發(fā)閱讀興趣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實際教學的前奏,起著引子的作用。組織好一堂課的開端,可以起到抓住學生、控制課堂,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作用。在進行語篇教學時,我們可以設置和所學語篇相似的語境,出現(xiàn)問題,請學生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通過閱讀解決問題的興趣。例如我在教授NSE Book5 Module 5 Unit1 There are enough時,我?guī)Я?5根鉛筆到教室,告訴同學們I will give everyone a there enough pencils? 通過創(chuàng)設類似的情境,讓學生對分鉛筆這個情境有了初步了解,并想知道Are there enough pencils? 有了想要學習和閱讀的興趣。這個階段,老師也可以創(chuàng)設語境去教學文本中新的短語或句子,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難點并掌握重要詞匯。例如在這課中,老師就可以在分鉛筆的過程中教授There are enough pencils./ There aren’t enough pencils 這兩個主要句型和everyone 這樣的單詞。二、整體感知,獲取語篇信息語篇教學中有一種方法叫做“三讀法”:即prereading , whilereading and postreading。也可謂之“讀前、讀中和讀后”。整體感知階段的是語篇教學的準備階段,也就是讀前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繪生繪色地講述故事、運用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引出文本材料,整體呈現(xiàn)課文,切記不要把課文分解為若干部分,使學生初步感知文本,并能結合標題,插圖理解語篇,回答簡單的問題。這個階段主要是聽力先行,通過聽來初步感知和理解語篇。例如在教授NSE Book5 Module6 Unit1 You can play football ,我請學生先看標題和圖片。并學生:Do you know who can play football well?” 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聽,初步感知并獲取語篇信息。三、聽讀結合,培養(yǎng)閱讀技巧學生初步感知語篇后,教師可以將語篇分段,引領學生采用一些有用的閱讀方法去理解語篇,獲取具體信息。因為現(xiàn)階段,學生識讀單詞的能力不足,還不能做到自主閱讀,教師可以采取聽讀結合,讓學生邊聽邊閱讀,降低難度。但教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細化閱讀要求。許多學生拿到文章就開始從頭讀到尾,讀完也不知道文章講了什么,教師應該在讀前,讀中,讀后都要有具體的要求,讓學生知道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具化目標才能更有效。在閱讀完成后,要有相對應的練習來進行反饋,幫助教師了解學生閱讀的情況。練習設計時要注重針對性,要將最關鍵的內容呈現(xiàn)到學生面前,讓其進行思維、判斷。完成這些練習也就等于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和精髓。例如在教授NSE Book5 Module4 Unit1 It’s ,我設置了幾個任務: Tshirt is it? mine, yours, his, Ms Smart wash Lingling’s Tshirt?通過這樣層層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四、拓展延伸,養(yǎng)成閱讀習慣閱讀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Postreading。它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把自己的經(jīng)歷、知識、興趣和觀點與新知聯(lián)系起來,整合知識與技能,進行語言形式的基本訓練和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這時候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活動如復述練習或仿寫等活動來進行鞏固操練,也可以推薦閱讀,課外拓展。語篇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相關知識,讀懂語篇內容,還要讓學生對語篇閱讀產(chǎn)生興趣,實踐語篇閱讀,在閱讀中豐富知識,拓展視野。提高能力,享受閱讀快樂。教師可收集相關的閱讀材料,有選擇地讓學生進行閱讀,或可指導學生和家長自由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鼓勵定時定量閱讀,定期開展閱讀交流匯報。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英語閱讀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有層次的,有目的地慢慢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良好習慣。如:查字典,找原句,劃關鍵詞等等。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豐富活動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讓興趣逐步變成習慣。比如:每堂課前3到5分鐘的由學生準備的自己喜愛的小語篇朗讀;英語報刊閱讀;閱讀之星評比等等。語篇教學的意義在于培養(yǎng)學生從整體上正確把握語篇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培養(yǎng)學生結合上下文對具體語境中的生詞詞義作出合理推斷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篇文本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發(fā)展學生的話語交際能力,豐富學生的話語表達內容和方式。讓學生對語篇閱讀產(chǎn)生興趣,實踐語篇閱讀,在閱讀中豐富文化知識,提高閱讀能力,享受閱讀的快樂,讓學生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參考文獻,Printha Standard English [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實驗稿)北京[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第五篇: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反思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反思郭翠鳳最近,外出聽課,聽到這樣一堂課,內容是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4 “What can you do?” A部分的Read and write教學。教學設計如下:熱身:學生自由對話: What can you do?(大部分學生選擇與同桌對話,有些學生選擇與前后學生對話,少數(shù)學生則獨自一人自問自答。)新課呈現(xiàn)階段:聽錄音跟讀,四人小組角色表演對話,自己讀一讀對話,根據(jù)對話獨立完成4個句子(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做到聽錄音跟讀,但沒有自己讀對話,而是直接寫句子):(1)What can the monkey do? He can ______(2)What can the rabbit do? She can _________(3)What can Zip do? She can __________(4)What can Zoom do? He can _____ 反饋,板書正確答案。拓展與鞏固階段:猜謎語: It’s black and has two big has a fat can climb !What animal is it? 猜出后,老師就讓學生自己寫一個謎語(學生程度不一,自然個別學生在一兩分鐘內完成了謎語,但許多學生都拿著筆愣著,愁眉苦臉,無從下筆)。小學英語語篇(Read and write)教學一直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與探討的話題。反思以上教學片段,不難發(fā)現(xiàn)以下三方面的問題:忽略興趣的教學從四年級上冊開始,教材在A、B部分的第三課時安排了“Read and write”教學內容。由于此部分涉及的內容都是“Let’s learn”和“Let’s talk”中已經(jīng)學過的單詞和句子,因此,許多老師都輕描淡寫,只是簡單地聽錄音跟讀或反復朗讀。本課的設計也是如何,這種設計形式單一、枯燥,學生參與積極性顯然不高。忽略讀寫前的聽說訓練事先沒有充分的聽說訓練,學生對語言掌握不牢固,更談不上讀寫這種有難度的短文,學生的書面輸出自然比較困難。忽視“寫”的示范指導。學生對單詞的書寫,規(guī)范程度,熟練程度都還遠遠不夠,不能眼高手底,畢竟他們還沒有掌握字母以及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所以能正確書寫單詞有一定的難度??傊?,我認為在設計課程教學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