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請大家一起朗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不善者而改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這十則論語對儒家的做人標準,從理想追。語錄體指個人講話或者兩個以上人士對。中國古代,弟子記錄老師的言論,常。用口語,因此沿稱“語錄”。語錄體具有親切、“語錄體”現(xiàn)在也指從文學家或思想家。仲尼,魯國陬邑人。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一生推行“仁政”的主張。曾周游各諸侯國13年,未被接受。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和整理古典文獻,經(jīng)》等,并編著有《春秋》。傳弟子編輯而成的語錄體著作?!墩撜Z》的篇章排列在。其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的主要文獻。心理素質(zhì)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墩撜Z》和《孟子》《大學》?!吨杏埂泛戏Q為“四書”。