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慣的培養(yǎng)及對學生“習得”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每周一布置閱讀內容和范圍,比如二十一世紀報的閱讀版、英語周報上的閱讀文章、英語雜志上的精品等等,到周末時通過話題討論等方式檢查學生閱讀情況,并挑出一部分重要詞匯與學生一起鞏固。此外,在講授新課時,尤其是展望未來的學習,我十分注意對背景知識的介紹和擴充,必要時還將重要內容打印張貼出來,以供學生記誦。這種在讀中學,一讀養(yǎng)學的方法效果良好,學生不僅“兩耳聞窗外事”,而且考試這本“圣賢書”也讀得越來越好。學生們真正體會到了“一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3)時刻關注詞匯發(fā)展的新動向、新趨勢,將原汁原味的語言中最新鮮的內容介紹給學生詞義的演變方式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歸類。英美語言學家對于詞義演變分類的方式很多,很難有統(tǒng)一的標準。羅姆(Adrian Room)在≤詞義變化詞典≥(A Dictionary of Changes in Meaning)中把詞義變化的方式分為十一大類:詞義的功能轉換,詞義縮小,詞義貶降,詞義擴大,詞義關聯(lián)轉換,詞義抽象化,詞義揚升,詞義弱化,詞義科學調整,詞義人為歪曲,詞義強化。這幾種情況中,筆者認為與我們高中生息息相關的主要有以下三種,即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和詞義格的升降。給學生講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不僅有助于他們記憶詞匯,開闊視野,還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真正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下面分別舉幾個筆者上課時的幾則例子。A 詞義的擴大一個詞的詞義可能朝著兩個方向發(fā)展,其中一個便是其外延的擴大。凡是詞義從特定的意義擴大為普遍的意義,或者從指“種”的概念擴大為指“類”的概念,結果新義大于舊義,這種演變叫做詞義的擴大。例如place一詞,原意特指“廣場”,現(xiàn)在不僅泛指一切“地方”,而且從具體的“地方”擴大為抽象的“地位”、“處境”等意思。如:I won’t change my place with his.(我可不愿意跟他交換處境)高中英語核心詞匯中這樣的詞義擴大的詞還有很多。指導學生正確理解這類詞在不同的語境中的詞義,是詞匯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B 詞義的縮小顧名思義,凡是詞義從普遍的意義縮小為特定的意義,結果新義從“類” 的概念縮小為“種”的概念,這稱之為詞義的縮小。這類詞盡管沒有詞義擴大的詞匯多,但也有許多常見的例子。比如,這個詞過去的意義是“野生動物”,可以指從鹿到老鼠的各種動物。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一劇中寫道:Rats and mice and such small deerHave been Tom’s food for seven long —鹿,而原來的意義則分別由animal和beast所取替了。C 詞義的升降詞義朝褒義和貶義兩個方向發(fā)展,于是出現(xiàn)了升格和降格兩種情況。究其原因有二:一種是詞義的所指事物不同了,即原來指甲類人或事的,現(xiàn)在指乙類人或事了;另一種是所指的人或事物不變,但是說話人對該人或該事物的感情不同了。詞義朝褒義的方向發(fā)展的過程叫詞義的升格。一個典型的例子是inn,它的原意是“小客?!?,尤指設備簡陋的農(nóng)村或公路旁的小旅館,可是現(xiàn)在的一些大旅館也用inn作為名稱,大家熟悉的連鎖旅館Holiday Inn就是一個例子,inn的詞義顯然是升格了。詞義朝貶義方向演變的過程叫做詞義的降格。目前,詞義降格的例子超過詞義升格的例子,這大約是因為不愉快的聯(lián)想在人們腦海里留下的印象比愉快的或平淡的理想更為根深蒂固吧。比如這個詞,它在古英語里的意思是“幸福的”,甚至“神圣的”,到中古英語時發(fā)展為“天真的,無害的”,是用來形容智力不發(fā)達的人的委婉語;以后逐漸發(fā)展到現(xiàn)代英語的意義即“愚蠢的,傻的”。總之,詞匯是語言的最小意義單位,就像磚頭是建筑物的最小組成單位一樣。人類思維活動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詞匯進行的。不熟練掌握詞匯,就不可能掌握一種語言。一個人掌握詞匯的多寡和牢固與否,直接影響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他思想表達的豐富與準確程度。同時,英語是一種歷史悠久、語匯豐富、詞義紛繁、語法簡練、使用靈活且搭配能力極強、為世人所樂于學習和使用的語言。要學好英語,就不能逃避在英語詞匯的浩翰大海中游泳,而且要熟練掌握這種游泳的本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們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嘗試更先進的教學理論,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更為切合實際的指導和督促,我相信,我們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春天必將更加百花齊放,更加繁花似錦!第五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反思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反思針對小學英語詞匯課教學,談談我的收獲。一、讓學生多聽。在教學中,我們都知道先聽后說??稍趯嶋H的課堂上,我們往往把每個單詞讀個1—2遍就讓學生去說,學生說不到,我們就會埋怨??戳舜艓б院?,我找到了原因:學生聽都沒聽清楚,哪里會說?在詞匯教學中,讓學生多聽,輸入足夠的語言。我們可以利用手中的光盤,讓學生先聽再模仿。然后再聽,強化語音、語調。還有一些摸不準的單詞,我們就用手中的光盤和磁帶讓學生多聽,多說。這樣,久而久之學生也會說一口標準的英語。二、注重單詞的認訓練。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只注重學生會聽和會說單詞,沒有注重認識單詞的教學。如一個單詞如果有圖片時學生會認,可把圖片一遮住,單詞學生根本不認識。這說明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單詞認的教學不夠,以至于學生更不會寫單詞。在詞匯教學中,我們可以先用圖片、實物、幻燈引出新單詞,讓學生能聽、說后就加強學生認單詞的訓練。可以把每個單詞做成卡片的形式,讓學生認讀。也可做辨音練習,出示幾個單詞,讓學生找出發(fā)音不同的單詞,或者不是同一類的單詞。還可采用歸類法,比如book, room, school在教單詞時就可用紅色粉筆標出oo, 不用講時間一長學生自己能掌握oo的發(fā)音規(guī)律,會認讀單詞,甚至會寫單詞。三、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詞匯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而不是儲存。因此教學中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詞匯教學與句型教學相結合,堅持以句為單位,由舊句型引出新單詞,舊單詞引出新句型。如Unit4 My home中B部分的詞匯課的單詞。 和room 兩個單詞,引出新單詞,同時也復習了舊單詞。然后再把bed放在短語make the bed和句型 Is it a bed? Yes, it , it isn’,讓學生在學單詞時,同時會運用單詞,達到學以致用。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笨傊?,只有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好學生的英語認讀能力才能為閱讀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讓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